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3 (1700-1725).djvu/6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得寸守寸,得尺守尺」,對曰:「須先得了,方可守。如此說 上,依舊認『德』字未著。今且說只是這道理。然須常常 提撕,令在己者決定是做得如」此。如方獨處𪐝坐,未 曾事君親,接朋友。然在我者已渾全是一箇孝弟忠 信底人,以此做出事來,事親則必孝,事君則必忠,與 朋友交則必信,不待旋安排。蓋存于中之謂德,見于 事之謂行。《易》曰:「君子以成德為行」,正謂以此德而見 諸事耳。德成于我者,若有一箇人在內,必定孝弟忠 信,斷不肯為不孝不弟、不忠不信底事,與道家所謂 「養成箇嬰兒在內」相似。凡人欲邊事,這箇人斷定不 肯教自家做,故曰「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謂 雖未曾說出來時,存于心中者已斷是如此了,然後 用得戒謹恐懼存養工夫。所以必用如此存養者,猶 恐其或有時閒斷故耳。程子所謂「須有不言而信」者, 謂未言動時已渾全是箇如此人,然卻未有跡之可 言,故曰「言難為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