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3 (1700-1725).djvu/4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大小部藝文二

《大言詩》
梁·昭明太子

觀修鯤其若轍鮒,視滄海之如濫觴。經二儀而跼蹐, 跨六合以翱翔。

《細言詩》
前人

坐臥鄰空塵,憑附蟭螟翼。越咫尺而三秋,度毫釐而 九息。

《大言應令詩》
殷鈞

「噫氣為風,揮汗成雨。」聊灼載山鼇,欲持探邃古。

《細言應令詩》
前人

泛舟毛滴海,為政蝸牛國。逍遙輕塵上,指辰問南北。

《大言應令詩》
王規

「俯身望日入,下視見星羅。」噓八風而為氣,吹四海而 揚波。

《細言應令詩》
前人

針鋒於焉止息,髮杪可以翱翔。蚊眉深而易阻,蟻目 曠而難航。

《大言應令詩》
王錫

欲遊五岳,迫不得伸。杖千里之木,鱠橫海之鱗。

《細言應令詩》
前人

冥冥藹藹,《離朱》不辨其實。步蝸角而三伏,經鍼孔而 千日。

《大言應令詩》
張纘

河流既竭,日月俱騰。罝羅微物,動落雲鵬。

《細言應令詩》
前人

遨遊蟻目辨輕塵,蚊睫成宇蝨如輪。

《大言應令詩》
沈約

隘此大汛庭,方知「九垓局。」窮天豈彌指,盡地不容足。

《細言應令詩》
前人

開館尺棰餘,築榭微塵裡。蝸角列州縣,毫端建朝市。

大小部紀事

《國策》有兩虎爭人而鬥繕莊子將刺之,管與止之曰: 「虎者戾蟲,人者甘餌。今兩虎爭人而鬥,小者必死,大 者必傷。子待傷虎而刺之,則是一舉而兼兩虎也,無 刺一虎之勞,而有刺兩虎之名。」

《莊子逍遙遊篇》: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 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 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為其無 用而掊之。」莊子曰:「夫子固拙於用大矣。宋人有善為 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為事。客聞之,請買其 方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為洴澼絖,不過數金,今 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 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 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則所用之 異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 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惠 子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 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矩。立之塗,匠者不顧。 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莊子》曰:「子獨不見 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東西跳梁,不避高下,中 於機辟,死於網罟。今夫犛牛,其大若垂天之雲,此能 為大矣,而不能執鼠。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 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 乎寢臥其下。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 苦哉!

《韓子外儲說》:齊宣王問:「儒者鼓瑟乎?」曰:「『不也。夫瑟以 小弦為大聲,以大弦為小聲,是大小易序,貴賤易位, 儒者以為害義,故不鼓也』。宣王曰:『善』。仲尼曰:『與其使 民諂下也,寧使民諂上』。」

《後漢書馬援傳》:「援三兄況,余員並有才能,王莽時皆 為二千石。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諸兄奇之。嘗受 齊詩,意不能守章句,乃辭況就邊郡田牧。況曰:『汝大 才當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從所好』。」

《晉書孫盛傳》:「盛子放,幼稱令慧,年七八歲,在荊州與 父俱從庾亮獵,亮謂曰:『君亦來邪』?應聲答曰:『無小無 大,從公于邁』。」

《梁書何點傳》:「點弟引,以會稽山多靈異,往遊焉,居若 耶山雲門寺。初,引二兄求、點並棲遁,求先卒,至是引 又隱,世號點為大山,引為小山。」

《北史杜弼傳》:「『弼嘗與邢卲論名理,邢云:神之在人,猶 光之在燭,燭盡則光窮,人死則神滅』。弼曰:『燭則因質 生光,質大光亦大;人則神不繫形,形小神不小』。」 《唐書陸贄傳》:「帝始播遷,府藏委棄,至是天下貢奉稍 至,乃於行在夾廡署瓊林、大盈二庫,別藏貢物。贄諫, 以為納貢必歸之有司,先給軍賞,瓌怪纖麗,無得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