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3 (1700-1725).djvu/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山崩川涸,冬雷夏霜,天之與人有以相通,故國之殂 亡也。天文變,世俗亂,虹蜺見,萬物有以相連,精氣有 以相薄。故神明之事,不可以智巧為「也,不可以強力 致也。」

《老子》曰:「聖人之從事也,所由異路而同歸,存亡定傾 若一志,不忘乎欲利人也。故秦楚燕魏之歌,異聲而 皆樂,九裔八狄之哭,異聲而皆哀。夫歌者樂之徵,哭 者哀之效也,愔於中,發於外,故在所以感之矣。聖人 之心,日夜不忘乎欲利人,其澤之所及亦遠矣。」

孔叢子

《記問篇》

子思問於夫子曰:「物有形類,事有真偽,必審之,奚由?」 子曰:「由乎心。心之精神是謂聖。推數究理不以疑,周 其所察,聖人難諸。」

淮南子

《繆稱訓》

勇士一呼,三軍皆辟,其出之也誠,故倡而不和,意而 不戴,中心必有不合者也。故舜不降席而王天下者, 求諸己也。故「上多故則民多詐矣。」身曲而景直者,未 之聞也。說之所不至者,容貌至焉;容貌之所不至者, 感或至焉。感乎心,明乎智,發而成形,精之至也。可以 形勢接,而不可以昭誋。戎翟之馬,皆可以馳驅,或近 或遠,唯造父能盡其力。《三苗》之民,皆可使忠信。或賢 或不肖,唯唐、虞能齊其美,必有不傳者。中行、繆伯手 搏虎而不能生也,蓋力優而克,不能及也。用百人之 所能,則得百人之力;舉千人之所愛,則得千人之心。 辟若伐樹而引其本,千枝萬葉,則莫得弗從也。慈父 之愛子,非為報也,不可內解於心。聖人之養民,非求 用也。性不能已,若火之自熱,水之自寒,夫有何修焉? 及恃其力,賴其功者,若失火舟中。故君子見始斯知 終矣。媒妁譽人,而莫之德也;取庸而強飯之,莫之愛 也。雖親父慈母,不加於此。有以為,則恩不接矣。故送 往者,非所以迎來也;施死者,非專為生也。誠出於己, 則所動者遠矣。錦繡「登廟,貴文也;圭璋在前,尚質也。 文不勝質,之謂君子。故終年為車,無三寸之轄不可 以驅馳;匠人斲戶,無一尺之楗不可以閉藏。故君子 行思乎其所結。心之精者,可以神化而不可以導人; 目之精者,可以消澤而不可以昭誋在混冥之中,不 可諭於人。」故舜不降席而天下治,桀不下陛而天下 亂,蓋情甚乎叫呼也。無諸己,求諸人,古今未之聞也。 同言而民信,信在言前也;同令而民化,誠在令外也。 聖人在上,民遷而化,情以先之也。動於上,不應於下 者,情與令殊也。故《易》曰:「亢龍有悔,三月嬰兒。」未知利 害也。而慈母之愛愈篤者,情也。故言之用者,昭昭乎 小哉;不言之用者,曠曠乎大哉。

「兩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可以得百人。」男子樹蘭,美 而不芳;繼子得食,肥而不澤,情不相與往來也。 甯戚擊牛角而歌,桓公舉以大政;雍門子以哭見孟 嘗君,涕流沾纓。歌哭眾人之所能為也。一發聲,入人 耳,感人心,情之至也。故唐、虞之法可效也,其諭人心 不可及也。

《泰族訓》

「天,設日月,列星辰,調陰陽,張四時。日以暴之,夜以息 之,風以乾之,雨露以濡之。其生物也,莫見其所養而 物長;其殺物也,莫見其所喪而物亡,此之謂神明。」聖 人象之,故其起福也,不見其所由而福起;其除禍也, 不見其所以而禍除。遠之則邇,延之則疏,稽之弗得, 察之不虛,日計無算,歲計有餘。夫濕之至也,莫見其 形,而炭已重矣;風之至也,莫見其象,而木已動矣。日 之行也,不見其移,騏驥倍日而馳,草木為之靡,縣熢 未轉而日在其前。故天之且風,草木未動而鳥已翔 矣。其且雨也,陰曀未集而魚已噞矣。以陰陽之氣相 動也。故寒暑燥濕,以類相從;聲響疾徐,以音相應也。 故《易》曰:「鳴鶴在陰,其子和之。」高宗諒闇,三年不言,四 海之內,寂然無聲,一言聲然,大動天下,是以天心呿 唫者也。故一動其本,而百枝皆應,若春雨之灌萬物 也,渾然而流,沛然而施,無地而不澍,無物而不生。故 聖人者懷天心,聲然能動化天下者也。故精誠感於 內,形氣動於天,則景星見,黃龍下,祥鳳至,醴泉出,嘉 穀生,河不滿溢,海不溶波。故《詩》云:「懷柔百神,及河嶠 嶽。」逆天暴物,則日月薄蝕,五星失行,四時干乖,晝冥 宵光,山崩川涸,冬雷夏霜。《詩》曰:「正月繁霜,我心憂傷。」 天之與人有以相通也。故國危亡而天文變,世惑亂 而虹蜺見,萬物有以相連,精祲有以相蕩也。故神明 之事,不可以智巧為也,不可以觔力致也。天地所包, 陰陽所嘔,雨露所濡,化生萬物,瑤碧玉珠,翡翠玳瑁, 文彩明朗,潤澤若濡,摩而不玩,久而不渝,奚仲不能 旅,魯般不能造,此之謂大巧。宋人有以象為其君,為 楮葉者,三年而成,莖柯毫芒鋒殺,顏澤,亂之楮葉之 中而不可知也。《列子》曰:「使天地三年而成一葉,則萬 物之有葉者寡矣。」夫天地之施化也,嘔之「而生,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