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3 (1700-1725).djvu/11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言語之美,「穆穆皇皇。朝廷之美,濟濟翔翔。祭祀之美, 齊齊皇皇。車馬之美,匪匪翼翼。鸞和之美,肅肅雍雍。」

陳注「穆穆」者,敬以和。「皇皇」者,正而美。「濟濟」者,出入之齊。翔翔者,翕張之善。「齊齊」,致齊而能定也。「皇皇」,有求而不得也。「匪匪言行而有文。翼翼言載而有輔。肅肅,唱者之敬。雍雍」應者之和。此即《保氏》所教六儀。

《執玉》、執龜筴不趨,堂上不趨,城上不趨。武車不式,介 者不拜。

執虛如執盈,入虛如有人。

賓客主恭,祭祀主敬,喪事主哀,會同主詡。軍旅思險, 隱情以虞。

陳注「恭以容言,敬以心言。」詡者,辭氣明盛之貌。軍行舍止經由之處,必思為險阻之防,又當隱密己情,以虞度彼之情計也。

《表記》

「子言之歸乎?君子隱而顯,不矜而莊,不厲而威,不言 而信。」子曰:「君子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 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憚也,言足信也。」《甫刑》曰: 「敬忌而罔有擇言在躬。」子曰:「裼襲之不相因也,欲民 之毋相瀆也。」子曰:「祭極敬,不繼之以樂;朝極辨,不繼 之以倦。」子曰:「君子慎以辟禍,篤以不揜,恭以遠恥。」子 曰:「君子莊敬日強,安肆日偷。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 儳焉如不終日。」子曰「齊戒以事鬼神,擇日月以見君, 恐民之不敬也。」子曰「狎侮死焉而不畏也。」子曰:「無辭 不相接也,無禮不相見也,欲民之毋相褻也。《易》曰:『初 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

君子服其服,則文以君子之容;有其容,則文以君子 之辭;遂其辭,則實以君子之德。是故君子恥服其服 而無其容,恥有其容而無其辭,恥有其辭而無其德, 恥有其德而無其行。是故君子衰絰則有哀色,端冕 則有敬色,甲胄則有不可辱之色。《詩》云:「維鵜在梁,不 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稱其服。」

《緇衣》

子曰:「長民者,衣服不貳,從容有常,以齊其民,則民德 壹。《詩》云:『彼都人士,狐裘黃黃。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 歸于周,萬民所望』。」

管子

《形勢解》

言辭信,動作莊,衣冠正,則臣下肅;言辭慢,動作虧,衣 冠惰,則臣下輕之。故曰:「衣冠不正,則賓者不肅。」儀者, 萬物之程式也;法度者,萬民之儀表也;禮義者,尊卑 之儀表也。故動有儀則令行,無儀則令不行。故曰:「進 退無儀則政令不行。」

徐幹中論

《法象》

夫法象立,所以為君子法象者,莫先乎正容貌,慎威 儀。是故先王之制禮也,為冕服采章以旌之,為珮玉 鳴璜以聲之,欲其尊也,欲其莊也,焉可懈慢也?夫容 貌者,人之符表也。符表正故情性治,情性治故仁義 存,仁義存故盛德著,盛德著故可以為法象,斯謂之 「君子」矣。君子者,無尺土之封而萬民尊之,無刑罰之 威而萬民畏之,無羽籥之樂而萬民樂之,無爵祿之 賞而萬民懷之。其所以致之者一也。故孔子曰:「君子 威而不猛,泰而不驕。」《詩》云:「敬爾威儀,惟民之則。」若夫 墮其威儀,恍其瞻視,忽其辭令,而望民之則我者,未 之有也;莫之則者,則慢之者至矣。小人皆慢也,而致 怨乎人,患己之卑,而不知其所以然,哀哉!故《書》曰:「惟 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人性之所簡也,存乎幽 微;人情之所忽也,存乎孤獨。夫幽微者,顯之原也;孤 獨者,見之端也。胡可簡也?胡可忽也?是故君子敬孤 獨而慎幽微,雖在隱蔽,鬼神不得見其隙也。《詩》云:「肅 肅兔罝,施于中林。」處獨之謂也。又有顛沛而不可亂 者,則成王、季路其人也。昔者成王將崩,體被冕服,然 後發顧命之辭。季路遭亂結纓,而後死白刃之難。夫 以崩亡之候,白刃之難,猶不忘敬,況於遊宴乎?故《詩》 曰:「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淺矣,泳之游之。」言必濟 也。君子口無戲謔之言,言必有防;身無戲謔之行,行 必有檢。故雖妻妾不可得而黷也,雖朋友不可得而 狎也。是以不慍怒而德行行於閨門,不諫諭而風聲 化乎鄉黨。《傳》稱「大人正己而物自正」者,蓋此之謂也。 以匹夫之居猶然,況得意而行於天下者乎?唐堯之 帝允恭克讓而光被四表,成湯不敢怠遑而奄有九 域,文王祗畏而造彼區夏。《易》曰:「觀盥而不薦,有孚顒 若。」言下觀而化也。禍敗之由也,則有媟慢以為階,可 無慎乎?昔宋敏碎首於棋局,陳靈被禍於戲言,閻邴 造逆於相詬,子公生弒於嘗黿。是故君子居身也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