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3 (1700-1725).djvu/11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將上堂,聲必揚。戶外有二屨,言聞則入,言不聞則不 入。將入戶,視必下。入戶奉扃,視瞻毋回,戶開亦開,戶 闔亦闔。有後入者,闔而勿遂。毋踐屨,毋踖席。摳衣趨 隅,必慎唯諾。大夫士出入君門,由闑右不踐閾。

帷薄之外不趨,堂上不趨,執玉不趨。堂上接武,堂下 布武。室中不翔,並坐不橫肱。授立不跪,授坐不立。

將即席,容毋怍,兩手摳衣,去齊尺,衣毋撥,足毋蹶。

《坐必安》,執爾顏,長者不及。毋儳言,正爾容,聽必恭。

毋側聽,毋噭應,毋淫視,毋怠荒。遊毋倨,立毋跛,坐毋 箕,寢毋伏。斂髮毋髢,冠毋免,勞毋袒,暑毋褰裳。

陳注髢,髲也,垂如髲也。古人重髮,以纚韜之不使垂。喪有喪冠,告有吉冠,非當免之時不可免。有袒而露其裼衣者,有袒而割牲者,因勞事而袒,則為褻。褰,揭也。涉淺而揭則可,暑而揭其裳,亦為褻。

《臨樂不歎介胄》,則有不可犯之色,故君子戒慎,不失 色於人。

車上不廣,欬不妄指。立視五巂,式視馬尾,顧不過轂。

陳注巂,規也。車輪一周為一規,乘車之輪高六尺六寸,徑一圍三,得一丈九尺八寸。五規為九十九尺,六尺為步,總為十六步半。在車上所視,則前十六步半也。

凡奉者當心,提者當帶。執天子之器則上衡,國君則 平衡,大夫則綏之,士則提之。凡執主器,執輕如不克。 執玉器,操幣圭、璧,則尚左手,行不舉足,車輪曳踵。立 則磬折垂佩。主佩倚,則臣佩垂。主佩垂,則臣佩委。

天子穆穆,諸侯皇皇。大夫濟濟,士蹌蹌,庶人《僬僬》。

陳注穆穆,幽深和敬之貌。「皇皇」,壯盛顯明之貌。濟濟,修飾齊一之貌。「蹌蹌」,翔舉舒揚之貌。庶人見乎君,不為容,「進退奔走僬僬」,雖無所考,大抵趨走促數,不為容之貌也。

天子,視不上於袷,不下於帶;國君,綏視;大夫,衡視;士, 視五步。

陳注「天子視」,謂視天子也。袷,朝服,祭服之曲領也。綏,頹下之貌。視國君者,目不得平看於面,當視其面之下,袷之上也。衡,平也。大夫之臣,視大夫,平看其面也。「士視五步」者,士之屬吏視士亦不得高面下帶,而得旁視左右五步之閒也。

凡視,上於面則敖,下於帶則憂,傾則姦。

陳注上於面者,其氣驕,知其不能以下人矣;下於《帶》者,其神奪,知其憂在乎心矣。視流則容側,必有不正之心存乎胸中矣。此君子所以慎也。

輟朝而顧,不有異事,必有異慮。故「輟朝而顧」,君子謂 之「固。」

陳注朝儀當肅,不宜為左右之顧。異,猶他也。敬心不存,則形諸外,此所以知其有他事他慮也,固謂鄙野不達於禮也。

《玉藻》

趨以《采齊》,行以《肆夏》,周還中規,折還中矩,進則揖之, 退則揚之,然後玉鏘鳴也。故君子在車則聞鸞和之 聲,行則鳴佩玉,是以非辟之心無自入也。

陳注路寢門外至應門謂之趨,於此趨時,則歌《采齊》之詩以為節。路寢門內至堂謂之行,於行之時,則歌《肆夏》之詩以為節。中規,圓也,中矩,方也。進而前則其身略俯如揖然,退而後則其身微仰,故曰:「揚之。」進退俯仰,皆得其節,故佩玉之鳴,鏘然可聽也。鸞,和鈴也,常所乘之車,鸞在衡,和在軾,若田獵之車,則和在軾,鸞在「馬鑣」也。

「君在不佩玉。左結佩,右設佩。」「居則設佩,朝則結佩。」

陳注「君在」,謂世子在君所也。不佩玉,非去之也,但結蹙其左佩之綬,不使玉之有聲。玉以比德,示不敢表其有如玉之德耳。「右設佩」者,佩謂事佩觿燧之屬,設之於右,示有服役以奉事於上也。「居則設佩」,謂退而燕居則佩玉如常也。「朝則結佩」,申言上意。此皆謂世子也。

凡帶必有佩玉,唯喪否。佩玉有衝牙,君子無故玉不 去身,君子於玉比德焉。

陳注凡佩玉,必上繫於衡,下垂三道,穿以蠙珠。下端前後懸以璜,中央下端懸以衝牙。動則衝牙前後觸璜而為聲。所觸之玉,其形似牙,故曰「衝牙。」

天子佩白玉而元組綬。

陳注綬,所以貫佩之珠玉而相承受者。《元組》綬謂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