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3 (1700-1725).djvu/10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魏書楊播傳》:「播弟椿,椿子昱,除太學博士,員外散騎 侍郎。初,尚書令王肅除揚州剌」史,出頓於洛陽東亭, 朝貴畢集,詔令諸王送別。昱伯父播同在餞席。酒酣 之後,廣陽王嘉、北海王詳等與播論議競理,播不為 之屈。北海顧謂昱曰:「尊伯性剛,不伏理,大不如尊使 君也。」昱前對曰:「昱父道隆則從其隆,道汙則從其汙。 伯父剛則不吐,柔亦不茹。」一坐歎其能言。肅曰:「非此 郎,何得申二父之美也?」

《崔浩傳》:太宗與浩論近世人物,太宗大悅,語至中夜, 賜浩御縹醪酒十觚,水精戎鹽一兩,曰:「朕味卿言若 此,鹽酒故與卿同其旨也。」

《崔挺傳》:「挺子孝芬,博文口辯,善談論,愛好後進,終日 忻然,商確古今,閒以嘲謔,聽者忘疲。」

《高閭傳》:「閭彊果敢直諫,其在私室,言裁聞耳,及於朝 廷廣眾之中,則談論鋒起,人莫能敵。高祖以其文雅 之美,每優禮之。」

《北齊書盧文偉傳》:文偉子詢祖,襲祖爵大夏男,有宿 德,朝士謂之曰:「大夏初成。」應聲答曰:「且得燕雀相賀。」 天保末,以職出為築長城子使,自負其才,內懷鬱怏, 遂毀容服如賤役者,以見楊愔。愔曰:「故舊皆有所縻, 唯大夏未加處分。」詢祖厲聲曰:「是誰之咎?」既至役所, 作《築長城賦》,其略曰:「板則紫柏,杵則木瓜,何斯材而」 斯用也。草則離離靡靡,緣岡而殖。但使十步而有一 芳,余亦何辭閒於荊棘。邢邵曾戲曰:「『卿少年才學富 盛,戴角者無上齒,恐卿不壽』。對曰:『詢祖初聞此言,實 懷恐懼,見丈人蒼蒼在鬢,差以自安』。」邵甚重其敏贍。 《王昕傳》:「昕雅好清言,詞無淺俗。在東萊,獲殺其同行 侶者,詰之未服。昕謂之曰:『彼物故不歸,卿無恙而反, 何以自明』?」邢卲後見世宗說此言,以為笑樂。昕聞之, 故詣卲曰:「卿不識造化。」還謂人曰:「子才應死,我罵之 極深。」

《陸法和傳》:「法和平常言,若不出口,時有所論,則雄辯 無敵,然猶帶蠻音。」

《隋書賀若弼傳》:弼父敦,以武烈知名,仕周為金州總 管,宇文護忌而害之。臨刑,呼弼謂之曰:「吾以舌死,汝 不可不思。」因引錐剌弼舌出血,誡以慎口。

《李密傳》:「密遣徐世勣守倉城,化及攻之不能下。密與 化及隔水而語,密數之,化及默然俯視良久,乃瞋目 大言曰:『共伱論相殺事,何須作書語耶』?」 《中說王道》篇:「子在長安,楊素、蘇夔、李德林皆請見,子 與之言,歸而有憂色。門人問子,子曰:『素與吾言,終日 言政而不及化;夔與吾言,終日言聲而不及雅;德林 與吾言,終日言文而不及理』。」門人曰:「然則何憂?」子曰: 「非爾所知也,二三子皆朝之預議者,今言政而不及 化,是天下無禮也。言聲而不及雅,是天下無樂也。言 文而不及理,是天下無文也。王道從何而興乎?吾所 以憂也。」門人退,子援琴《鼓蕩》之什,門人皆霑襟焉。 韋鼎請見,子三見而三不語。恭,恭若不足。鼎出謂門 人曰:「夫子得志於朝廷,有不言之化,不殺之嚴矣。」 《唐書魏徵傳》:「王世充攻洛口,徵見長史鄭頲曰:『魏公 雖驟勝,而驍將銳士死傷略盡,又府無見財,戰勝不 賞。此二者不可以戰。若浚池峭壁,曠日持久,賊糧盡 且去,我追擊之,取勝之道也』。頲曰:『老儒常語耳』。」徵不 謝去。

《狄仁傑傳》:仁傑為兒時,門人有被害者,吏就詰,眾爭 辯對,仁傑誦書不置,吏讓之,答曰:「黃卷中方與聖賢 對語,何暇偶俗吏語耶?」

《鄭注傳》:「注,絳州翼城人,世微賤,以方伎游江湖閒。元 和末,至襄陽,依節度使李愬。為愬煮黃金餌之,寖親 遇,署衙推,從至徐州,稍參處軍政。注多藝詭譎陰狡, 億探人廋隱,輒中所欲。為愬籌事,未嘗不用,挾邪市 權,舉軍患之。監軍王守澄白愬,愬曰:『然彼奇士也,將 軍試與語』。守澄始拒不納,既坐,機辯橫生,鉤得其意」, 守澄大驚,引至後堂,語終夕,恨相見晚。謝愬曰:「誠如 公言。」即署巡官。守澄入總樞密,與俱至京師,厚加贍 卹。

《李固言傳》:「固言吃接賓客,頗謇緩,然每議論人主前, 乃更詳辯。」

《韋思謙傳》:「思謙擢監察御史,中書令褚遂良市地不 如直,思謙劾之,罷為同州刺史。及復相,出思謙清水 令。或弔之,答曰:『吾狷直,觸機輒發,暇卹身乎?丈夫當 敢言地要,須明目張膽以報天子,焉能錄錄保妻子 耶』?」

《開元天寶遺事》:燕公說有宰輔之才,而多詭詐,復貪 財賄,時亦多之,亦汙之。每中書議事及眾僚巡廳,或 有所忤,立便叱罵,為眾所嫌。故朝彥相謂曰:「張公之 言,毒於極刑,好面辱人也。」

張九齡善談論,每與賓客議論經旨,滔滔不竭,如下 坂走丸也。時人服其俊辯。 《山堂肆考》:李白與人談,皆成句讀,如春葩麗藻,粲於 齒牙之閒,時號「粲花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