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7 (1700-1725).djvu/9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學行典

 第十二卷目錄

 理氣部藝文一

  氣賦           唐張文

  象賦            林琨

  空賦            闕名

  氣賦            闕名

  有物混成賦        宋王曾

  一生二賦         文彥博

  太極圖後記        元劉因

  太極賦          胡炳文

  太極賦           黃溍

  太極賦           陳樵

  無極而太極說        吳澂

  物初論           朱右

  聖人所由惟一理      明陳琛

 理氣部藝文二

  陰陽吟          宋邵雍

  觀物吟           前人

  唯天有二氣         前人

 理氣部紀事

 理氣部雜錄

學行典第十二卷

理氣部藝文一

《氣賦》
唐·張文

「若夫氣之為物也,寥廓無象,中虛自然,激混混而為 地,蔚蒼蒼而稱天。其下降也,日月星辰著矣;其上騰 也,山河樹木生焉。虹橋隱於雲際,蜃閣浮於海邊,聖 人遇之而為主,道士餐之而得仙,紛蓋松而吐霧,擁 爐柏而生煙。若乃變化千體,包含萬類,結慶呈祥,敷 榮表瑞,翳春榮而綺靡,籠秋壑而枯顇,噴朝霞而共 丹,騰晚靄而孤翠,觸途無限,遇物相因,扶心體而為 命,運手足而為身,九關用而殯魄,六腑通而谷神,朦 朧虎岫,晻曖龍津,重輝贊於太子,五色彰於異人,出 舂陵而表貺,度函關而浮真,既霏微以薈蔚,復蕭索 而輪囷,象圓光於淺暉,搖碎影於微塵。爾其橐籥無 窮,塤箎異態,乍舒乍卷,如顯如晦。罕養懸匏,虛驚眾 籟。或散漫而成羅綺,或昭彰而為黼黻。昏曉樹而沈 沈,羃遙峰而靄靄。至若噓精吸液,含風吐雲,拂鮑肆 而均臭,凝麝幃而共芬。和妝臺之艷粉,雜舞閣之輕 裙,汎蘇皋而鬱郁,襲桃徑之氛氳。有色可見,無聲可 聞。助鸎杯之桂馥,添鳳俎之蘭薰。肸蠁難名,睢盱不 測。隨致動靜,與時消」息,「聚散無定,盈虧獨全。其纖也 入於有象,其大也出於無邊。憑太虛而作宅,終造化 而為年。隨之不見其後,迎之不見其前。惟恍惟惚,元 之又元。吾不知其誰氏之子,象帝之先。」

《象賦》
林琨

「載詳圖籍,爰尋古往,功闢二儀,物標萬象,既拆之於 混沌,亦聞之於《惚恍》。雖處中而可求,信居外而能想。 陰陽式布,造化斯分。江河草木,日月煙雲,或毓靈而 稟氣,或照耀而氛氳,不因象而可睹,豈無聲而得聞。 仰察天文,旁觀地理,燦爛星布,巍峨嶽峙。或守位而 不易,或鎮方而恆止,不因象之所尊,豈為君而勝紀。」 至若刻鳳之琴,盤龍之鏡,開玉軫以交錯,寫菱花而 輝映,聲信美而具出,質含虛而轉靜,不因象而可識, 豈充愛而為盛?則有大樂鼓吹,聖人輿蹕,備禮而制, 乘時而出,宛𨍭國門,逶迤天術,不因象之為用,豈二 儀而不失?物皆有象,象必可觀,聽之則易,審之則難。 借如玉京上天,貝闕中海,其名可識,「其象安在?」象以 影隨影圖,象遍居暗莫察,因明,則見眾象之德,唯人 是則,任以去留,委其通塞,則有心沉跡淪,栖遲問津, 無才補國,用道藏身,潁水尋隱,商山訪真,欣逢道遠, 應時來賓,既無容而可託,空以象而為親。

《空賦》
闕名

「無德而稱者,則其稱不朽;無形而用者,則其用不窮。」 若乃質混沌,氣鴻濛,生天地之始,匝天地之中不可 知,詰其名曰「空。」夫空也者,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 其後,聽之不聞,摶之不有,舒之則遠彌六合,攬之則 不盈一手。體無涯以為大,物有來而必受。徒意其湛 爾無營,飄然至輕,向遙山而似畫,對澄浦而同清。大 而觀之,則漭漫兮類元胎之貌;審而察之,則眇漠兮 凝至道之精。故老氏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 兮,孰能為其損益?不皦不昧,安可議其幽明。利萬物 有含容之德,包二儀有覆載之名。草木資空以長茂, 日月乘空以運行。霜鴈雲鵬,非空無以矯其翼;喬鶯 幽鳥,非空無以習其聲。夫天之無言,不能去蒼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