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7 (1700-1725).djvu/9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粕煨燼,無非教也。游氣紛擾,合而成質者,生人物之 萬殊。其陰陽兩端,循環不已者,立天地之大義,造 物所成,無一物相肖者。以是知萬物雖多,其實無一 物」無陰陽者。知天地變化二端而已。又曰:兩不立則 一不可見則兩之用息。一故神。兩故化。兩者陰陽 消長進退。

《邵子》曰:「氣自子至午為升,自午至子為降,子至寅地 中升於地上,卯至巳地中升于天中,午至申天中降 於地上,酉至亥地上降於地中。」

唐順之稗編

《雜論理氣》

程子曰:「人有壽考者,其氣血脈息自深,便有一般深 根固蔕底道理。人脈起於陽明,周旋而下,至於兩氣 口,自然勻長,故於此視脈。又一道自頭而下,至足大 衝,亦如氣口。此等事最切於身,然人安然恬於不知。 至如人為人問伱:身上有幾條骨頭血脈,如何行動? 腹中有多少臟腑?皆冥然莫曉。今人於家裡有多少」 家活屋舍,被人問著,己不能知,卻知為不智。於此不 知,曾不介意,只道是皮包裹,不到少欠。大小大不察。 《近取諸身》,一身之上,百理具備,甚物是沒底?背在上, 故為陽;腎在下,故為陰。至如男女之生,已有此象。天 有五行,人有五臟。心火也著些天地間風氣乘之,便 須發燥;肝木也著些天地間風氣乘之,便須發怒,推 之五臟皆然。《孟子》將四端便為四體。仁便是一箇木 氣象;惻隱之心便是一箇春底氣象;羞惡之心便是 一箇秋底氣象;只有一箇去就斷割底氣象,便是義 也。推之四端皆然,此箇事又著箇甚安排得也?此箇 道理,雖牛馬血氣之類亦然,都恁備具,只是流行不 同,各隨形氣後,便昏了。佗氣如其子愛其母,母愛其 子,亦有木底氣象,又豈無羞惡之心?如避害就利,別 所愛惡,一一理完,更如獼猴尤似人,故於獸中最為 智巧。童昏之人,見解不及者多矣。然而惟人氣最清, 可以輔相裁成。天地設位,聖人成能,直行乎天地之 中,所以為三才天地本一物,地亦天也,只是人為天 地心是。心之動,則分了天為上,地為下,兼三才而兩 之,故六也。天地之氣,遠近異象,則知愈遠則愈異。 至如人形有異,曾何足論?如史冊有鬼國狗國,百種 怪異,固亦有之。要之這箇理則一般。其必異者,譬如 海中之蟲魚鳥獸,不啻百千萬億,卒無有同於陸上 之物,雖極其異,要之只是水族而已。程子因見賣 兔者曰:「聖人見《河圖》《洛書》而畫八卦,然何必圖書?只 有此兔,亦可作八卦數,便在中可起。古之聖人,只取 神物之至著者耳。只如樹木,亦可見數。兔何以無尾? 只為是陰物。大抵陽物尾長,陽盛者尾尤長。如雉是 盛陽之物,故尾極長,又其身文明。今之行軍者,多植 雉尾車上,以候雨晴。天將雨,則」先垂向下,纔晴便直 上。動植之分,有得天氣多者,有得地氣多者。本乎 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然要之雖木植亦兼有五 行之性在其中,只是偏得土之氣,故重濁也。

朱子曰:「本乎天者親上,凡動物首向上,是親乎上,人 類是也。本乎地者親下,凡植物首向下,是親乎下,草 木是也。禽獸首多橫生,所以無智。」問:「鳥獸知覺亦 有,但他知覺有通塞。草木亦有知覺否?」朱子曰:「亦有 知覺。如一盆花,得些水澆灌便敷榮,若摧折他便枯 悴,謂之無知覺,可乎?」周茂叔《窗前草不除》,云:「與自家 意思一般,便最有知覺。只是鳥獸底知覺,不如人底; 草木底知覺,又不如鳥獸底。」又曰:「動物有血氣,故能 知草木都是得陰氣,走飛都是得陽氣。各分之,草是 得陰氣,故草弱;木是得陽氣,故木堅;走獸是得陰氣, 飛鳥是得陽氣,故獸伏草而鳥棲木。然獸又有得陽 氣者,如猿猴之類是也;鳥又有得陰氣者,如雉鴿之 類是也。雖草木都是得陰氣,卻有陰中陽、陽中陰者。 冬間花難謝,如水仙,至脆弱亦耐久。如梅花、臘梅 皆然。至春花則易謝。若夏閒花則尤甚矣。如葵榴、荷 花,只開得一兩日,畢竟冬時其氣貞固,故難得謝。若 春夏閒纔放,便發盡了,故不能久。」又云:「大凡花頭大 者易謝,果實亦然。如梨樹極易得衰謝,將死時,須猛 結,一年實了便死,此亦是氣將脫也。古者伏羲觀 鳥獸之文與地之宜,想聖人心細,雖鳥獸羽毛之微 也盡察得有陰陽。今人心麄,如何察得?」因言:「凡草木 禽獸,無不有陰陽。鯉魚背上有三十六鱗,陰數也;龍 脊上有八十一鱗,陽數也;龜背上文中閒五段者,五 行也;兩邊各有四段者,八卦也;周圍二十四段者,二 十四氣也。箇箇如此。又如草木之有雌雄,銀杏桐楮 牝牡,麻竹之類皆然。又樹木向陽處則堅實,背陰處 必虛軟,男生必伏,女生必偃,蓋男陽氣在背,女陽氣 在腹故也。」問:「理是人物同得於天者,如物之無情 者,亦有理否?」朱子曰:「固有是理,如舟只可行之於水」, 車只可行之於陸。

北溪陳氏曰:「若就人品上論,則上天所賦皆一般,而 人隨其所值,又各有清濁厚薄之不齊。惟聖人得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