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7 (1700-1725).djvu/8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學行典

 第十卷目錄

 理氣部總論四

  朱子全書理氣 答黃道夫 答劉叔父 答楊志仁 答鄭子上 答程可久答黃商伯 答王子合 答趙致道 答杜仁仲 答或人 答廖子晦 太極 答程泰之答王子合 答程可久 答楊子直 答林黃中 答呂子約 答董叔重

  晦庵語錄太極

  性理大全理氣 太極

  混古始天易元極圖說 靈極圖說 太極圖說 動靜圖說 少極圖說 三

  才圖說 陽奇圖說 陰偶圖說 太陽圖說 太陰圖說 象明圖說 象易圖說 馮時

  可太極說

學行典第十卷

理氣部總論四

朱子全書

《理氣》

「天下未有無理之氣,亦未有無氣之理。 有是理,後 生是氣,自『一陰一陽之謂道』推來此性自有仁義。 先有箇天理了,卻有氣;氣積為質,而性具焉。」 問:「先 有理,抑先有氣?」曰:「理未嘗離乎氣。然理,形而上者;氣, 形而下者。自形而上下言,豈無先後!理無形,氣,便粗 有渣滓。 理氣本無先後之可言,然必欲推其所從 來,則須說先有是理。然理又非別為一物,即存乎是 氣中無是氣,則是理亦無掛撘處。氣則為金木水火, 理則為仁義禮智。」 問理與氣。曰:「伊川說得好。曰:『理 一分殊』,合天地萬物而言,只是一箇理。及在人,則又 各自有一箇理。」又曰:「有是理,便有是氣,但理是本。今 且從理上說氣,如云:『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 生陰,不成動以前便無靜。程子曰:『動靜無端』。蓋此亦 是且自那動處說起。若論著動以前又有靜,靜以前 又有動。如云:『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這『繼』字 便是動之端。若只一開一闔而無繼,便是闔殺了』。」又 問:「繼是動靜之閒否?」曰:「是靜之終,動之始也。且如四 時到得冬月,萬物都歸窠了。若不生,來年便都息了。 蓋是『貞復生,元無窮』如此。」 問:「有是理而後有是氣, 未有人時,此理何在?」曰:「也只在這裡。如一海水,或取 得一杓,或取得一擔,或取得一碗,都是這海水。但是 他為主,我為客。他較長久,我得之不久耳。」 問:「理在 氣中發見處如何?」曰:「如陰陽五行,錯綜不失條緒,便 是理。若氣不結聚時,理亦無所附著。」 問「先有理,後 有氣」之說。曰:「不消如此說。而今知得他合下是先有 理,後有氣耶?後有理,先有氣耶?皆不可得而推究。然 以意度之,則疑此氣是依傍這理行。及此氣之聚,則 理亦在焉。蓋氣則能凝結造作,理卻無情意,無計度, 無造作。只此氣凝聚處,理便在其中。且如天地閒人 物草木禽獸,其生也莫不有種,定不會無種了,白地 生出一箇物事,這箇都是氣。若理,則只是箇潔淨空 闊底世界,無形跡,他卻不會造作。氣則能醞釀凝聚 生物也。」 問:「有是理,便有是氣,似不可分先後。」曰:「要 之也先有理。只不可說是今日有是理,明日卻有是 氣,也須有先後。」 問:「未有天地之先,畢竟是先有理, 如何?」曰:「未有天地之先,畢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 此天地;若無此理,便亦無天地。無人無物,都無該載 了。有理,便有氣流行,發育萬物。」曰:「發育是理,發育之 否?」曰:「有此理,便有此氣,流行發育。理無形體。」曰:「所謂 體者,是強名否?」曰:「是。」曰:「理無極,氣有極否?」曰:「論其極, 將那處做極?」 或問:「理在先,氣在後?」曰:「理與氣本無 先後可言,但推上去時,卻如理在先,氣在後相似。」 可機問:「大鈞播物,還是一去便休,也還有去而復來 之理?」曰:「一去便休耳,豈有散而復聚之氣?」 問氣之 伸屈。曰:「譬如將水放鍋裡煮,水既乾,那泉水依前又 來;不到得,將已乾之水去做他。」 問:「上帝降衷于民, 天將降大任於人,天祐民,作之君,天生物,因其才而 篤。作善降百祥,作不善降百殃。天將降非常之禍於 此世,必預出非常之人以拯之。凡此等類,是蒼蒼在 上者,真有主宰如是耶?抑天無心,只是推原其理如 此?」曰:「此三段只一意。這箇也只是理如此。氣運從來 一盛了又一衰,一衰了又一盛,只管恁地循環去,無 有衰而不盛者。」 人呼氣時腹卻脹,吸氣時腹卻厭。 論來呼而腹厭,吸而腹脹,乃是。今若此者,蓋呼氣時, 此一口氣雖出,第二口氣復生,故其腹脹;及吸氣時, 其所生之氣又從裡趕出,故其腹卻厭。《老子》曰:「天地 之閒,其猶橐籥乎?動而不屈,虛而愈出。」橐籥只是今 之鞲扇耳。 理撘于氣而行。 以氣言,則春夏秋冬; 以德言,「則『元亨利貞』,在人則為仁義禮智。」「『元亨利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