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4 (1700-1725).djvu/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四百七十一卷目錄

 集部彙考一

  晉武帝泰始一則

  宋文帝元嘉一則

  北周武帝保定一則

  唐元宗開元二則 天寶一則

  宋太宗太平興國一則 雍熙一則 淳化一則 真宗景德三則 大中祥符六則 天

  禧二則 仁宗天聖一則 景祐一則 嘉祐一則 哲宗元祐二則 元符一則 徽宗建

  中靖國一則 崇寧一則 大觀一則 宣和一則 高宗紹興一則 孝宗乾道一則 淳

  熙四則 寧宗慶元一則 嘉泰二則 開禧一則 理宗寶慶一則 度宗咸淳二則

  金章宗明昌一則

 集部彙考二

  漢賈誼長沙集明張溥題

  司馬相如文園集張溥題

  董仲舒膠西集張溥題

  東方朔大中集張溥題

  王褒諫議集張溥題

  褚少孫集張溥題

  劉向中壘集張溥題

  劉歆子駿集張溥題

  揚雄侍郎集張溥題

  後漢馮衍曲陽集張溥題

  班固蘭臺集張溥題

  崔駰亭伯集張溥題

  蔡邕中郎集張溥題

  荀悅侍中集張溥題

  張衡河間集張溥題

  李尤伯仁集張溥題

  馬融季長集張溥題

  王逸叔師集張溥題

  孔融少府集張溥題

  蜀漢諸葛丞相集晉陳壽進序 張溥題

經籍典第四百七十一卷

集部彙考一

武帝泰始十年陳壽上諸葛亮集二十四篇

按《晉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蜀志諸葛亮傳》,「壽等言, 前侍中領中書監臣荀勖等奏使臣定故蜀丞相諸 葛亮故事。亮毗佐危國,負阻不賓,猶存錄其言,恥善 有遺。誠是大晉光明至德,澤被無疆,自古以來未有 倫也。輒刪複重,隨類相從,凡二十四篇。」按壽上亮集在泰始十年

文帝元嘉三年賜沮渠蒙遜子集諸書

按《宋書文帝本紀》,不載。 按《大沮渠蒙遜傳》,「元嘉三 年,世子興國遣使奉表,請《周易》及《子集》諸書。太祖並 賜之,合四百七十五卷。」

北周

武帝保定年以梁武帝及簡文帝集藏祕閣

按《周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蕭大圜傳》:「開麟趾殿,招 集學士,大圜預焉。」《梁武帝集》四十卷,《簡文集》九十卷, 各止一本。江陵平後,並藏祕閣。大圜既入麟趾,方得 見之。乃「手寫二集,一年並畢,識者稱歎之。大圜性好 學,務於著述,撰文集二十卷。」

元宗開元八年令王灣劉仲丘等治集部書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按《藝文志》:「詔祕書官並號 修書學士」,草定四部,人人意自出,無所統一,踰年不 成,有司疲於供擬。褚無量等奏:「修撰有條,宜得大儒 綜治。」詔委行沖乃令毋煚、韋述、余欽總緝部分,殷踐 猷、王愜治經,述、欽治史,毋煚、劉彥直治子,王灣、劉仲 丘治集。八年,《四錄》成,上之。

開元十九年冬。車駕發京。時集賢院集庫一萬七千 九百六十卷。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按《會要》。開元十九年冬十 月丙申。車駕發京。時集賢院四庫書總八萬九千卷。 經庫一萬三千七百五十二卷。注記五十三卷《史庫》二萬八 千八百二十卷,《子庫》二萬一千五百四十八卷,《集庫》 一萬七千九百六十卷。注記六十九卷

按:《舊唐書經籍志後序》:「開元時,甲乙丙丁四部書各 為一部,置知書官八人分掌之。凡四部庫書,兩京各 一本,共一十二萬五千九百六十卷,皆以益州麻紙 寫。其集賢院御書經庫,皆鈿白牙軸,黃縹帶,紅牙籤。 史庫,鈿青牙軸。」縹帶,綠牙籤。子庫皆雕紫檀軸,紫 帶,碧牙籤。集庫皆綠牙軸,朱帶,白牙籤,以分別之。按舊

《唐書》此條未載年月,故附見於《會要》之後。其卷數多寡互異,並存以俟考。

《集賢院注記》:「《隋舊書》用廣陵麻紙寫作,蕭子雲書, 體,赤軸綺帶,最麗好。新寫書,分部別類,裝飾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