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3 (1700-1725).djvu/12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數,聖人之典章皆在,於是取而纘述,方做得這個家 具。成王通之時,有甚麼典謨訓誥,有甚麼禮樂法度, 乃欲取漢、魏以下者為之《書》,則欲以七制、命議之屬 為《續書》;《詩》,則欲取曹、劉、沈、謝者為之《續詩》。續得這般 《詩》《書》,發明得個甚麼道理?自漢以來,詔令之稍可觀 者,不過數個。如高帝求賢詔雖好,已自不純。文帝勸 農,武帝薦賢,制策輪臺之悔,只有此數詔略好,此外 盡無那一篇比得典謨訓誥,便求一篇。如《君牙》《冏命》 《秦誓》,也無曹、劉、沈、謝之詩,又那得一篇?如《鹿鳴》《四牡》 《大明》《文王》《關雎》《鵲巢》,亦有學為四句古詩者,但多稱 頌之詞,言皆過實,不足取信。樂如何有《雲》《英》《咸》《韶》《濩》 《武》之樂?禮又如何有伯夷、周公制作之禮?他只是急 要做個孔子,又無佐證,故裝點幾個人來做。堯、舜、湯、 武,皆經我刪述,便顯得我是聖人。如《中說》一書,都是 要學孔子;《論語》說「泰伯三以天下讓」,他便說陳思王 善讓;《論語》說殷有三仁,他便說荀氏有二仁;又捉幾 個公卿大夫來相答問,便比當時門人弟子。正如梅 聖俞說歐陽永叔,他自要做韓退之,卻將我來比孟 郊、王通,便是如此,便胡亂捉別人來為聖為賢。殊不 知秦漢以下,君臣人物,斤兩已定,你如何能加重!《中 說》一書,固是後人假託,非王通自著。然畢竟是王通 平生好自夸大,續詩續書紛紛述作,所以起後人假 託之過。後世子孫見他學周公、孔子,學不成都冷淡 了,故又取一時公卿大夫之顯者,纘緝附會以成之。 畢竟是王通有這樣意思在,雖非他之過,亦他有以 啟之也。如世人說焚坑之禍,起於荀卿。荀卿著書立 言,何嘗教人焚書坑儒?只是觀他無所顧藉,敢為異 論,則其末流便有焚坑之理。然王通比荀揚又迥別。 王通極開爽,說得廣闊。緣他於事上講究得精,故於 世變興亡,人情物態,更革沿襲,施為作用,先後次第 都曉得,識得個仁義禮樂,都有用處。若用於世,必有 可觀。只可惜不曾向上透一著,於大體處有所欠缺, 所以如此。若更曉得高處一著那裏得來?只細看他 「書,便見他極有好處。非特荀揚道不到,雖韓退之也 道不到。然王通所以如此者,其病只在於不曾仔細 讀書。若仔細讀書,知聖人所說義理之無窮,自然無 工夫閑做。他死時只三十餘歲,他卻火急要做許多 事。」問:「若少假之年,必有可觀。」曰:「不然。他氣象局促,只 如此了。他做許多書時,方只二十餘」歲。孔子七十歲, 方繫《易》作《春秋》,而王通未三十,皆做了聖人許多事 業氣象,去不得了。又曰:「中說一書,如子弟記他言行, 也煞有好處。雖云其書是後人假託,不會假得許多。 須真有個人坯模如此,方裝點得成。假使懸空白撰 得一人,如此,則能撰之人,亦大有見識,非凡人矣。」

《董子》

《程子》曰:「董子言仁人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 其功,度越諸子遠矣。」

朱子曰:「董仲舒資質純良,摸索道得數句著,然亦非 他真見得這道理。 仲舒識得本原,如云:『正心修身, 可以治國平天下』。如說『仁義禮智皆其具』。此等說話 皆好。」 問:「仲舒云:『性者,生之質也』。」曰:「不是。只當云:『性 者,生之理也;氣者,生之質也』。」問:「『其以情為人之欲』,如 何?」曰:「也未害。蓋欲為善,欲為惡,皆人之情也。」 問:「董 仲舒見」道不分明處。曰:「也見得鶻突。如『命者天之令, 性者生之質,情者人之欲,命非聖人不行,性非教化 不成,情非制度不節』等語,似不識性善模樣。」又云:「『明 於天性,知自貴於物;知自貴於物,然後知仁義;知仁 義然後重禮節;重禮節然後安處善,安處善,然後樂 循理』。又似見得性善模樣,終是說得騎牆不分明端 的。 仲舒言:『命者,天之令,性者生之質』,如此說,固未 害。下云『命非聖人不行』,便牽於對句說開去了。如『正 誼』」、「『明道』之言,卻自是好。」問:「『或謂此語是有是非,無利 害』,如何?」曰:「是不論利害,只論是非,理固然也。要亦當 權其輕重,方盡善。無此亦不得。只被今人只知計利 害,於是非全輕了。 『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 其功』」,「『誼必正』,非是有意要正;『道必明』,非是有意要明。 功利自是所不論。仁人於此,有不能自已者,『師出無 名,事故不成。明其為賊,敵乃可服。此便是有意立名, 以正其誼』。」 問:「諸葛誠之云:『仁人『正其誼,不謀其利, 明其道,不計其功』。仲舒說得不是,只怕不是誼,是誼, 必有利,只怕不是道,是道必有功』。」曰:「才如此,人必求 功利而為之,非所以為訓也。固是得道誼則功利自 至。然而有得道誼而功利不至者,人將惟功利之徇, 而不顧道誼矣。 仲舒所立甚高,後世之所以不如 古人者,以道誼功利關不透耳。其《議匈奴》一節,婁敬 賈誼智謀之士,為之,亦不過如此。」 問:「『正其誼,明其 道』,道誼如何分別?」曰:「道、誼是個體用,道是就大綱說, 誼是就一事上說;誼是道中之細分別,功是就道中 做得功效出來。」 問:「『正其誼』者,凡處此一事,但當處 置使合宜,而不可有謀利占便宜之心。『明其道』,則處 此事便合義,是乃所以明其道,而不可有計後日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