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1 (1700-1725).djvu/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惚,為於無為,事於無事,故天地遂成,萬物兼作,長養 一世,含利四海,無舉大功,而名號歸「之;無傷吾神而 萬世為澤。」此君平之指,而老氏之大要也。人隨所慕, 以自為說,故有以柔弱勝剛強,而為兵權之譎者;取 彼險武,附於詐謀;有以芻狗萬物,而為申、韓之刻者; 絕聖去智,以愚齊民;有以清淨無為,而為蓋公之言 者;慎守其常,用以寧一,則曹丞相輔漢一代之治是 也。有以谷神不死,而為神仙長年之術者,則推本《柱 下》,原於《道德》《關尹書》之類,遂為《元談》之宗。然其所述, 皆老之支流,非其全體,老氏豈虞其至是哉?即六藝 固有盜以為亂階者,莊叟固云「古之博大真人哉」,而 自著其道,未嘗附之。今欲與列《莊》為一,顧且未可,而 況彼諸家者自為解也,毫釐千里,而何以訓詁為哉? 抑君平之書,則大有類司馬季主者矣。蓋皆懷道不 仕,敦賁丘園,上述天道,下紀地理,中極人事,究觀邃 古,窮覽後世,旁盡物情,包洞幽晦。讖記未形,與能凡 庶。故宋忠、賈誼聞其言也,抑心消志,伏軾無氣,而嚴 夫子端策正蓍,抗論卜肆,巨君之亂,貞不絕俗,清而 不汙。其為文也,宏裕掩該,含通標貫,靡靡,「纚纚,條縷 判析,首尾溫粹,即之也近,充類也遠,不以才雄而鬱 耀莫遏,不以辭貴而理勝,故超若千里驥,盤旋垤中, 塵不出軌,馭不逸範,而踐無遺地,騁有餘巧,若江海 為物,淹浸蕩沃滔陵汨陳,漸潤而不知其益。若造化 付形,隨所充具,其新不窮,而機不可測,雖以《釋訓》為 名,故自為一家。」言其逸亡「者已六卷,即所存可以無 恨其少矣。」

《晉葛元老子節解二卷》

按元自序老子體自然而然生乎太無之先起乎無因經歷天地終始不可稱載終乎無終窮乎無窮極乎無極故無極也與大道而倫化為天地而立根布

炁於十方,抱道德之至淳,浩浩蕩蕩,不可名也。煥乎 其有文章,巍巍乎其有成功,淵乎其不可量,堂堂乎 為神明之宗,三光恃以朗照,天地稟以得生,乾坤運 以吐精,高而無民,貴而無位,覆載無窮,闡教八方諸 天,普弘大道。開闢以前,復下為國師,代代不休,人莫 能知之,匠成萬物,不言「我為元」之德也。故眾聖所共 尊,道尊德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惟老氏乎!周時復 託神李母,剖左腋而生,生即皓然,號曰老子。老子之 號,因元而出,在天地之先,無衰老之期,故曰老子。世 人謂老子當始於周代,老子之號,始於無數之劫,其 窈窈冥冥,眇邈久遠矣。世衰,大道不行,西遊天下,關 令尹喜曰:「大道將隱乎?願為我著書。」於是作《道德》二 篇、《五千文》《上下經》焉。夫五千文,宣道德之源,大無不 包,細無不入,天人自然經也。予先師有言:精進研之, 則聲參太極,高上遙唱,諸天歡樂,則㩦契元人,靜思 期真,則眾妙感會,內觀形影,則神氣長存,體洽道德, 則萬神震伏,禍滅九陰,福生十方,安國寧家,孰能知 乎無為之文,洿之不辱,飾之不榮,撓之不濁,澄之不 清,自然也。應道而見,傳告無窮,常者也。故知常曰「明 大」道何為哉。弘之由人,所以尊妙,可不精極乎?粗述 一篇,唯有道者寶之。

《唐陸德明老子釋文一卷》

按德明自序老子者姓李名耳

河上公云:「名重耳。」

字伯陽,楚國苦縣厲鄉人也。

《史記》云。字聃。又云。曲里人。一云陳國相人。

生而皓首,

劉向《列仙傳》云:「受學於容成,生於殷時。」

為周柱下史。

《史記》云:「為周守藏史,或言是老萊子,蓋百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眾家皆云先為柱下史,轉為守藏史。」 葛洪云:「文王時為主藏史,武王時為柱下史。或云:老子在黃帝時為廣成子,一云為天老,在堯時為務光子,在殷時為彭祖,在周為柱下史。」

睹周之衰,乃西出關。

周敬王時

為關令尹喜說《道德》二篇,尚虛無無為。

《劉向》云:「西過流沙,莫知所終。」

班固云:「道家者,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人君南 面之術也。」漢文帝竇皇后好黃老言,有河上公者,居 河之湄,結草為庵,以老子教授。文帝徵之不至,自詣 河上責之,河上公乃踊身空中,文帝改容謝之,於是 作《老子章句》四篇,以授文帝,言治身治國之要。其後 談論者,莫不宗尚元言,唯王輔嗣妙得虛無之旨。今 依《王本》。博采眾家。以明同異。

《唐陸希聲道德經傳四卷》

按希聲自序夫老氏之術道以為體名以為用無為無不為而格於皇極者也楊朱宗老氏之體失於不及以至於貴身賤物莊周述老氏之用失於太過故

「欲,絕聖棄智,申韓失老氏之名,而弊於苛繳刻急;王、 何失老氏之道,而流於虛無放誕,此六子者,皆老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