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1 (1700-1725).djvu/7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語》《莊周書》尤邃,每解一義,必數十百言。」

《隱逸傳》:王績有奴僕數人,種黍,春秋釀酒,養鳧鴈,蒔 藥草自供,以《周易》《老子》《莊子》置床頭,他書罕讀也。欲 見兄弟,輒渡河還家,遊北山東皋,著書號東皋子。 孫思邈,京兆華原人,通百家說,善言《老子》、莊周。獨孤 信見其少,異之曰:「聖童也,顧器大難為用爾。」

張志和字子同。父游朝,通莊、列二子書,為《象罔》《白馬 證》諸篇佐其說。

武攸緒則天皇后兄惟良子也。恬淡寡欲好易莊周 書少變姓名賣卜長安市得錢輒委去。

《舊唐書儒學賈公彥傳》:「趙州李元植受《三禮》於公彥。 元植博涉漢史及老、莊諸子之說。」

《尹知章傳》:少勤學,嘗夢神人以大鑿開心,以藥納之, 自是日益開朗,盡通諸經精義。後祕書監馬懷素奏 引知章就祕書省與學者刊定經史。尤明《易》及莊、老、 元言之學,遠近咸來受業。其有貧匱者,知章盡其家 財以衣食之。所注《孝經》《老子》《莊子》《韓子》《管子》《鬼谷子》, 頗行於時。

《王世充傳》:有道士桓法嗣者,自言解圖讖,取《莊子人 間世》《德充符》二篇上之。法嗣釋曰:「上篇言世,下篇言 充,此即相國名矣。明當德被人間,而應符命為天子 也。」世充大悅曰:「此天命也。」再拜受之。即以法嗣為諫 議大夫。

《宋史李穆傳》:「幼從酸棗王昭素受《易》及莊、老書,盡究 其義。昭素謂曰:『子所得精理,往往出吾意表』。」

《王曙傳》:「曙字晦叔,隋東皋子績之後。方嚴簡重,喜浮 屠法,齋居蔬食,泊如也。著《莊子旨歸》三篇。」

《蘇軾傳》:軾比冠,博通經史。既而讀《莊子》,歎曰:「吾昔有 見,口未能言,今見是書,得吾心矣。」

《馬廷鸞傳》。咸淳五年,進右丞相。著《讀莊筆記》。

趙汝《談傳》。淳熙十一年,歷國史院同修撰。所著有《莊 子注》。

《儒林傳》:「王昭素少篤學不仕,李穆師事焉。博通九經, 兼究莊、老。開寶中,穆薦之朝。」

周堯卿讀莊周、《孟子》之書曰:「周善言理,未至於窮理。 窮理則好惡不謬於聖人,孟軻是己;孟善言性,未至 於盡己之性。能盡己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而可與天 地參,其惟聖人乎!」

洪興祖好古博學自少至老未嘗一日去書著老莊 本旨行於世。

《貴耳集》:真廟宴近臣,語及《莊子》,忽命秋水至,則翠鬟 綠衣一小女童,誦《秋水》一篇,聞者竦立。 《金史顯宗孝懿皇后徒單氏傳》:后好詩書,尤喜老、莊, 學純淡清懿,造次必於禮。

《楊雲翼傳》:「雲翼字之美,明昌五年進士,詞賦亦中乙 科。所著有《左氏莊》、列賦各一篇。」

《趙秉文傳》:「秉文字周臣。自幼至老,未嘗一日廢書,著 《南華略釋》一卷。」

《李純甫傳》:「純甫晚年喜佛,力探其奧義,解楞嚴、金剛 經、老子、莊子數十萬言,以故為名教所貶云。」

《元史吳澄傳》:「澄少暇即著書,至將終猶不置也。嘗校 正《老子》《莊子》,學者稱之為草廬先生。」

《儒學傳》。贍思家貧,饘粥或不繼,其考訂經傳,常自樂 也。所著有《老莊精詣》,藏於家。

《明外史顧大章傳》:「弟大韶,性懶不著書,將死,始繕所 箋《詩》《禮》《莊子》,曰《炳燭齋隨筆》云。」

莊子部雜錄

《中說》:《周公》篇:「虛元長而晉室亂。」非老莊之罪也。 《明道雜志》:莊子論「萬物出入於機,有程生馬,馬生人。」 而沈存中《筆談》乃謂行關中,聞人云此中有程,遂以 為生馬之程,而不知秦聲謂虫為程,虫即虎也,豈《莊 子》之謂歟?生馬生人之論,古今未見,通者未可遽解 也。

《避暑錄話》:老子、莊、列之言,皆與釋氏暗合,第學者讀 之不精,不能以意通為一。古書名篇,多出後人,故無 甚理。老氏別道、德為上下篇,其本意也,若逐章之名, 則為非矣。惟莊、列似出其自名。何以知之?莊子以內 外自別,內篇始於《逍遙遊》,次《齊物》,又其次《養生主》,然 後曰人間世,繼之以《德充符》、應帝王,而篇盡矣。《列子》 不別內外,而首名其篇曰《天瑞》,瑞與「符」比,言非相謀 而相同。自養生主而上,釋氏言出世間法也。自人間 世而下,人與天有辨矣,夫安知有昭然而一契者?莊 子謂之符,列子謂之瑞。釋氏有言信心而相與,然,許 謂之「印可」者,其道一也。自熙寧以來,學者爭言老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