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1 (1700-1725).djvu/3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而殺之,宜民之不復為奇也。天下未嘗無刑,而為奇 者不止,則死之不足以懼物也明矣。故曰:「若使人畏 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也?夫物不患無殺 之者也。萬物泯泯,必歸於滅盡而後止,則嘗有司殺 者殺矣。竊有司殺者之常理,而移之以行其畏,非徒 不足以懼物,而亦有不及者也。故曰:「常有司殺者殺。」 夫代有司殺,是代大匠斲,代大匠斲,希有不傷其手 者矣。然則操政刑死生之柄,驅一世之民使從之,殆 非也。

《進東宮易老通言劄子》
程大昌

夫《老子》之可重者何也?秉執樞要,而能以道御物,是 其長也。貴無賤有,而罕言世故者,亦非其或短于此 也。故師《老子》而得者,為漢文帝。蓋其為治大扺,清心 寡欲,而淵默朴厚,以涵養天下,其非不事事之謂也, 則漢以大治而基業綿固者,得其要,用其長故也。至 于西晉,則聞其言,常以無為為治本,而不知無為者 如何其無為也?意謂解縱法度,拱手無營,可以坐治。 無何紀綱大壞,而天下因以大亂。故王通論之曰:「清 虛長而晉室亂」,非《老子》之罪也。蓋不得其要,而昧其 所長也。區區之意,深望殿下采其秉要之理,而以西 漢為法;鑒其談治之略,而以西晉不事事為戒。則老 子之精言妙道,皆在殿下運用之中矣。

《孔子師老聃辯》
羅璧

孔子師老聃之說,肇於莊子。莊子師老子,故其著書, 譏侮古今聖賢,獨推老子,甚至假設孔子之言譽之。 逮漢儒輯《禮記》,承其言曰「聞諸老聃。」而司馬遷《史記· 老子傳》復增以老子訓誨孔子之語,及孔鮒作《家語》, 著孔子事實,因據以為證。繇是堅後學之信,不知《莊 子》一書,皆寓言耳。其時去孔子未遠,知天下不崇信 「其學,故託時所最重者,尊其師,庶幾聃之道益隆。」此 莊子抑孔子、尊老子之意也。後儒不察《禮記》《家語》《史 記》皆出莊子後,見孔子萬世師表,不應禮樂,無所師 承而問禮,老子一語,又備見於諸書,而不知其始自 《莊子》也。夫老子之教,主於清淨無為,其著書厭薄禮 樂,曰:「禮者,忠信之薄,亂之首也。」《〈莊子〉傳》其後,從而有 「剖斗折衡,推提仁義,焚符破璽,絕聖棄知」之語,則聃 又何禮之可問耶?太史公謂道家以虛無為本,因循 為用,有法無法,有度無度。故後之尊老莊者,蕩棄禮 法,蓬首垢面,喪酒弔肉,晉人可證也。豈有以禮訓孔 子而勖其徒,容異是耶?孔子於人之一善,若管仲之 仁,子產之惠,皆亟稱「不暇,豈有聃其師而故沒之耶?」 此為《莊子》寓言也無疑。余嘗謂孔子所師,惟推夫周 公,彼其夢想,猶冀見之,此真孔子之師也。孟子去孔 子甚近,且曾思之傳最親,其誦述孔子,所稱引者,皆 不過文、武、周公而已。使孔子果師聃曾思,何不言之? 老子之道,莊子述而傳之足矣,何必假孔子之言明 之?此其借孔子以尊其師可見也。後之衛道者多為 孔子解,而未嘗識其寓言及尊師之意,破《莊子》之妄 耳。若孔子師聃之事,《莊子外篇》著聃為周藏史藏。 書所或者,聃所職多書孔子,因問聃焉容或有此理。 不然,《魯論》何無一語及聃,而聃之理何不盡傳其徒, 而甘為棄名檢蕩禮教之罪人耶?東坡嘗謂《莊子》雖 譏孔子,實尊孔子。書末敘百家之學興曰:譬如耳目 鼻口,各有所明而不能相通,故墨翟、朱鈃、禽滑釐、尹 文、彭蒙、田駢、慎到、關尹、老聃以至莊周,皆列敘名之。 至鄒、魯之士,縉紳先生,其在《詩》《書》《禮》《樂》,多能明之,則 推而不敢斥。此又可見《莊子》前之推老聃者,借孔子 以尊其師也。

《老子贊》
明·太祖

《心淵靜》而莫測,志無極而何量。惚恍其精而密,恍惚 其智而良。宜乎千古聖人,務晦短而云長。

《老子部藝文二》詩:

《老子六言四首》
魏·嵇康

《為法滋章》。寇生紛然,相召不停。大人元寂無聲,鎮之 以,靜自正。知慧用

哀哉世俗,徇榮馳騖,竭力喪精,得失相紛,憂驚自是, 勤苦不寧。名與身孰親

「《金玉滿堂》莫守,古人安此麄醜」,獨以道德為友,故能 延期不朽。生生厚招咎

「位高勢重禍基。」美色伐性不疑,厚味腊毒難治,如何 貪人不思。名行顯患滋

《老子廟詩》
唐·李白

先君懷聖德,靈廟肅神心。暮合人蹤斷,塵濃鳥跡深。 流沙丹竈滅,關路紫煙沉。獨傷千載後,空飲松柏林。

《讀老子》
白居易

「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語吾聞於老君,若道老君是知 者,緣何自著五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