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6 (1700-1725).djvu/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用也。」夫惟智勇之不足以定天下,是以天下之難蜂

起而難平。蓋嘗聞之,古者英雄之君,其遇智勇也,以 不智不勇,而後真智大勇乃可得而見也。悲夫!世之 英雄,其處於世,亦有幸不幸耶?漢高祖、唐太宗,是以 「智勇獨過天下而得之者也;曹公、孫劉是以智勇相 遇而失之者也。」以智攻智,以勇擊勇,此譬如兩虎相 爭,牙齒氣力無以相勝,其勢足以相擾,而不足以相 斃。當此之時,惜乎無有以漢高之事制之者也。昔者 項籍乘百戰百勝之威,而執諸侯之柄,咄嗟咤叱,奮 其暴怒,西向以逆高祖,其勢飄忽震蕩,如風雨之至, 天下之人以為遂無漢矣。然高帝以其不智不勇之 身,橫塞其衝,徘徊而不得進,其頑鈍椎魯,足以為笑 於天下,而卒能摧折項氏而待其死,此其故何也?夫 人之勇力用而不已,則必有所耗竭,而其智慮久而 無成,則亦必有所倦怠而不舉。彼欲用其所長以制 我於一時,而我閉門而拒之,使之失其所求,逡巡求 去而不能去,而項籍固已憊矣。今夫曹公、孫權、劉備, 此三人者,皆知以其才相取,而未知以不才取人也。 世之言者曰:「孫不如曹,而劉不如孫。」劉備惟智短而 勇不足,故有所不若於二人者,而不知因其所不足 以求勝,則亦己惑矣。蓋劉備之才,近似於高祖,而不 知所以用之之術。昔高祖之所以自用其才者,其道 有三焉耳:先據勢勝之地,以示天下之形;廣收信、越 出奇之將,以自輔其所不逮;有果銳剛猛之氣,而不 用以深折項籍猖狂之勢。此三事者,三國之君,其才 皆無有能行之者,獨有一劉備近之而未至,其中猶 有翹然自喜之心,欲為椎魯而不能純,欲「為果銳而 不能達,二者交戰於中而未有所定,是故所為而不 成,所欲而不遂」,棄天下而入巴蜀,則非地也;用諸葛 孔明治國之才,而當紛紜征伐之衝,則非將也。不忍 忿忿之心,犯其所短,而自將以攻人,則是其氣不足 尚也。嗟夫!方其奔走於二袁之間,困於呂布而狼狽 於荊州,百敗而其志不折,不可謂無高祖之風矣,而 終不知所以自用之方。夫古之英雄,惟《漢高祖》為不 可及也夫!

三國志部藝文二

《讀諸葛武侯傳書懷贈長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唐李白

漢道昔云季,群雄方戰爭。霸圖各未立,割據資豪英。 赤伏起頹運,臥龍得孔明。當其南陽時,隴畝躬自耕。 魚水三顧合,風雲四海生。武侯立岷蜀,壯志吞咸京。 何人先見許,但有崔州平。余亦草間人,頗懷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華髮同衰榮。託意在經濟,結交為弟兄。 無令管與鮑,千載同知名。

《諸葛武侯》
宋·王安石

慟哭《楊顒》為一言,餘風今日更誰傳。區區庸蜀支吳 魏,不是虛心豈得賢。

《讀三國志二首》
金·劉昂

虎視鯨吞卒未休,一時人物盡風流。婦翁正得黃承 彥,兒子當如孫仲謀。乳臭蒙孫真寄坐,齒寒鄰國莫 分憂。阿瞞狐媚無多罪,誰作《桓文》得到頭。

泣漢遺黎血未乾,繁昌新築受終壇。天球寶鼎私藏 獲,坎井坳堂局鳳鸞。地易主賓窮赤壁,勢成螳雀事 烏丸。陳言袞袞令人厭,枉就輸棋覆舊盤。

三國志部紀事

《三國志·魏劉劭傳》孫該註《文章敘錄》曰:「該字公達,強 志好學。年二十,上計掾,召為郎中,著《魏書》,遷博士、司 徒右長史,復還入著作。景元二年,卒官。」

《蜀楊戲傳》:「戲字文然,犍為武陽人也。少與巴西程祁 公弘、巴郡楊汰季儒、蜀郡張表伯達並知名。戲每推 祁以為冠首,丞相亮深識之。戲以延熙四年著《季漢 輔臣贊》,其所頌述,今多載於蜀書,是以記之於左。自 此之後卒者,則不追謚,故或有應見稱紀,而不在乎 篇者也。其戲之所贊而今不作傳者,余皆注疏本末」 於其辭下,可以粗知其髣髴云爾。 《吳韋曜傳》:孫皓即位,封高陵亭侯,遷中書僕射,職省 為侍中,常領左國史。時所在承指,數言瑞應。皓以問 曜,曜答曰:「此人家筐篋中物耳。」又皓欲為父和作紀, 曜以和不登帝位,宜名為傳。如是者非一,漸見責怒。 曜益憂懼,自陳衰老,求去侍史二官,乞欲成所造書 以後業,別有所付。皓終不聽。

《薛綜傳》:「薛瑩字道言,初為祕府中書郎。孫皓立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