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6 (1700-1725).djvu/5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害懌子,熙憂悴,伏闕上書。靈太后義之,乃引子熙為 中書舍人,賜乂死。尋修國史。

《李彪傳》:「高祖初,為中書教學博士,遷祕書丞,參著作 事。自成帝以來,至於太和。崔浩、高允,著述國書,編年 序錄,為《春秋》之體。遺落時事,三無一存。彪與祕書令 高祐始奏從遷固之體,創為紀、傳、表志之目焉。車駕 南伐,彪與李沖參理留臺事。彪多專恣,沖積其罪過, 表除名。高祖崩,世宗踐祚,彪自託於王肅,又與邢巒」 詩書往來,迭相稱重,因論求復舊職、修史官之事,肅 等許為左右。彪乃表曰:「臣聞《龍圖》出而皇道明,龜書 見而帝德昶,斯實冥中之書契也。自瑞官文而卑高 陳,民師建而賤貴序,此乃人間之繩式也。是以《唐典》 篆《欽明》之冊,《虞書》銘慎徽之篇,傳著夏氏之箴,《詩》錄 商家之頌,斯皆國史明乎得失之跡」也。逮於周姬,鑒 乎二代,文王開之以兩經,公旦申之以六聯,郁乎其 文,典章大略也。故觀《雅》《頌》,識文武之丕烈;察《歌》《音》,辨 周公之至孝。是以季札聽風而知始基,聽《頌》而識盛 德。至若尼父之別魯籍,丘明之辨孔志,可謂婉而成 章,盡而不污者矣。自餘乘志之比,其亦有趣焉。暨史、 班之錄,乃文窮於秦、漢,事盡於哀、《平》,懲勸兩書,華實 兼載,文質彬彬,富哉言也。令大漢之風美,類三代炎。 「崇,道冠來事」,降及華、馬、陳、干,咸有放焉。《四》敷贊弗 遠,不可力致,豈虛也哉!其餘率見而書,睹事而作者 多矣,尋其本末,可往來焉。唯我皇魏之奄有中華也, 歲越百齡,年幾十紀,太祖以弗違開基,武皇以奉時 拓業,虎嘯域中,龍飛宇外,小往大來,品物咸亨。自茲 以降,世濟其光,史官敘錄,未充其盛。加以《東觀》《中圮》, 冊勳有闕,美隨日落,善因月稀,故諺曰:「一日不書,百 事荒蕪。」至於太和之十一年,先帝先后,遠惟景業,綿 綿休烈,若不恢史闡錄,懼上業茂功,始有闕矣。於是 召名儒之士,充麟閣之選。於時忘臣眾短,采臣片志, 令臣出納,授臣丞職,猥屬斯事,無所與讓。高祖時詔 臣曰:「平爾雅志,正爾筆端,書而不法,後世何觀?」臣奉 以周旋,不敢失墜,與著作等鳩集遺文,并取前記,撰 為《國書》。假有新進時賢,制作於此者,恐閨門既異,出 入生疑,弦柱既易,善者或謬。自十五年以來,臣使國 遷,頻有南轅之事,故載筆遂寢,簡牘勿張,其於書功 錄美,不其闕歟?伏惟孝文皇帝承天地之寶,崇祖宗 之業,景功未就,奄焉崩殞。凡百黎氓,若無天地。賴遇 陛下體明叡之真,應保合之量,恢大明以燭物,履靜 恭以安邦,天清其氣,地樂其靜,不愆不忘,率由舊章, 可謂重明疊聖,元首康哉!惟先皇之開創造物,經綸 浩曠,加以魏典流製,藻繢垂篇,窮理於有象,盡性於 眾變,可謂日月出矣,無幽不燭也。《記》曰:「善流者欲人 繼其行」,善歌者,欲人繼其聲。故《傳》曰:「文王基之,周公 成之。」又曰:「無周公之才,不得行周公之事。」今之親王, 可謂當之矣。然先皇之茂猷聖達,今王之懿美洞鑒, 準之前代,其德靡悔也。時哉時哉!可不光昭哉!合德 二儀者,先皇之陶鈞也。齊明日月者,先皇之洞照也。 慮周四時者,先皇之茂功也。合契神鬼者,先「皇之元 燭也。遷都改邑者,先皇之達也。變是協和者,先皇之 鑒也。思同書軌者,先皇之遠也。守在四夷者,先皇之 略也。海外有截者,先皇之威也。禮田岐陽者,先皇之 義也。張樂岱郊者,先皇之仁也。鑾幸幽漠者,先皇之 智也。燮伐南荊者,先皇之禮也。升中告成者,先皇之 肅也。親虔宗社者,先皇之敬也。袞實無闕者,先皇之 德也。開物成務者,先皇之貞也。觀乎人文者,先皇之 蘊也。革弊創新者,先皇之志也。孝慈道洽者,先皇之 衷也。先皇有大功二十,加以謙尊而光,為而弗有,可 謂四三皇而六五帝矣。」誠宜功書於《竹素》,聲播於金 石。臣竊謂史官之達者,大則與日月齊明,小則與四 時並茂。其大者,孔子、左丘明是也;小者,史遷、班固是 也。故能聲流於無窮,義昭於來裔。是以金石可滅,而 流風不泯者,其唯載籍乎?諺曰:「相門有相,將門有將。」 斯不唯其性,蓋言習之所得也。竊謂天文之官,太史 之職,如有其人,宜其世矣。故《尚書》稱「羲和世掌天地 之官」,張衡賦曰:「學乎舊史氏。」斯蓋世傳之義也。若夫 良冶之子,善知為裘;良弓之子,善知為箕,物豈有定 習,貫則知耳。所以言及此者,史職不修,事多淪曠,天 人之際,不可須臾闕載也。是以談遷世事而功立,彪 固世事而名成,乃前鑒之軌轍,後鏡之蓍龜也。然前 代史官之不終業者有之,皆陵遲之世,不能容善。是 以平子去史而成賦,伯喈違閣而就志。近僭晉之世, 有佐郎王隱,為著作虞預所毀,亡官在家,晝則樵薪 供爨,夜則觀文屬綴,集成《晉書》,存一代之事。司馬紹 敕尚書唯給筆札而已。國之大籍,成於私家,末世之 弊,乃至如此,史官之不遇時也。今大魏之史,職則身 貴,祿則親榮,優哉游哉,式穀爾休矣,而典謨弗恢者, 其有以也。而故著作漁陽傅毗、北平陽尼、河間邢產、 廣平宋弁、昌黎韓顯宗等,並以文才見舉,注述是同, 皆登年不永,弗終茂績。前著作程靈虯同時應舉,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