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6 (1700-1725).djvu/2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意如此,然自正光以前,不敢顯行其書。自後以其伯 光貴重當朝,知時人未能發明其事,乃頗相傳讀,亦 以光故,執事者遂不論之。鴻經綜既廣,多有違謬。至 如太祖天興二年,姚興改號,鴻以為改在元年;太宗 永興二年,慕容超擒於廣固,鴻又以為事在元年;太 常二年,姚泓敗於長安,而鴻亦以為滅在元年。如此 之失,多不考正。

鴻子子元,祕書郎。永安中,乃奏其父書曰:「臣亡考故 散騎常侍、給事黃門侍郎、前將軍、齊州大中正鴻,不 殞家風,式纘世業,古學克明,在新必鏡。多識前載,博 極群書,史才富洽,號稱籍甚。年止壯立,便斐然懷著 述意。正始之末,任屬記言,撰緝餘暇,乃刊著趙、燕、秦、 夏、涼、蜀等遺載,為之贊序,褒貶評論。先朝之日,草構」 悉了,唯有李雄《蜀書》,搜索未獲。闕茲一國,遲留未成。 去正光三年,購訪始得,討論適訖,而先臣棄世。凡十 六國,名為「《春秋》,一百二卷。」近代之事,最為備悉。未曾 奏上,弗敢宣流。今繕寫一本,敢以仰呈。儻或淺陋,不 回睿賞,乞藏祕閣,以廣異家。按以上三條所紀皆晉時偽國事故亦附於晉

書非正史也

《李彪傳》:彪表曰:「近僭晉之世,有佐郎王隱,為著作虞 預所毀,亡官在家,晝則樵薪供爨,夜則觀文屬綴,集 成《晉書》,存一代之事。司馬紹敕尚書,唯給筆劄而已。 國之大籍,成於私家,末世之弊,乃至如此,史官之不 遇時也。」

《文苑傳》:「裴伯茂曾撰《晉書》,竟未能成。」

《北齊宋顯傳》:顯從祖弟繪,少勤學,多所博覽,好撰述。 魏時,張緬《晉書》未入國,繪依準裴松之注《國志》體,注 王隱及《中興書》。又撰《中朝多士傳》十卷,《姓系譜錄》五 十篇。以諸家年歷不同,多有紕繆,乃刊正異同,撰《年 譜錄》,未成,河清五年並遭水漂失。繪雖博聞彊記,而 天性恍惚,晚又遇風疾,言論遲緩,及失所撰之書,乃 撫膺慟哭曰:「可謂天喪予也。」天統中卒。

《周書高麗傳》,書籍有《五經》《三史》《三國志》《晉陽秋》。 《唐書房元齡傳》:「元齡字喬,齊州臨淄人。父彥謙,仕隋, 歷司隸刺史。元齡幼警敏,貫綜墳籍,善屬文,書兼草 隸。開皇中,天下混一,皆謂隋祚方永,元齡密白父曰: 『上無功德,徒以周近親,妄誅殺,攘神器,有之不為子 孫立長久計。淆置嫡庶,競侈僭,相傾鬩,終當內相誅 夷。視今雖平,其亡跬可須也』。」彥謙驚曰:「無妄言。」年十 八,舉進士,授羽騎尉校讎。祕書省吏部侍郎。高孝基 名知人,謂裴矩曰:「僕觀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當為 國器,但恨不見其聳壑昂霄云。」補隰城尉。漢王諒反, 坐累徙上郡。顧中原方亂,慨然有憂天下志。會父疾, 綿十旬不解衣,及喪,勺飲不入口。五月,太宗以燉煌 公徇渭北,杖策上謁軍門,一見如舊,署渭北道行軍 記室參軍。公為秦王,即授府記室,封臨淄侯。征伐未 嘗不從,眾爭取怪珍,元齡獨收人物致幕府,與諸將 密相申結,人人願盡死力。王嘗曰:「漢光武得鄧禹,門 人益親,今我有元齡,猶禹也。」居府出入十年,軍符府 檄,或駐馬即辦,文約理盡,初不著槁。高祖曰:「若人機 識,是宜委任。」每為吾兒陳事,千里外猶對面語。隱太 子與王有隙,王召元齡與計,對曰:「國難世有,惟聖人 克之。大王功蓋天下,非特人謀,神且相之。」乃引杜如 晦協判大計。累進陝東道大行臺考功郎中、文學館 學士。故太子忌二人者,奇譖於帝,皆斥逐還第。太子 將有變,王召二人以方士服,入夜計事。事平,王為皇 太子,擢右庶子。太子即位,為中書令。第功班賞,與如 晦、長孫無忌、尉遲敬德、侯君集功第一,進爵邢國公, 食邑千三百戶,餘皆次敘封拜。帝顧群臣曰:「朕論公 等功,定封邑,恐不能盡,無有諱,各為朕言之。」淮安王 神通曰:「義師起,臣兵最先,至今元齡等以刀筆吏居 第一,臣所未喻。」帝曰:「叔父兵誠先至,然未嘗躬行陣 勞,故建德之南,軍敗不振;討黑闥反動,望風輒奔。今 元齡等有決勝帷幄,定社稷功,此蕭何所以先諸將 也。叔父以親,宜無愛者,顧不可緣私與功臣競先後 爾。」初,將軍丘師利等皆怙跋攘袂,或指畫自陳。說見 神通,愧屈,乃曰:「陛下至不私其親,吾屬可妄訴邪?」進 尚書左僕射,監修國史,更封魏。帝曰:「公為僕射,當助 朕廣耳目,訪賢材。比聞閱諜訟日數百,豈暇求人哉?」 乃敕細務屬左右丞,大事關僕射。帝嘗問「創業守文 孰難?」元齡曰:「方時草昧,群雄競逐,攻破乃降,戰勝乃 剋,創業則難。」魏徵曰:「王者之興,必乘衰亂,覆昏暴,殆 天授人與者。既得天下,則安於驕逸人欲。靜徭役毒 之世,方敝裒刻窮之國,繇此衰,則守文為難。」帝曰:「元 齡從我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見創業之難。徵;與我 安天下,畏富貴則驕,驕則怠,怠則亡,見守文之不為 易。然創業之不易既往矣,守文之難,方與公等慎之。」 會詔大臣世襲授宋州刺史,徙國梁,而群臣讓世襲 事,故罷刺史,遂為梁國公。未幾,加太子少師。始詣東 宮,皇太子欲拜之,元齡讓不敢謁,乃止。居宰相積十 五年。女為王妃,男尚主。自以權寵隆極,累表辭位,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