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6 (1700-1725).djvu/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三百八十一卷目錄

 三國志部彙考一

  魏少帝正元一則

  晉惠帝元康一則

  宋文帝元嘉二則

  宋真宗咸平二則 大中祥符二則 仁宗景祐一則

  金廢帝天德一則

 三國志部彙考二

  隋書經籍志正史

  唐書藝文志正史

  宋史藝文志正史

  宋鄭樵通志正史

  馬端臨文獻通考正史考

  明焦竑經籍志正史

 三國志部總論

  宋朱子全書三國總論

  明顧充歷朝捷錄蜀漢總論

 三國志部藝文一

  上三國志注表      宋裴松之

  三國論          唐王勃

  三國論          李德裕

  魏論          宋歐陽修

  三國論           蘇轍

 三國志部藝文二

  讀諸葛武侯傳書懷     唐李白

  諸葛武侯        宋王安石

  讀三國志二首       金劉昂

 三國志部紀事

 三國志部雜錄

經籍典第三百八十一卷

三國志部彙考一

少帝正元 年王沉荀顗阮籍等共撰魏書

按《三國志魏少帝本紀》,不載。按《晉書王沉傳》:「沉字 處道,太原晉陽人也。好書,善屬文。正元中,遷散騎常 侍、侍中,典著作,與荀顗、阮籍共撰《魏書》,多為時諱,未 若陳壽之實錄也。時魏高貴鄉公好學有文才,引沉 及裴秀數於東堂,講讌屬文,號沉為文籍先生,秀為 儒林丈人。」

惠帝元康七年范頵表上陳壽三國志

按《晉書惠帝本紀》,不載。按《陳壽傳》,壽除著作郎,撰 魏、吳、蜀《三國志》,凡六十五篇。元康七年,病卒。時梁州 大中正、尚書郎范頵上表曰:「臣等按:故治書侍御史 陳壽作《三國志》,辭多勸誡,明乎得失,有益風化。雖文 艷不若相如,而質直過之,願垂採錄。」於是詔下河南 尹、洛陽令,就家寫其書。

文帝元嘉六年七月裴松之上三國志注

按《宋書文帝本紀》不載。按裴松之《進三國志表》,元 嘉六年七月二十四日中書侍郎西鄉侯臣裴松之 上。

元嘉十四年,沮渠茂虔獻《三國總略》二十卷。

按《宋書文帝本紀》,不載。按《沮渠蒙遜傳》,「蒙遜第三 子茂虔襲位。元嘉十四年,茂虔奉表獻方物,并獻《三 國總略》二十卷。」

真宗咸平三年詔選官校勘三國志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按《畢士安傳》:咸平初,拜禮 部侍郎,復為翰林學士。詔選官校勘《三國志》、晉、《唐書》。 或有言兩晉事多鄙惡不可流行者,真宗以語宰相, 士安曰:「『惡以戒世,善以勸後,善惡之事,《春秋》備載』。真 宗然之,遂命刊刻。」

按:《玉海》,「咸平三年十月校《三國志》《晉唐書》。」

咸平五年《三國志》。校畢。刊板上之。賜親王輔臣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按《玉海》。咸平三年校《三國 志》《晉唐書》。五年畢。四月乙亥。直祕閣黃夷簡等上新 印《三國志》。賜銀帛。以其書分賜親王輔臣。

大中祥符六年賜御史臺三國志

按《宋史真宗本紀》。大中祥符六年十一月癸丑。賜御 史臺九經諸史。按《玉海》。十一月癸丑。賜御史臺九 經。三史。《三國志》。《晉書》。

大中祥符八年八月辛丑,作《三國志詩》。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按《玉海》,大中祥符八年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