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4 (1700-1725).djvu/2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元史》舛誤,承命改修。及踵成《宋書》,刪定《禮經》凡例,皆 已留中。奉親之暇,杜門纂述,漸有次第。洊將八載,賓 天之訃,忽聞痛切欲絕。母喪在殯,未遑安厝。家有九 十之親,倚門望思,皆不暇「戀。冀一拜山陵,隕淚九土。 何圖詿誤,蒙恩遠行。揚、粵之人,不耐寒暑,復多疾病, 俯仰奔趨,伍於吏卒,低回服事,誠不堪忍。晝夜涕泣, 恆懼不測,負平生之心,抱萬古之痛,為羞於先生長 者。是以數鳴知感,冀還京師,得望天顏,少陳情悃。或 遂南還,父子相見,即更生之日也。」倫乃薦縉為翰林 待詔。成祖入京師,擢侍讀。命與黃淮、楊士奇、胡廣、金 幼孜、楊榮、胡儼並直文淵閣,預機務。內閣預機務自 此始。尋進侍讀學士。帝嘗召縉等曰:「爾七人朝夕左 右,朕嘉爾恪慎。時言之宮中,恆情慎。初易,保終難,願 與爾等共勉之。」因各賜五品服,命七人命婦朝中宮。 縉等妻遂謁后於柔儀殿。后嘉勞備至,賜冠服鈔幣 而出。帝又以立春日賜縉等金綺衣與尚書埒。縉等 入謝,帝曰:「代言之司,機密所繫。且旦夕侍朕,裨益不 在尚書下。皇考初置翰林,其長與尚書同品,倚毗不 輕,卿等勉之。」已而胡儼出為祭酒。縉等六人時進講 經史,從容獻納,帝嘗虛己聽之。永樂二年立皇太子, 進縉翰林學士,兼右春坊大學士。縉少登朝,才高任 事,直前。篤故舊,急患難,引拔士類如不及。文勁奇新, 意疊出。工小楷、行草,求文翰者輻輳。表裡洞達,野夫 穉子皆親之。然好臧否,鯁直無顧忌。廷臣多害其寵, 而定《建儲議》。忤漢王,卒以此敗。先是,帝與淇國公丘 福等議建儲,福等言漢王有扈從功,固請立之。帝徬 徨未決,召縉密議。縉言:立嫡以長,皇太子仁孝,天下 歸心。帝不應。縉又頓首曰:「好聖孫。」帝頷之,太子遂定。 漢王由是深恨縉,譖縉洩禁中語。帝欲大發兵討交 阯,縉諫不聽,卒發兵平之。而皇太子既立,時時失帝 意。帝寵漢王,禮秩踰嫡,縉又諫曰:「是啟爭也,不可。」帝 曰:「何乃離間我骨肉。」遂坐縉廷試讀卷不公,出為廣 西布政司參議。既行,禮部郎中李至剛奏縉怨望,改 交阯,命督饟化州。翰林檢討王偁時亦謫交阯,在英 國公張輔幕下。縉與共覽廣東山川,謂可鑿贛江,通 南北。九年具草奏之。初,縉奏事入京,會帝北征,見太 子而還。漢王言:「縉伺上出,私覲太子徑歸,無人臣禮。」 帝怒。比請鑿江,奏至,帝益怒,逮縉及偁下詔獄。十三 年,錦衣帥紀綱上《囚籍》。帝見縉姓名曰:「縉猶不死耶?」 綱退,醉縉酒,埋積雪中,立死。詔籍其家,徙妻子遼東, 并其族烏仔等皆徙縉所。牽連大理丞湯宗、宗人府 經歷高得暘,中允李貫,贊善王汝玉,編修朱紘,檢討 蔣驥、潘畿、蕭引高等,並牽李至剛下獄。方縉居翰林, 內官張興笞人左順門外,縉叱之,興斂手退。帝嘗書 大臣名授縉,令疏其短長。縉因疏:「蹇義天資厚重,中 無定見;夏原吉有德有量,不遠小人;劉儁雖有才幹, 不知顧義;鄭賜可謂君子,頗短於才;李至剛誕而附 勢,雖才不端;黃福秉心易直,確有執守;陳瑛刻於用 法,尚能持廉;宋理戇直而苛,人怨不恤;陳洽疏通警 敏,亦」不失正。方賓簿書之才,駔儈之心。帝以付太子。 太子亦問尹昌隆、王汝玉,縉對曰:「昌隆君子而量不 宏;汝玉文翰不易得,惜有市心耳。」後仁宗即位,出縉 所疏示楊士奇曰:「人言縉狂,觀所論列,皆有定見,不 狂也。」詔歸縉妻子,官其兄子禎期中書舍人。縉初與 胡廣同侍宴,帝曰:「爾二人生同里同學,仕」又同官。縉 有子廣女,可妻之。廣頓首曰:「臣妻方娠,未卜男女。」帝 笑曰:「定女矣。」已而果生女,遂約婚縉子禎亮。縉家徙 遼東,廣欲離婚。女截耳誓曰:「薄命之婚,皇上主之。大 人面承之,有死無二。」及赦還,卒歸禎亮。正統元年詔 悉還縉所籍產,復官禎亮為中書舍人。始縉言建儲 及討交阯事,用是得禍,縉慘死,漢王高煦卒以叛誅。 而交阯數反,卒棄之,終明世,不能復取。縉兄綸,監察 御史,改祠部主事。太祖稱其篤實,改應天教授。居三 年,以剛直忤權貴,歸養父,竟不起。禎期,即綸子,亦以 書名。

胡廣

按《明外史胡廣傳》:「廣字光大,吉水人。父子祺,自有傳。 建文二年,廷試,策問『堯舜之世,親則象傲,臣則共鯀 之凶』。意在燕王廣對策有『親藩陸梁,人心搖動』語。帝 擢廣第一,更名靖,授翰林修撰。成祖即位,廣偕解縉 迎附,擢侍講,改侍讀,復名廣。遷右春坊右庶子兼侍 讀,進翰林學士兼左春坊大學士。尋拜文淵閣大學」 士,兼官如故。帝北征,廣與楊榮、金幼孜從。時時召語 帳殿,過山川阨塞,立馬議論。或時失道,必遣騎亟求 諸學士,諸學士追帝不及。嘗脫衣乘馬渡河,河水沒 馬及腰以上,帝顧勞良苦。廣善書,每勒石,皆令書之。 帝征瓦剌,皇長孫從命講經史行在所,廣以醇謹見 幸,時人以方漢胡廣。帝命西僧為法,會,言見諸異應。 廣乃獻《聖孝瑞應頌》,帝綴為佛曲,令宮中歌舞之。禮 部郎中周訥請封禪,廣言其不可,遂不許。廣上《卻封 禪頌》,帝益親愛之。廣縝密,帝前所言及所治職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