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7 (1700-1725).djvu/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按《宋史高宗本紀》:紹興二十四年十二月,以故龍圖

閣學士程瑀有《論語講解》,秦檜疑其譏己,知饒州洪 興祖嘗為序,京西轉運使魏安行鏤板,至是命毀之, 興祖韶州,安行欽州編管,瑀子孫亦論罪。

孝宗淳熙五年張珫上論語二十篇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按《玉海》。淳熙五年六月九 日。軍器少監張珫。上《論語拾遺》二十篇。付祕閣。

熙宗皇統元年二月戊午上親祭孔子廟自是讀論語

按《金史熙宗本紀》:皇統元年二月戊午,上親祭孔子 廟,北面再拜,謂侍臣曰:「朕幼年遊佚,不知志學,歲月 逾邁,深以為悔。孔子雖無位,其道可遵,使萬世景仰。」 自是頗讀《尚書》《論語》諸書,或以夜繼焉。按《孔璠傳》: 詔求孔子後,加璠承奉郎,襲封衍聖公,奉祀。是時熙 宗頗讀《論語》《尚書》《春秋左氏傳》及諸史,乙夜乃罷。

廢帝天德三年置國子監論語用何晏集註邢昺疏自國子監印板授諸學校

按《金史廢帝本紀》。不載。按《選舉志》。凡養士之地曰 國子監。始置于天德三年。《論語》用何晏《集註》。邢昺疏。 「自國子監印之。授諸學校。」

世宗大定二十三年九月使譯經所進所譯論語

按《金史世宗本紀》:「大定二十三年九月己巳,使譯經 所進所譯《易》《書》《論語》《孟子》等書,命頒行之。」

世祖至元五年敕從臣錄論語

按《元史世祖本紀》:「至元五年十月庚寅,敕從臣禿思 忽等錄《毛詩》《論語》《孟子》。」

至元二十四年,定國子學制。凡讀書必先《論語》 按《元史世祖本紀》不載按《選舉志》:「至元二十四年, 立國子學而定其制。凡讀書必先孝經小學。《論語》博 士助教親授句讀音訓、正錄、伴讀以次傳習之,講說 則依所讀之序。」

文宗天曆元年廉訪使鄭允中表金履祥所著論語集註考證上于朝

按《元史文宗本紀》,不載。按《儒學金履祥傳》:「履祥所 著書,曰《論語孟子集註考證》十七卷,門人許謙為益 加校定。天曆初,廉訪使鄭允中表上其書于朝。」

世宗嘉靖二年御文華殿講官倫以訓進講論語

按《春明夢餘錄》:「嘉靖二年,御文華殿,講官倫以訓進 《論語陽膚》,為士師講義。上批云:『以訓講哀矜勿喜』,云 是慈悲憐憫。」夫慈悲二字,是釋氏之教也。

懷宗崇禎三年文震孟進講論語

按《明外史文震孟傳》:「崇禎改元,召為侍讀,改左中允, 充日講官。三年,進諭德,直講如故。震孟在講筵最嚴 正,嘗講『《君使臣以禮章》,反覆規諷。帝即出尚書喬允 升、侍郎胡世賞于獄』。」

崇禎十五年八月,講官丘瑜等進講《論語》。

按《春明夢餘錄》:崇禎十五年八月二十四日日講,詹 事丘瑜進講《論語》,至「師摯之始」章,帝問《咸》《英》《韶》《濩》,瑜 對是四代樂名。上曰:「子在齊聞《韶》樂。」瑜對:「即此《韶》樂。」 上復問「『《關雎》之『亂』」「『亂』字,瑜對是樂之卒章』。上曰:『當時 夫子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是何等氣象』?」九月十八日 上日講,講官講《論語》「子罕言利」一節,帝召輔臣前,問: 「夫子論仁,如『欲立欲達,克己復禮,天下歸仁』及『出門 使民』」等語,「言仁儘多,何云罕言?」輔臣延儒對:「『此即性 與天道,不可得聞』之意。」德璟對:「聖人未嘗不言仁,只 門弟子悟者以為言,不悟者以為罕言耳。」又問:「命與 仁如何分別?」德璟對:「總是一理,在天為命,在心為仁。」 帝首肯。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便」是修己以安百 姓意思。輔臣極贊,以為聖見明徹。吳甡言:「帝王學問, 只是明德新民。」德璟言:「明明德於天下,便是天下歸 仁。」次日,手諭:先生等:「論仁諸說,深當朕心。著即撰寫 進呈,以便觀覽。」

論語部彙考二

晉何晏論語集解十卷

按晏等進論語集解序漢中壘校尉劉向言魯論語二十篇皆孔子弟子記諸善言也太子太傅夏侯勝前將軍蕭望之丞相韋賢及子元成等傳之齊論語

二十二篇,其二十篇中,章句頗多于《魯論》。琅邪王卿 及膠東庸生、昌邑中尉王吉皆教授,故有《魯論》,有《齊 論》。魯共王時,嘗欲以孔子宅為宮壞,得古文《論語》《齊 論》,有「問王知道」,多于《魯論》二篇。《古論》亦無此二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