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5 (1700-1725).djvu/9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六宮,擬于六官者,故曰「以陰禮教六宮,帥六宮之人 而生穜稑之種」是也。其曰「女宮」者,乃民間女服事於 六宮,典司職事于后宮之旁者,故曰「帥女宮而致于 有司」,「帥女宮而濯溉為齊盛,蒞陳女宮之具觀」《寺人》 稱「掌王之內人及宮中之戒令。」王之內人,則指女御 言。宮女即女宮之人,故不係之王也。夫所謂六宮者, 舊說以為王有六寢,后象王立六宮而居之,亦正寢 一,燕寢五,夫此但足以為六寢耳,苟以此而當六宮, 則王之六寢亦可以稱六官乎?《記》曰:「古者天子后立 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以聽天 下之內治,以明章婦順,故天下內和而家理。天子立 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聽天下 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故外和而國治。」愚謂天 子之六官,天地春夏秋、冬后之六宮,其職掌亦略相 似。凡后、夫人進御,與夫內外命婦之命爵,宮卿、宮女 之進退,及酒漿之事皆屬天;凡師氏保傅教化之道, 與夫蠶桑立市、舂饌之事皆屬地。春掌禮樂,凡器數 祝史之類;夏掌政令,及拜爵,救日月之類;秋掌典刑, 及刑女之類;冬掌工事,若絲枲、宮室、死喪之類。蓋自 有一定而不可易者,此則所謂六宮也。六宮立矣,求 人而治之,于是有內外命婦之官。所謂「內命婦」者,三 夫人之于后,猶三公之于王,坐而論婦禮,故無官職。 九嬪掌六宮之事,秩比于卿。世婦取于國中,以廣繼 嗣,治禮事,秩比于大夫。女御亦取于民間。蓋六宮不 能無役使,因而得進御,故以為名,秩比于元士者也。 然《傳》曰:「『古者天子立后,一娶十二女』。謂后與三夫人 各媵其姪娣二,合之為十二。」今言九嬪而不言三夫 人,自世婦已下皆不言其數者,以天子之例推之,六 官唯有六卿三公,則官不必備。唯其人皆以六卿兼 之,則是后之六宮,當有六嬪,乃其正職,三夫人者亦 不必備。蓋或以嬪婦而攝夫人之位,或以夫人而行 六宮之事。所謂「十二女」者,長者先行,幼者待年,於國 未必一時皆備,而六宮之官,不過以先王嬪婦,久于 《禮》者掌其職,豈必王之所娶?且君子不苟于色,世婦、 女御有婦德者充之,無則缺焉,豈拘拘于二十七、八 十一之數哉?又有外命婦者,蓋宮禁深嚴,知識不能 無壅蔽,內外限隔,凡事亦未易通達。故每宮以卿之 內子二人,大夫之命婦四人,士之妻八人,詔相其禮 事。大夫言「下」,士言「中」,蓋錯舉之也。女府掌每宮文書 器物,女史掌每宮書寫奚以給使令之役,皆擇民間 女之賢能者。夫惟《周禮》設世婦之官,則臣民婦女之 賢者,得以效用于后之左右,而后宮之禮法得以為 式于臣庶之家,所以上下交而為內治之法于天下 也。舊說以為奄卿,夫自古及今,豈有奄而為卿者?若 果然,當如內小臣之例,以「奄」字貫于上士之上,亦當 云「奄卿二人」矣。又引《漢法》,《大長秋》等亦用士者,豈有 士人在上,而府史皆用女乎?此皆悖理之大者。或疑 卿大夫士庶之妻至于王之北「宮,于理得無妨乎?」曰: 后夫人進御,但至王之寢,不至后宮,猶后之不至王 朝,故外命婦等得至后之六宮,無嫌也。

《內宰》

內宰教嬪婦之法,此古今人世昏明偏全,澆淳美惡 之一大界限也。夫天下有一男子,則有一婦人,豈男 子有教,而婦人獨可無教乎?故古者宮中設師傅保 姆之教,民間亦必有女師。是故祭祀賓客,禮也;《關睢》 所稱;琴瑟鐘鼓,樂也;《國風》諸篇,詩也;女史所記,書也。 非學何以能之?唯如是,故古者女子之盛德高識若 敬姜、孟母者,無忝于男子。故凡祭祀、賓客、喪紀,有男 子之事,則有婦人之事,非但獨居驕蹇而已。是以能 上奉神靈之統,下理萬物之宜也。此所謂「內宰之教」, 蓋傳其學于師傅保姆而教之。然亦有齒尊德卲,如 昭帝后之親受書于夏侯勝者矣。秦漢而下,其君既 無修身齊家之學,乃以呂不韋、審食其、武三思領後 庭之事,遂使人疑而不復信。苟得人如內宰者以治 之,豈有是醜哉?以是知《周公之法》,似迂而實切也。

《后夫人禮事》

后,夫人與尸,賓,獻酬后哭,諸侯嬪御弔臨于卿大夫 之喪,此古人之至大禮,非中古以上莫之能行也。《禮》, 國君取夫人之辭曰:「與寡人共有宗廟社稷。」故祭必 夫婦親之。天子以天下為家,建侯樹屏,雖世爵而必 命有德者,故其來朝,以禮神之禮禮之,是以后皆從 王。古者君臣同體,大臣之死,王為之服,故后夫人亦 有弔臨之禮。且古者世道淳篤,人心純一,普天之下 之人,專以行禮為務,而無淫姣衰偽之風。為之尸者, 則足以象神,而人亦以神事之。為之賓者,果才德出 類,而人亦以賢。禮之有喪者,主於哀戚,而人之弔之 者,亦真有哀戚之心,是故可以行獻酬弔臨之禮而 無嫌也。況所謂「尸」者,皆王同姓懿親而卜吉者,苟匪 人,則不足以為尸矣。所謂「賓」者,亦微子、箕子、魯公、太 公之流,苟泛常諸侯,則宗伯攝之矣。所謂「弔臨」者,亦 必王之諸父兄弟及姑姊妹耳。不然,則內外宗命,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