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5 (1700-1725).djvu/9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米麥、豆皆可為餌者也。注:以粉為豆屑,米麥、豆亦皆

可為粉,但粉以豆為明滑,故專以豆言之。餌與餈名 實相近,合蒸曰餌,餅之曰餈。疏云:「糗與粉為一物。」糗 者,擣粉熬大豆。餌言糗,餈言粉,互相足也。鄭康成云: 二物皆粉,稻米黍米合以為餌,餌不餅而餈作餅。今 之餈糕名出於此。凡今俗下餅餌、餈糕,其制多出於 古人,其名已載於經典,觀於籩實可見也。朝事:豆實, 韭菹醓醢,昌本:麇臡菁菹,鹿臡茆葅麋臡。葅,莊魚切。 《說文》:「酢菜也。」今俗設菜柈中漬菜,皆菹之遺法。醓,吐 感切。注謂肉汁,《說文》謂血醢。醢者,《說文》:「肉醬。」臡音泥, 亦醢之異名。注謂有骨曰臡,無骨曰醢。凡作醢及臡 者,先膞乾其肉莝之,雜以粱麴鹽酒,置瓶中,百日即 成。今俗用䱹醬,皆臡醢之遺法。昌本,昌蒲根也。菁葅, 蔓菁菜也。茆葅,鄭司農作茆,杜子春音卯曰:「鳧,葵也。」 康成疑茆不堪葅,從杜說。按《魯頌》「薄采其茆。」《釋文》云: 「即蓴菜也。」麇、鹿、麋三臡,皆莝骨和肉,為百日醬。皆在 朝事之豆,亦取晨朝,易於夙辦。饋食豆實,惟葵葅在 七菹之列,餘皆虀醢、葵葅、蠃醢、脾析、蠯醢、蜃蚳醢、豚 拍、魚醢。葵為百菜之長,故饋食豆實首葵,而他葅莫 配焉。脾析、蜃、豚拍,皆五齏中件目。脾析,牛百葉,俗呼 牛胃為百葉,已見《周禮》注矣。蜃,《說文》「大蛤豚拍」之拍。 先鄭讀為膊,言脅也。三者近於臡醢,而曰齏齏者,以 百葉諸物細切之,和以醢醬,不待瓶中百日而成,故 別為齏之名。齏從韭,宜用菜。若昌本深蒲作齏,固宜。 百葉蜃豚之肉,亦可縷以為齏也。蠃注謂蝓按:《方 言》,「燕趙間以為蜘蛛,《韻書》以為蝸牛」,蜘蛛蝸牛非可 食者,《疏釋》引《爾雅》為證。彼《爾雅》乃訓詁之儒,集經注 以為書。或疑《內則》有「蝸醢」,恐其蝓蝸牛之謂。然《內 則》之蝸,乃力戈切。《集韻》古「螺」字作蝸。《韻釋》云,「蚌屬也。」 非蝸牛之蝸矣。陸佃直謂蝸牛可醢,蓋為《禮注》所誤 爾。蠃即螺字,亦作蝸,《韻書》以為香螺也。蠯注謂小蛤。 《韻書》以為蚌狹而長者。蚳醢之蚳,漢儒相傳為蚍蜉 白子,亦恐不然。蚍蜉未必可食,一也;取白子傷生,二 也。按《天官》有鱉人,掌取互物祭祀,「供蠯蠃蚳,以授醢 人。」則蚳與蠯蠃,皆當是螺蛤同類。既掌以人之官, 可知為水族之產。若以《國語》為證,則《國語》亦但言舍 蚳不取,未嘗指蚍蜉之子可取而食也。唯《夏小正》於 二月言「昆小蟲抵蚳」,其《傳》曰:「蚳螘卵為祭醢。」《夏小正》 本文無幾。其解說處多是漢儒附會,未可盡信。按《月 令》:「方春和時,毋殺孩蟲,胎夭飛鳥,毋麛毋卵。」豈有二 月正,春殈螘穴,以為豆實之奉哉?巷伯成是貝錦注 以貝為餘蚔,貝之黃質白文者,或可為鱉人互物之 證。蚳或從身,《醫書》云:「食之益壽明目」,豈必螘卵而後 謂之蚳哉?人春獻蜃以為醢,故《小正》以二月抵蚳。 此雖流傳已久,而必當改正者。《小正》以蜃為「蒲蘆」,朱 子以為其書不足信。愚於蚳謂「螘卵」,亦不敢以為信。 唯魚醢用魚可兔注者妄言矣。加豆之實,芹葅、兔醢、 深蒲醓醢葅、雁醢、筍葅、魚醢,芹楚葵,水菜類蒿深 蒲,或云。耳。或云蒲始生水中。《奕》《詩》云:「其蔌維何,維 筍及蒲。」知蒲可為蔌,不必曰耳也。菭有苔迨二音。 鄭注云:「水中魚衣,即苔也。」今海鄉之人,乾苔以為葅。 或疑菭字從竹為箈,箭筍竹萌,不思箭萌亦筍爾。既 有筍菹,安用箭萌?籀文竹草相似,其為苔菹何惑焉? 兔醢用兔,雁醢用雁,魚醢用魚,如上文羞豆之實。酏 食糝食,酏音移。鄭司農云:「以酒酏為餅。」《疏》云:「若今起 膠餅。」康成曰:賈氏曰:「粥」,《禮記》有稻酏、「黍酏」,《周禮》亟 稱於酏。《酒正》之五飲,漿人之六飲,皆用酏也。糝食,鄭 司農云:「菜餗蒸。」康成曰:「取牛羊豕之肉三如一,小切 之米二肉一,合煎為餌。」《鼎卦》「公餗之」注云:「糝,食也。」震 為竹,竹萌為筍,餗之為菜,則糝食未嘗不用筍菹之 屬也。糝食、酏食,在七菹之外,豈惟竹萌,惟所用之豆, 實有五齊、七醢、「七葅、三臡、二食。」「五齊」之「齊」注作「齏」,昌 本:「深蒲、脾、析、蜃、豚拍、七醢:醓、魚、兔、雁、蠯、蠃、蚳;七菹:韭、 菁、茆、葵、芹、苔、筍;三臡麇、鹿、麋。」今孔子廟丁祀,葅醢多 不如法,不考《周禮》故爾。邵氏錄云:「劉夢得欲用『糕』字 作九日詩,以經典無據,不敢用。」宋子京按《周禮》粉餈 之注作《九日詩》云:「劉郎不敢題糕字,虛負詩中一世」 豪,俎豆之事不得以「未嘗聞」為解。《周禮》無所不該,今 儒往往拘牽舊註,故因籩實豆實詳及其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