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5 (1700-1725).djvu/6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陸嘉淑曰。青陽人。字振菴。隆慶辛未進士。

崇禎乙亥刊行。王錫袞序之。

徐即登「《周禮說》十四卷。」

即登《自序》。按:《序》已另載,不重錄。

郝敬「《周禮完解》十二卷。」

馬應龍「《考定古本周禮》六卷。」未見

應龍,字伯先,安丘人。萬曆壬辰進士,官禮部主事。

周京《周禮句解》。未見

沂州人。萬曆癸丑進士。

陳林《周禮文物大全圖》。未見

郭良翰「《周禮古本訂注》六卷。」

良翰《自序》。按:《序》已另載,不重錄。

陸元輔曰。萬曆間莆中郭良翰道憲輯其《發凡》云:「《周禮》自漢唐注疏至今無慮數十家。顧五官補本,椒丘何氏最後而紛割為尤甚。只為缺少冬官。不知冬官可以不補,五官必不可淆。五官自存,冬官可缺。何必強臆以亂成經乎。」

孫攀「《古周禮釋評》六卷。」

梅鼎祚曰:「孫先生攀士龍獲《周禮》古本,成《釋評大較》,釋以訓經,惟善則擇,評以證,故有疑則闕。要以整齊異同,攷見得失,成一家之言,其用心良苦。」 先生少遊鄉校,聲著甚于載籍,靡所不博,然竟窮戹以老。屆申公被徵之年,卿大夫未有論薦者,可歎也。

攀《自序》。按:《序》已另載,不重錄。

應廷育《周禮輯說》未見

袁表《周禮直解》未見

王志長「《周禮注疏刪翼》三十卷。」

志長字平仲,崑山人。其書刪節《注》《疏》之繁,而附以後儒之論,以備《聖經》羽翼。

葉培恕《序》。按:《序》已另載,不重錄。

志長《自序》。亦另載。

孫元化「《周禮類編》四卷。」未見

陸元輔曰。巡撫都御史嘉定孫元化初陽撰。分類使人易覽。周家三百禮儀粲然在目。今抄本存余家。

張睿卿《周禮約注》二卷。未見

陳仁錫「《周禮句解》六卷。」

仁錫《自序》。按:《序》已另載,不重錄。

張采「《周禮合解》十八卷。」

采《自序》。按:《序》已另載,不重錄。

孫承澤「《周禮舉要》二卷。」

郎兆玉《注釋古周禮》六卷。

兆玉自序曰:「《周禮》者,猶唐之有《貞觀顯慶禮》也。未見諸事行,而豫擬為他日之用。雖一時經制,實萬祀典型,故其書直可補五經為六也。不善用者蹶天下事,夫又烏足為周公病哉?」 今日者學尚浮夸,設皋比握鉛槧者,一切典禮,率等于疣贅,莫之推考。余腐心久之,乃廣稽往牒,博摭群說,命兒子糾譌釐舛,以校殺青,而《周官》威儀,翼之星日,庶乎黷亂,陰謀之謗,無從置喙矣。

沈羽「《明周禮彙編》六卷。」

錢𠷓《周禮說》一卷。 《周禮答疑》三卷。

𠷓《自序》按:《序》已另載,不重錄。

吳任臣《周禮大》。六卷。未見

吳治《周禮彙斷》五卷。

治《自序》曰:「班固《藝文志》《周官》六篇,則河間獻王所上五官,而附以《考工記》也。」 可知五官為全經,非有闕也。或曰:《冬官》有闕,此周公未成之書也。余為之俯仰虞、周,歷稽行事,知司空有官而無職,自昔已然。溯大禹相舜,猶繫司空。召康公以太保而營洛矣;仲山甫以冢宰而城齊矣;召穆公平淮,亦命營謝矣;皇國父以太宰為平公築臺,而司城子罕以行扑矣。凡春秋築城作邑,無慮數千,在能者為之,未有專屬於司空者也。則《周禮》六官,先王設五職以存體,而虛其一職以待用耳。且命官而謂之冬,冬藏也。董仲舒亦云:「陰常居大冬,積於空虛不用之地,而時出以佐陽,故謂之司空。」 曰「空」 與冬,聖人之意見矣。冬官闕而不補,何況晚宋余廷椿作《復古編》,謂「《冬官》錯簡五官之內,於是取其近似者,補入《冬官》,又五官內剔其不類者,各從其類。」 夫《周官》職列其精神脈絡,環流於三百六十之屬,而無所不通。自俞氏之求類也,而五官大亂,以古本校之,大非周公之舊矣。其後王次點、丘葵、吳澄,最後何喬新相繼而損益之,以補俞氏之未備。此五家者,人各持所見,各異其指,於是有臨川之書,有永嘉之書、清源之書、崇仁之書、椒丘之書。嗚呼!世遠文湮,即有懸疑,闕焉可耳。形名不相中者,作私論以駁辨之可耳。顧乃視為草槁,人肆其筆,舞智而紛裂之,何哉?《孟子》曰:「惟助為有公田。」 雖周亦助也。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