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5 (1700-1725).djvu/5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繼而增損之,以補俞氏之未備。此五家者,人各持其所見,於是有臨川之書,有《永嘉之書》《清源》之書、《崇仁》之書、《椒丘》之書。此如無主之田,而五人為之耦也,其不墾而傷也者希矣。

《江西通志》:「庭椿字壽翁,臨川人。乾道八年進士,仕至古田令。」

徐氏曰:俞氏《復古》一編,儒者稱其超越於漢儒之見,而有功於《周禮》,信然。

《周禮》闕《冬官》,漢儒以《考工記》補之,蓋惜其書之未完,而為是綴緝之計。雖不免續貂之誚,而於聖人之全經猶為無害。至宋俞庭椿乃以《工官》散見於五官之內而未嘗闕,遂掇取五官之屬而用以補《冬官》之闕。夫《周禮》一書,聖人用意深遠精密,其設一官,分一職,即如府史胥徒之賤,酒醴鹽醬之微,好用匪頒之末,分布聯屬,靡不各有意義,而於其中任意割裂,以相補塞,則此足而彼虧者,惟《冬官》之闕,而今則五官俱闕也。昔之《周禮》雖闕而猶全,今則雖補而實亡也,其為聖經害也大矣。

按:俞氏《復古編》以《天官》之屬獸人、䱷人、鱉人、獸醫、司裘、染人、追師、屨人、掌皮、典絲、典枲改入《冬官》;以《地官》之屬鼓人、舞師改入《春官》;封人、載師、閭師、縣師、均人、遂人、遂師、遂大夫、土均、丱人、稻人、土訓、山虞、林衡、川衡、澤虞、丱人、角人、羽人、掌葛、掌染艸、囿人、場人改入《冬官》;以春官之屬天府、世婦、內宗、外宗、大史、小史、內史、外史、御史改入《天官》,典瑞、典同、巾車、司常、冢人、墓大夫改入《冬官》,以《夏官》之屬《弁師》、司弓矢、槁人、職方氏、土方氏、形方氏、山師、川師、邍師改入《冬官》,以《秋官》之屬大行人、小行人、司儀、行夫、掌客、掌訝、掌交、環人改入《春官》。

許奕《周禮講義》六卷。

薛衡《周禮序官考》:未見

王與之曰:「金華薛衡。字平仲。有《周禮序官考》。」

李叔寶《周禮精意》。未見

王與之曰:「莆陽李叔寶。字景齊。有《周禮精意》。刊行。」

戴仔《周禮傳》。

俞《周禮釋》:

高崇「《周官解》十二卷。」

《魏了翁狀》曰:「崇,字西叔,世家卭之蒲江,以進士出身知𥟖州,兼管內安撫」 ,有《周官解》十二卷。

史守道《周禮略》十卷。

劉汝談《周禮注》。

樂思忠《周禮攷疑》。《讀書附志》七卷。未見

趙希弁曰:「《周禮攷疑》七卷。祝融居士樂思忠仲恕所著也。」 永嘉戴溪肖望、豐城劉德秀仲洪為之序。

喬行簡《周禮總說》

《宋史》:「喬行簡字壽朋,婺州東陽人。學于呂祖謙之門,登紹熙四年進士。嘉熙三年拜平章軍國重事,封蕭國公,進封曾國公。卒贈太師,諡文惠。著有《周禮總說》。」

余復《禮經類說》。

陸氏曰:復,寧德人。光宗初策士,大廷擢第一,後入史館,兼「《實錄》檢討。」

葉秀發《周禮說》。

《姓譜》:「秀發字茂叔,金華人。師事呂祖謙,知高郵軍。」

徐筠《周禮微言》:《宋志》「十卷。」未見

《續中興館閣書目》:徐筠學《周官》,于陳傅良記所口授,成書十卷。自謂聞於傅良曰:「『《周禮》綱領有三,養君德,正紀綱,均國勢』。鄭氏注誤有三;《王制》,漢儒之書,今以釋《周禮》;《司馬法》,兵制也,今以證《田制》;《漢官制》皆襲秦,今引《漢官》以比《周官》。其誤三也。」

《江西通志》:「徐筠字國堅,清江人得之子。蚤歲擢第,初主攸縣簿,後知全州。」

曹叔遠《周官講義》。

《宋史》:「曹叔遠字器遠,溫州瑞安人。少學于陳傅良,登紹熙元年進士第,歷禮部侍郎。終徽猷閣待制。諡文肅。」

林椅《周禮綱目》。《宋志》「八卷。」

《周禮摭說》:《宋志》一卷。

陳振孫曰:「《林氏綱目》八卷。《摭說》一卷。」 紹興府教授括蒼林椅奇卿撰。嘉定初上之朝。

王與之曰:「林氏《周禮綱目》,于開禧間曾進。」

《括蒼彙記》:「林椅字奇卿,麗水人。紹熙庚戌進士。以《周禮》為周公經世之書,凡民極所由立,日用之常,誠偽之變,莫不區別,纖悉畢備,乃隨類條列之,名曰《周禮綱目》。翰林學士樓鑰、禮部尚書倪思表進,除工部架閣。」

陳兢《周禮解》。

陸元輔曰。漳州陳兢戒叔。紹熙進士。撰《周禮解》。

陳汪《周官小集》。

丘葵曰:「汪字蘊之。永嘉人。」

孫之宏《周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