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5 (1700-1725).djvu/13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二百五十二卷目錄

 周禮部雜錄二

經籍典第二百五十二卷

周禮部雜錄二

《圖書編》,自漢惠除「挾書」之律,孝武建藏書之策。齊魯 諸儒,執經競進。傳《儀禮》者,始于高堂生;傳《大戴禮》者, 始于瑕丘蕭奮。《周禮》之書未出也,河間獻王得諸李 氏,而因以上諸祕府。維時學官博士,顓門持業,非其 師說不稱而謷然求所以相勝。一有異聞,隨聲群詆。 漢武帝以為瀆亂不經之書,蓋諸儒之說誣之也。自 劉歆好之,賈、鄭父子習而宗之,其說遂稍傳於世。至 王仲淹氏曰:「《周禮》其敵于天命乎?」朱仲晦氏曰:「《周官》 布濩周密,乃姬公運用天理之書。」蓋至於是而其論 始定矣。然六官之中惟《冬官》缺焉。河間獻王補之以 《考工記》取工匠器械之事,與治教政刑躋而並列,遂 使其書不信於天下,故世儒譏之曰:「累《周禮》者,劉德 也。」非此之謂耶?乃潛心是經者,又網羅遺失,探討尋 繹,各以意見而為之說。宋葉時之《補亡》,元吳澄之《考 註》,其最著者也。時之言曰:「秋官有典瑞,夏官有量人, 天官有染人,地官有鼓人」,以至巾車、司裘、司弓矢之 職,秩然具在。蓋謂冬官實未嘗亡,而散見于五官之 中也。澄之為書,麗內史、司士于《天官》,麗《大司樂》、諸子 于《地官》,麗《封人》、牧人于《春官》,麗《銜枚》、司隸于《夏官》,麗 《司虣》、司稽于《秋官》,而縣師、廛人等職則以為「冬官之 屬。」蓋謂「五官互見,而冬官亦未嘗缺也。」主葉氏之說 則冬官獨專而「五官」反淆;主吳氏之說,則詮次失倫 而意義乖析。矧俞廷椿之《復古編》、王次點之《訂義》、丘 吉甫之全書,紛紜錯綜,莫知所適。與之論議,其不為 聚訟者幾希矣。此愚之所未解也。夫《詩》《書》六藝之教, 必折衷于孔氏矣。孔氏之《春秋》也,終于獲麟,距隱、桓 之世未甚遠也。甲戌、己丑夏,五紀子伯之訛,皆因之 而不改,故其言曰:「多聞闕疑。」又曰:「蓋有不知而作者, 我無是也。」六經自秦火以後,《書》亡四十三篇,《二雅》各 亡其六篇,于聖人之經則何嘗有所損哉?孟子之言 班爵祿,曰「其詳不可得而聞也。」班固之論《禮經》,以為 自孔子時而不具也。諸儒生于數千載之下,乃欲掇 已去之籍,輯煨燼之餘,而以己意為之附會,是其智 有加于孔、孟。然則聖人之經,終不可明乎?蓋聖人之 經,聖人之心為之也。嘗觀《周禮》一書,纖悉具備,自天 官太宰以逮于薙氏、柞氏,自「八典八則」以逮于草木 昆虫,品式條貫,布濩流衍,而淵然盎然者,實充塞于 其間。膳饈至瑣也,何與于天官?鉅細一也?內政至密 也,何與于太宰?宮府一也?馮相、保章,司天也,何與于 春官?天人一也?遂師司田野也,何與于夏官?兵農一 也;山澤倉庾,民所需也,何與于司徒?富與教一也。當 姬公制作之日,竭心思以通于三王,其精神貫徹而 無所壅閼,其統紀相維而無所隔閡,即五官之篇皆 冠之曰:「體國經野、設官分職,以為民極。」極之為言中 也,《洪範》所謂「建其有極」者也。建極之義宜專屬于教 典,而奚各冠于五官?嗟乎,此其義難言矣。沉思於度 數之外,而冥會於義象之表,則《冬官》雖缺無害也。固 不必強為之解,亦不必更置而互易之也。必欲櫛字 比句,以今人之法而配諸古人,則其鉅者已析之而 使二,而矧其瑣瑣者也。竊恐浸尋不已,全書遂亂,是 昔之《周禮》亡其一,而今之《周禮》亡其全。聖經之不明, 吾不知其所終矣。自是書之出,習而用之者何限?劉 歆著《錄略》,而「六幹」、五均託名于泉府;王介甫訓釋萬 餘言,而青苗、市易藉口于國賦;蘇綽用其五六而不 足以治周,蘇威用其八九而不足以治隋。彼周與隋, 循跡用之,猶曰無益于治爾。劉歆、王安石窮年矻矻, 敝其精神于訓詁,而卒以其術禍天下。窮經不明之 害,一至此極。乃世之逞其說者,猶紛紛而未已也,可 怪也!夫今之言學術者,必曰黜百家,尊孔氏。然莊周 斲輪之喻,至今學者稱焉。顧沿襲口耳,醊聖人之糟 粕,而又以己意亂之,上之背闕疑之訓,下之蹈斲輪 之譏,其惑也亦甚矣。藉謂愚之言均之臆決,然猶就 古人之成書而論之也。蓋太史公論《帝德》《帝系》《二紀》 曰:「總之不離古文者近是。而申公之授《詩》也,疑者則 闕而弗傳。是孔氏信而好古之教也。」周禮總論 按圖書編多集前

人之論,而又不著其姓名,故皆附之《雜錄》。

《周禮》一也。古今論者不一,是之者固未必天下之真 是,而非之者抑豈天下之真非乎?稽諸孔孟之言,其 是非可辯矣。何也?彼謂是書非周公制作也,竊恐法 制周密詳盡,三代而下未有如此之盡美者。孔子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