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5 (1700-1725).djvu/11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人之治耳。昔盧植言:《周禮》《春秋》相表裡,蓋《周禮》為尊 王作,而《春秋》亦為尊王作也。故《周官》記三百六十,屬 之分職,而冠之以「惟王」之一辭;《春秋》載二百四十年 之行事,而首之以書王之特筆,茲非二書之相為表 裡乎?然則詆以為非聖人之書者,謬矣。

《前題》
高叔嗣

昔孔子之時,周德方衰,而對魯公以「文武之政,布在 《方策》,人存政舉」之說。及周益衰,孟軻氏始言諸侯去 先王之籍,不得聞其詳。彼所稱「方策」與籍,豈謂《周禮》 耶?孔子尚思興東周,孟子則直勸齊梁以王。當是時, 不但其籍亡,雖有之,固不可為耶?至荀卿之徒,李斯 佐秦,遂取經籍,一切焚棄之,後世以為辠。然使始皇 并天下為周,武王,李斯有周公之聖,其時欲行《周禮》, 能乎?周之興也,深仁厚澤,垂十餘世。聖后繼作,禮樂 法度,莫不講明,國以為教,家以為學,漸被陶融,非一 日也。故周立為天子,頒其政式,放於四海,靡然信從, 事若畫一,不俟強勉,其來遠矣。秦則不然,以戰鬥為 功,以干戈為業,法令已成,習俗已定。方其烹滅諸侯 而六合為一也,雖有《周禮》,將安施之?而況後秦者乎? 何也?先王之法,至周始備,至秦始滅去,此其會也。後 世直用秦為古耳,秦不復行《周禮》,明後世之不可行 必矣。然則是書可盡廢耶?何為其然也?三禮莫古於 《周禮》,蓋周公所親定者。《說文》云:「禮之字從豆,從曲從 示。」示,古神祇字。蓋先王於籩豆神祇之間曲盡其意, 於是乎錄其升降,等其隆殺,故謂之禮,此其跡也。先 王之意有不在是者。《周易》觀之《彖》曰:「盥而不薦,有孚 顒若。」先王以其誠敬之心事神,故下觀而化。故《傳》曰: 「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今夫官名之設,內外 之辨,崇卑之度,多寡之數,成周致治之具也,而所以 致治,豈盡於是耶?故善為治者,師其意而已。若《周禮》 者,存之以考可也。

周禮部藝文二

《周官詩》二首
晉·傅咸

惟王建國,設官分職。進賢興功,取諸《易》直。除其不蠲, 無敢反側。以德詔爵,允臻其極。

辨其可任,以告于正。「掌其戒禁,治其政令,各修乃職, 以聽王命。」

《補周禮九夏歌九篇》
唐·皮日休

王夏

《王夏之歌》者,王出入之所奏也。

「爣爣皎日,欻麗于天。厥明御舒」,如王出焉。

爣爣皎日,欻入于地。厥晦惟貞,如王入焉。

「出有龍旂,入有珩珮。」勿馳勿驅,惟慎惟戒。

出有嘉謀,入有內則。繄彼臣庶,欽王之式。

右《王夏》四章,章四句。

肆夏

《肆夏之歌》者,尸出入之所奏也。

愔愔清廟,儀儀象服。我尸出矣,仰集作迎《神之穀》 杳杳陰竹,坎坎路鼓。我尸入矣,得神之祜。

右《肆夏》二章,章四句。

昭夏

《昭夏之歌》者,牲出入之所奏也。

「有鬱其鬯,有儼其彝。」九變未作,全乘來之。

既醑既酢,爰爰舞象物既降,全乘之去。

右《昭夏》二章,章四句。

納夏

《納夏之歌》者,四方賓客來之所奏也。

《麟》之儀儀,不縶不維。樂德而至,如賓之嬉。

「鳳之愉愉,不篝不笯。」樂德而至,如賓之娛。

「有筐及筥」,我有牢米。集作醑自筐及篚,我有貨幣。 「我牢不愆,我貨不匱。」「碩碩其才,有樂而止。」

右《納夏》四章,章四句。

章夏

《章夏之歌》者,臣有功之所奏也。

王有虎臣,錫之鈇鉞。征彼不憓,一撲而滅。

王有虎臣,錫之珪瓚。征彼不享,一烘而泮。

王有掌訝,偵爾疆理。王有掌客,饋爾饔餼。

何以樂之,金石九奏。何以錫之,龍旂九旒。

右《章夏》四章,章四句。

齊夏

《齊夏之歌》者,夫人祭之所奏也。

衡笄翬翬褕翟,自內而祭,維君之則。

右《齊夏》一章,章四句。

族夏

《族夏》之歌者,族人酌之所奏也。

洪源誰孕。疏為江河。大塊孰埏。播為山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