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4 (1700-1725).djvu/10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陳天子、諸侯、卿、大夫、士之射,釐為《鄉射義》《大射義》二 篇,《士相見義》《公食大夫義》則用清江劉原父所補。惟 《覲義》闕,則取《大戴記》《朝事》一篇以補之,《正經》居首,《逸 經》次之,《傳》終焉。皆別為卷,而不相紊。凡周公之典未 墜于地者,蓋略包舉而無遺矣。

儀禮部紀事

《左傳》成公十三年「三月,公及諸侯朝王,遂從劉康公。 成肅公會晉侯伐秦。成子受脤于社,不敬。劉子曰:『吾 聞之,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謂命也。是以有動作禮 義威儀之則,以定命也。能者養之以福,不能者敗以 取禍。是故君子勤禮,小人盡力。勤禮莫如致敬,盡力 莫如敦篤。敬在養神,篤在守業。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祀有執膰,戎有受脤,神之大節也。今成子惰,棄其命 矣,其不反乎』?」

襄公三十一年十二月,衛侯在楚北宮,文子見令尹 圍之威儀,言於衛侯曰:「令尹似君矣,將有他志,雖獲 其志,不能終也。《詩》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終之實難, 令尹其將不免」公曰:「子何以知之?」對曰:「《詩》云:『敬慎威 儀,惟民之則』。令尹無威儀,民無則焉,民所不則,以在 民上,不可以終。」公曰:「善哉!何謂威儀?」對曰:「有威而可 畏謂之威,有儀而可象謂之儀。君有君之威儀,其臣 畏而愛之。則而象之,故能有其國家,令聞長世。臣有 臣之威儀,其下畏而愛之,故能守其官職,保族宜家。 順是以下皆如是,是以上下能相固也。《衛詩》曰:『威儀 棣棣,不可選也』。言君臣上下、父子兄弟、內外大小,皆 有威儀也。」《周書》數文王之德曰:「大國」畏其力,小國懷 其德。言畏而愛之也。《詩》云:「不識不知,順帝之則。」言則 而象之也。故君子在位,施舍可愛,進退可度,周旋可 則,容止可觀,作事可法,德行可象,聲氣可樂,動作有 文,言語有章,以臨其下,謂之有威儀也。

昭公二年夏四月叔弓聘于晉報宣子也。晉侯使郊 勞辭曰:「寡君使弓來繼舊好固曰:『女無敢為賓徹命 於執事敝邑弘矣』。」敢辱郊使請辭致館辭曰:「寡君命 下臣來繼舊好好合使成臣之祿也。」敢辱大館叔向 曰:「子叔子知禮哉!吾聞之曰:忠信禮之器也。卑讓禮 之宗也。辭不忘國忠信也。先國後己卑讓也。《詩》曰:『敬 慎威儀,以近有德』。」夫子近德矣。

昭公五年,公如晉,自郊勞至于贈賄,無失禮。齊侯謂 女叔齊曰:「魯侯不亦善於禮乎?」對曰:「魯侯焉知禮?」公 曰:「何為自郊勞至于贈賄,禮無違者,何故不知禮?」對 曰:「是儀也,不可謂禮。禮所以守其國,行其政令,無失 其民者也。今政令在家,不能取也;有子家羈,弗能用 也。奸大國之盟,陵虐小國,利人之難,不知其私,公室 四分,民食於他,思莫在公。不圖其終,為國君,難將及, 不恤其所,禮之本末,將於此乎在,而屑屑焉習儀以 亟。言善於禮,不亦遠乎?」君子謂叔侯於是乎知禮。 昭公九年,晉荀盈卒,未葬,晉侯飲酒樂膳,宰屠蒯趨 入請佐,公使尊許之,遂酌以飲。工曰:「女為君耳,將司 聰也。君之卿佐,是謂股肱。股肱或虧,何痛如之!女弗 聞而樂,是不聰也。」又《飲外嬖》嬖叔曰:「女為君目,將司 明也。服以旌禮,禮以行事,物有其容。今君之容非其 物也,而女不見,是不明也。」衣服精麄,所以旌表吉 凶之禮;禮節輕重,所以推行政令之事。物,類也,奉承 其事,各從其類,如弁冕為吉,衰麻為凶之類。容,貌也, 服從其物,各動其容,如弁冕執敬,衰麻執哀之類。有 卿佐之喪而作樂歡會,故曰「非其物。」

昭公二十五年夏會于黃父謀王室也。子太叔見趙 簡子簡子問揖讓周旋之禮焉對曰:「是儀也。非禮也。」 簡子曰:「敢問何謂禮對曰:『吉也。聞諸先大夫子產曰: 『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 實則之』』。」

《漢書夏侯勝傳》:「勝少孤,好學,從始昌受《尚書》及《洪範 五行傳》,說災異。後事簡卿,又從歐陽氏問,為學精熟, 所問非一師也。善說禮服。」師古曰:「禮之喪服也。」 《蕭望之傳》:「望之字長倩,東海蘭陵人也,徙杜陵。家世 以田為業。至望之好學,治《齊詩》。事同縣后倉且十年, 以令詣太常受業,復事同學博士白奇,又從夏侯勝 問《論語》《禮服》,京師諸儒稱述焉。」

《後漢書鄭元傳》:「元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元所注有 《儀禮》。」

《晉書劉寔傳》:「寔弟智。智字子房,貞素有兄風。少貧窶 每負薪自給,讀誦不輟,竟以儒行稱。歷祕書監,著《喪 服釋疑論》,多所辨明。」

《袁準傳》:「準字孝尼,以儒學知名,注《喪服經》。官至給事 中。」

《南齊書王逡之傳》:初,王儉撰《古今喪服集記》,逡之難 儉十一條,更撰《世行》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