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9 (1700-1725).djvu/7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一百六十卷目錄

 詩經部紀事一

經籍典第一百六十卷

詩經部紀事一

《穆天子傳》:「天子西游,乃宿于祭。壬辰,祭公飲天子酒, 乃歌昊天之詩。天子命歌《南山有臺》,乃紹宴樂。」註:「《詩 頌》有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疑祭公以 此規諫也。《詩·小雅》有《南山有臺》,「樂只君子,邦家之基」, 以答祭公之言。紹,繼也。

《左傳》:文公二年,晉人以公不朝來討。公如晉。夏四月, 晉人使陽處父盟公以恥之。三年冬,晉人懼其無禮 於公也,請改盟。公如晉,及晉侯盟。晉侯饗公,賦《菁菁 者莪》。莊叔以公降,拜曰:「小國受命於大國,敢不慎儀。 君貺之以大禮,何樂如之?抑小國之樂,大國之惠也。」 晉侯降,辭,登,成拜。公賦《嘉樂》。

文公四年,衛甯武子來聘,公與之宴,為賦《湛露》及《彤 弓》,不辭,又不答賦,使行人私焉。對曰:「臣以為肄業及 之也。昔諸侯朝正於王,王宴樂之,於是乎!賦《湛露》,則 天子當陽,諸侯用命也。諸侯敵王所愾而獻其功,王 於是乎賜之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以覺報宴。今 陪臣來繼舊好,君辱貺之,其敢干大禮,以自取戾?」 文公十三年冬,公如晉朝,且尋盟。衛侯會公于沓,請 平于晉。公還。鄭伯會公于棐,亦請平于晉。公皆成之。 鄭伯與公宴于棐,子家賦《鴻雁》。季文子曰:「寡君未免 於此。」文子賦《四月》,子家賦《載馳》之四章,文子賦《采薇》 之四章。鄭伯拜,公答拜。

成公九年夏,季文子如宋致女,復命公享之。賦《韓奕》 之五章,穆姜出于房,再拜曰:「大夫勤辱,不忘先君以 及嗣君,施及未亡人。先君猶有望也。敢拜大夫之重 勤。」又賦《綠衣》之卒章而入。

襄公四年,穆叔如晉,報知武子之聘也。晉侯享之。金 奏《肆夏》之三,不拜。工歌《文王》之三,又不拜。歌《鹿鳴》之 三,三拜。韓獻子使行人子員問之,曰:「子以君命,辱於 敝邑。先君之禮,藉之以樂,以辱吾子。吾子舍其大而 重拜其細,敢問何禮也?」對曰:「三《夏》,天子所以享元侯 也,使臣弗敢與聞。文王兩君相見之樂也,臣不敢及。」 《鹿鳴》,君所以嘉寡君也,敢不拜嘉?《四牡》,君所以勞使 臣也,敢不重拜?《皇皇者華》,君教使臣曰:「『必諮於周』。臣 聞之,訪問於善為咨,咨親為詢,咨禮為度,咨事為諏, 咨難為謀。臣獲五善,敢不重拜?」

襄公八年,晉范宣子來聘,且拜公之辱,告將用師于 鄭。公享之,宣子賦《摽有梅》。季武子曰:「誰敢哉?今譬於 草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歡以承命,何時之有?」武 子賦《角弓》。賓將出,武子賦《彤弓》。宣子曰:「城濮之役,我 先君文公獻功于衡雍,受彤弓于襄王,以為子孫藏 丐也。先君守官之嗣也,敢不承命。」君子以為知禮。 襄公十四年夏,諸侯之大夫從晉伐秦,以報櫟之役 也。晉侯待于竟,使六卿帥諸侯之師以進,及涇,不濟。 叔向見叔孫穆子,穆子賦《匏有苦葉》,叔向退而具舟, 魯人、莒人先濟。

衛獻公戒孫文子、甯惠子食,皆服而朝。日旰不召,而 射鴻於囿,二子從之,不釋皮冠而與之言。二子怒。孫 文子如戚。孫蒯入,使公飲之酒,使大師歌《巧言》之卒 章,大師辭,師曹請為之。初,公有嬖妾,使師曹誨之琴, 師曹鞭之。公怒,鞭師曹三百。故師曹欲歌之以怒孫 子,以報公。公使歌之,遂誦之。

襄公十六年,晉侯與諸侯宴于溫,使諸大夫舞,曰:「歌 詩必類」,齊高厚之詩不類。荀偃怒,且曰:「諸侯有異志 矣。」使諸大夫盟高厚,高厚逃歸。於是叔孫豹、晉荀偃、 宋向戍、衛甯殖、鄭公孫蠆、小邾之大夫盟曰:「同討不 庭。」冬,穆叔如晉聘,且言齊故。晉人曰:「以寡君之未禘 祀,與民之未息,不然,不敢忘。」穆叔曰:「以齊人之朝夕」 釋憾於敝邑之地,是以大請。敝邑之急,朝不及夕,引 領西望,曰:「庶幾乎比執事之間,恐無及也。」見中行獻 子,賦《祈父》。獻子曰:「偃知罪矣,敢不從執事,以同恤社 稷,而使魯及此?」見范宣子賦《鴻雁》之卒章。宣子曰: 「在此,敢使魯無鳩乎?」

襄公十九年,季武子如晉拜師,晉侯享之。范宣子為 政,賦《黍苗》。季武子興,再拜稽首曰:「小國之仰大國也, 如百穀之仰膏雨焉。若常膏之,其天下輯睦,豈惟敝 邑?賦《六月》。」

齊及晉平,盟于大隧。故穆叔會范宣子于柯。穆叔見 叔向,賦《載馳》之四章。叔向曰:「肸!敢不承命?」

襄公二十年冬季武子如宋報向戍之聘也。褚師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