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7 (1700-1725).djvu/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王安石子雱《新經尚書義》。《通考》十三卷。

安石《序》。按:《序》已另載,不重錄。

《長編紀事本末》:熙寧八年六月,「同修經義呂升卿言:《尚書》有王雱所進義,乞更不刪改。」 從之。時升卿輒刪改詩義,安石、雱皆不悅,故有是言。

曾肇《尚書講義》。《宋志》「八卷。」

楊時曰:肇字子開,南豐縣人。舉進士,歷龍圖閣學士。諡《文昭》。

于世《封書傳》。

《金華府志》:「浦江人,舉進士,撰《書》《易》《詩傳》共四十卷。」

張庭堅《書義》。

《姓譜》:「庭堅,廣安人。元祐進士,官右正言,贈直徽猷閣,諡忠愍。」

楊時《書義辨疑》。《通考》一卷,《尚書講義》一卷

時《自序》。按:《序》已另載,不重錄。

葉夢得《書傳》。《宋志》「十卷。」未見

《夢得自序》按:《序》已另載,不重錄。

黃預《書解》。

王圻曰:「字幾先,龍溪人。為監察御史,以直忤蔡京,貶卒。」

曾旼等《尚書講義》。《宋志》「三十卷。」

朱子曰:「曾彥和說《書》精博,其解《禹貢》,林少穎、吳才老甚取之。」

王應麟曰:曾旼,字彥和,為《書解》,朱文公、呂成公皆取之。《館閣書目》《書講義》博士曾肢等解,蓋誤以「旼」 為「肢。」

卞大亨《尚書類數》:《宋志》「二十卷。」

《寧波府志》:「卞大亨字嘉甫,靖康中官懷寧簿,隱居象山,自號松隱居士。」

胡伸《尚書解義》。

《姓譜》:「伸字彥時,婺源人。崇寧中,累遷國子司業。」

雷度《書口義》:

《姓譜》:「雷度,字世則,臨川人。」

王居正《尚書辨學》十三卷。未見

呂祖謙作行狀曰:「居正,字剛中,上世故蜀人,徙江都。紹興元年,歷中書舍人,兼史館修撰。公之學根極六藝,深醇宏肆,以崇是闢非為己任。自其少年,已不為王安石《新義》所傾動,慨然欲黜其不臧,以覺世迷,為《毛詩辨學》二十卷、《尚書辨學》十三卷、《周禮辨學》五卷,上之。」

程瑀《尚書說》。

《宋史》:「瑀字伯宇,浮梁人。欽宗即位,累進兵部尚書。」

上官愔《尚書小傳》。

《閩書》:「愔字仲雍,邵武人。政和二年進士。建炎中,累除吏部員外郎,出知南劍州。」

《揚州府志》:「愔儀真人。」

張綱《尚書講義》。《宋志》「二十卷。」

洪葴作《行狀》曰:「綱字彥正,金壇人。于《五經》尤精于《書》。每因講解,著為《義說》,皆探微索隱,倫類通貫,其言無一不與聖人契。自是後學潛心此經者,爭傳誦之。諸家之說,雖充棟汗牛,束之高閣矣。」

林之奇《尚書集解》。《宋志》五十八卷。

之奇《自序》:按:《序》已另載,不重錄。

孫畊《後序》。亦另載。王圻曰:「林之奇,候官人。累官中正丞,辭祿家居,呂祖謙嘗師之。」

吳棫《書裨傳》。《宋志》「十二卷,《授經圖》十三卷。」未見

《王明清》曰:「吳棫字才老,舒州人。」

朱子曰:「吳才老《書解》,徽州刻之。才老于考究上極有工夫,只是義理上看得不仔細。」

又曰:才老說「梓材是《洛誥》中書」 ,甚好。

又曰:「吳才老說引征《康誥》《梓材》等篇,辨證極好。但已看破《小序》之失,而不敢勇決,復為《序》文所牽,殊覺費力耳。」

朱弁《書解》十卷。

《宋史》:「朱弁字少章,婺源人。」

陳鵬飛《書解》。《宋志》「三十卷。」

《中興藝文志》:「紹興時太學始建,陳鵬飛為博士,發明理學,為《陳博士書解》。」

《浙江通志》:「鵬飛兩舉於鄉,俱第一,紹興進士,歷禮部郎。」

趙敦臨《尚書解》。

《姓譜》:「敦臨字芘民,鄞人。紹興初進士,官湖州教授。」

徐椿年《尚書本義》。

《江西通志》:「徐椿年字壽卿,永豐人。登紹興十二年進士,主宜黃簿,從張九成學。」

史浩《尚書講義》。《宋志》「二十二卷。」未見

《中興書目》:「淳熙十六年正月,太傅史浩進《尚書講義》二十二卷,藏祕府。」

朱子曰:「史丞相說《書》亦有好處。如《命公後》,眾說皆云命伯禽為周公之後。史云成王既歸,命周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