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7 (1700-1725).djvu/8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之論,其誤指秦時所決之渠以為禹跡也明矣。揚雄 生於蜀而作《蜀記》,上記蠶叢、魚鳧,以為秦之前未通 中國,故李白謂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邇來四萬 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而不知《禹貢》「梁山之域。」如岷 嶓沱潛蔡之類「皆蜀地之山川。」則雄之言「前此未通中國」,非 也。禹貢已開蜀道及秦人用金牛復開班固述河源之經疏遠,窮蔥嶺、 蒲類海,以為潛行地中而出為中國河,而不知《禹貢》 止曰「導河至積石。」唐人劉元鼎使吐蕃,乃得其源在 國中深境,而固之言亦非也。吁!《禹貢》一書,不過數千 言耳。古今言地理之牴牾,莫不於此取質焉,則後之 言地理者,其可舍之而不為依據乎?《禹貢》一書所以 不可及者何耶?得道之言與才智之言異。《禹貢》之言 其深於道乎?《書》出於道,非後世地理家比也。故州不 係於方域,而係之山川,至後世則有「四至、八到」之說 矣。山川小者,係其州,大者條而出之,至後世則一山 跨數州,一水而見數郡矣。冀州不言四方所距,至後 世則京兆、扶風與郡縣同體矣。禹蹟所及,東至萊、牧, 西至和夷,以至皮卉之服,無不為之續敘而已。至後 世則羈縻州郡,皆入中國圖籍矣。四者之意,既已周 知,而復于終篇,不過百言,遂能盡九州之田賦土地 之所宜,道路山川之遠近,非深於道能之乎?

《禹貢洪範相為用》
前人

《洪範》之數,有九而初,一曰五行,五行之序,一曰水。且 鯀之所治者水也,天何以知其汨陳五行,而不畀《洪 範》九疇?禹之所治者水也,天何以遽錫之「《洪範》九疇?」 彝倫攸敘,而不曰五行之何如?蓋九疇之綱領在於 五行,五行之綱領在於水。請以《禹貢》明之。禹之治水, 自冀州始。冀為帝都,在北方屬水,故冀在先。冀州之 「水既治,水生木,木屬東方,故次兗;次青、次徐,皆東方 也。兗、青、徐之水既治,木生火,火屬南方,故次揚;次荊, 皆南方也。揚、荊之水既治,火生土,土屬中央,故次豫。 豫居天下之中也。豫州之水既治,土生金,金屬西方, 故終以梁、雍」焉。以天下之勢觀之,豫立天下之中,與 徐、兗接境,自徐、兗既治之後,何不先次豫,而必先次 揚次荊,何也?蓋禹順五行相生之序如此,觀禹治水 之先後,五行已得其序,則九疇可知,故天錫之者以 此。鯀之治水,不依五行次第,故箕子於鯀垔洪水之 下,先占一句,汨陳五行。五行汨陳,則九疇可知,天之 不畀,以此可見《禹貢》《洪範》之書相為用者。或曰:九疇 之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非水 木火土金也。」曰:「九疇乃天地生成之數,天一生水,地 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此乃五行相生之數。生 成之數,其體也;相生之數,其用也。體用兼備,此禹所 以善用五行也。正如《大易》言天地之數五十五,至于 用則為五十;虛一為大衍,以揲蓍也。」

《君牙伯冏呂刑三書論》
前人

夫子定書,自周成、康後獨存。穆王作《君牙》《伯冏》《呂刑》 三書,欲知穆王用人與其訓刑之意,如是明審,可知 穆王之為人,不墜文、武、成、康之風烈矣。韓退之作《徐 偃王廟碑》,乃曰:「偃王君國子民,待四方,一出於仁義。 時穆王無道,意不在天下,得八龍騎之西,宴王母于 瑤池,忘歸,諸侯贄于庭者三十六國。」如退之說,則夫 子所取三篇,可以無傳。夫乘八駿,觴王母,出于列禦 寇,謂西極之仙人與穆王同遊,以至于瑤池,此特禦 寇駕言以神,仙人之術,大概詭怪如此。後左氏不之 察,因曰:「穆王周行天下,將皆有車轍馬跡焉。」妄者又 作《穆天子傳》,以廣孟浪之說,此退之取以為據也。退 之名為信吾道,排異端者也,而反溺于異端,不已陋 乎?信一怪誕之說而戾夫定《書》之旨,致徐偃之偽名, 誣周王之大惡。退之一碑之失,萬世不能贖也。今觀 《穆王》三篇,其命君牙為大司徒,則自謂守文、武、成、康 之遺緒,其心憂危,若蹈虎尾,涉春冰,必賴股肱心膂 而為之輔翼也。其命伯冏為太僕正,則自謂「怵惕惟 厲,中夜以興,思免厥愆。」至有「僕臣諛厥后自聖」之言, 非惟見任君牙、伯冏之得人,且知其飭躬畏咎也。其 命呂侯以刑也,則歷告以謹刑罰,恤非辜。雖當耄年, 而其心未嘗不在民,反謂之不在天下,何耶?使穆王 作三書,皆無實之言,所任之人亦不當,則夫子不取 之也。今世儒見命伯冏為太僕正,則曰穆王好馬故 也。讀《呂刑》穆王享國百年,耄荒則曰:「王耄而荒怠,好 遊故也。」故列子之說,傳於《左氏》,以及於韓子,信韓子 之說必至此也。據《書》曰「王享國百年耄」,言時已老矣, 而猶荒度,作《呂刑》以詰四方,正知王之不忘也。荒度 之義,與荒度土功同,若果耄且荒,何暇訓夏贖刑乎?

《洛書贊》
朱熹

洛有龜兮負文,錫神禹兮彝倫。夏商之季兮汨堙,箕 子載陳兮皇極為之一新。萬世之大範兮存乎其人。

《象刑說》
程大昌

《舜典》曰:「象以典刑。」皋陶曰:「方施象刑惟明。」是唐、虞固 有象刑矣,而去古既遠,說者不一。荀況記時人之語 曰:「象刑墨黥慅嬰,共艾畢菲,對屨殺,赭衣而不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