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7 (1700-1725).djvu/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書義要訣》四卷。《倪士毅》:

黃倫「《尚書精義》六十卷。」

《尚書》三卷。梁·巢徛

《尚書義》三卷。《隋·劉先生》

《尚書釋義》四卷。伊說:

《尚書義注》三卷。呂文優:

《尚書文外義》一卷。《顧彪》:

《尚書大義》二卷。吳孜:

《暢訓》一卷。漢:伏勝

《百篇義》一卷。劉炫:

《略義》三卷。劉炫:

《尚書要義》二十卷。《魏了翁》:

《尚書義宗》三卷。

《尚書關言》三卷。黃君俞。

《略義》一卷。樂敦逸。

胡伸《書解義》。卷。

《書義十述》一卷。孫覺:

《尚書義》十三卷。王雱:

《尚書講義》三十卷。張綱。

徐蘭《書經體要》:卷。

梁寅《書演義》。卷。

《書九意》一卷。《楊繪》:

黃存齋《尚書通考》。卷。

王耕野《讀書管見》:卷。

《尚書日記》十六卷。王樵:

《禹貢論》一卷。程大昌:

《禹貢後論》一卷。程大昌:

《禹貢指南》一卷。毛晃。

《洪範論》一卷。《張晦之》:

《尚書斷章》十三卷。成伯璵。

右疏義

《尚書駁義》五卷。王肅:

《尚書釋問》四卷。《王粲》。

《尚書百問》一卷。顧歡。

《尚書百釋》三卷。《巢徛》。

《尚書釋問》四卷。鄭元。

《尚書通考》十卷。黃鎮成。

《因問錄》。卷。呂柟:

《尚書糾繆》十卷。《王元感》:

《書義辨疑》一卷。楊時。

《書辨譌》七卷。鄭樵 《書或問》二卷。陳大猷:

《書疑》九卷。《王柏》:

余芑舒《讀蔡傳疑》。卷。

趙祀《尚書辨疑》。卷。

程直方《蔡傳辨》卷。

《洪範考疑》一卷。吳世忠:

田澤《洪範洛書辨》一卷。

右問難

《河圖傳》一卷。李平西。

《尚書治要圖》一卷。

《禹貢圖》一卷。程大昌:

《禹貢圖》一卷。《王柏》:

《洪範圖論》一卷。蘇洵。

《洪範圖解》一卷。韓邦奇:

《禹治水譜》一卷。鄭瑤。

《書譜》二十卷。程大昌:

右圖譜

《尚書要記名數》一卷。

《書經名數索至》十卷。方時發。

《洪範九疇數解》八卷。熊宗立。

右名數

《古文尚書音》一卷。徐邈。

《今文尚書音》一卷。《顧彪》:

《音義》四卷。王儉:

《古文尚書釋文》十三卷。《陸德明》。

右音

《尚書緯》三卷。鄭元注。

《尚書中候》五卷。鄭元注。

右緯候

古者言為《尚書》,事為《春秋》,蓋左右二史分職之。秦置 尚書禁中,通章奏。漢詔命在尚書,主王言,故秦漢因 以名官。《七略》曰:「《尚書》,直言也」,而以為上古之書者,失 之矣。始伏生授晁錯書二十八篇,漢魏數百年間,諸 儒所治僅此耳。至東晉梅賾增多二十五篇,即所稱 「壁藏書」也。攷《漢志》有《古經》十六卷,以其後出別於經, 「不以相溷。」其慎如此。唐人不能深攷,猥以晚晉雜亂 之書定為《義疏》,而漢、魏專門之學遂以茀廢。近吳幼 清《敘錄》一出,乃悉還伏生之舊,而趙子昂、歸熙甫之 流,各著為書,靡不懸合,蓋渙然有當於心。夫古書殽 於後人,至不可勝數,其文辭格制之異,固可望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