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7 (1700-1725).djvu/12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相孚也耶?水即雨,而莫不潤者,其德也。故貌之德恭 而作肅,為水之用焉。潤身生色,謙退下人,所謂「抑抑 威儀,維德之隅」是也。肅則時雨而休徵,反此為狂,則 𢘆雨而咎徵矣。火即暘而莫不從化者,其德也。故言 之德從而作乂,為火之用焉。發禁燥妄,出遠鄙悖,所 謂出其言善,千里之外應之是也。乂則時暘而休徵, 反此為僭,則𢘆暘而咎徵矣。木氣燠而曲直四達,仁 德也,故視之德明而作哲,為木之用焉。離明外施,旁 燭無疆,四目明而無不照也。哲則時燠而休徵,反此 為豫,則𢘆燠而咎徵矣。金氣寒而從革斂藏,義德也。 故聽之德聰而作謀焉。聲入心通,訏謨遠猷,聰四達 而無不納也。謀則時寒而休徵,反此為急,則𢘆寒而 咎徵矣。土氣宣播為風,猶人之大而化焉,之謂聖也。 故思之德睿而作聖,為土之用焉。通微生於思至,黃 中通理,神明昭融,哲謀肅乂,無所不用,其極所以聖, 則時風而休徵,反此為蒙,則𢘆風而咎徵矣。但其用 有五,其敬則一。維敬則平康正直,剛柔得中而皇極 建,斯為五事之得,而休徵五福應之;不敬則剛柔偏 而皇極不建,斯為五事之失,而咎徵六極應之。若曰 某徵某福某極應某事焉,拘滯穿鑿,如劉向之說,則 非矣。是故「皇建其有極,斂時五福,用敷錫厥庶民。」究 其實,不外乎敬,用五事之至也。此固攸敘彝倫之要, 天人之大範也。初一曰五行,而八者之用皆用此耳。 五行寧無敬乎哉?以上洪範

嘗讀《大學》首條三語,已足以括其要矣。然四引《康誥》 以證之,曰「克明德」,曰「作新民」,曰「如保赤子」,曰「惟命不 于常」,固足以盡《大學》之義。而《康誥》一篇謂不盡於四 語中乎?可見古人善言書,亦可見後人讀書不能窮 其奧而揭其要也。然考《康誥》所由作,在《書序》則曰:「成 王既伐管叔、蔡叔,以殷餘民封康叔,作《康誥》《酒誥》」、《梓 材》。《書傳》則曰:「武王封康叔於衛,乃作《康誥》《酒誥》《梓材》 以命之。」若果以為成王時作也。然篇中所稱如「朕其 弟」、「顯考」、「文王」乃「寡兄」「勗祇」、「遹乃文考」,既曰「考」、曰「兄」、曰 「弟」,其必非成王詞也明矣。或謂《誥》作於周公,而稱弟 者,周公弟之也,豈有「王若曰孟侯,朕其弟」,而可為周 公之稱乎?此必武王命康叔之詞而《序》之誤也無疑 矣。或又為武王時康叔尚幼,故未就封。然篇中有曰 「朕心朕德惟乃知」,曾謂知武王之心德者尚可以幼 言之乎?但其文拳拳於「明德慎罰」中有助「王宅天命 矧」曰「其尚顯聞于天,無我殄」等語,不類封國之誥也。 嘗按《春秋傳定公四年》,祝佗曰:「武王克商,成王定之。 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命伯禽封於少皞之虛;分康 叔,命以《康誥》,封以殷虛。」又曰:「周公為太宰,康叔為司 寇。」即此意度之,或者即康叔為司寇,而命之以是誥 歟?以命司寇之誥為封國之誥。或曰:因康叔之國在 殷地,而後人誤傳之歟?但斯言也,亦因康叔為司寇 之言而言之耳,雖《左氏》去周盛時未甚遠,其言或亦 有據,而未敢必也。噫若果信以為《司寇之誥》,匪特與 明德、「慎罰」之文不相悖,而封國在司寇之後,則《書傳》 與祝佗之言皆可意會矣。特外此別無所考,則亦安 敢信以為然哉?以上康誥

粵稽古帝王,其德澤入人之深,淪肌浹髓,固結而不 可解。此豈刑驅勢迫,威力劫制之哉?抑豈沾沾之惠, 昫昫之恩,能使人皆帖然服之,易世而不變哉?嘗於 書而深有感夫殷周之際焉。自讀《泰誓》《牧誓》《武成》諸 篇,見武王一戎衣有天下,凡殷之子孫臣庶,靡不臣 服於周矣。武王定鼎于洛,志在都洛,故并殷民遷之, 宜其感化之易易也。迨成王命召公相宅于洛,作《召 誥》,惟諴于小民,顧畏民碞,真知本哉!周公往營洛邑, 使來告卜,作《洛誥》。乃周公留洛,固以東都重地,不得 不賴公之鎮定之,亦以殷人不靖,非周公不足以輯 寧而化誨之也。然於《多士》《多方》則又誥戒之不已曰: 「昔朕來自奄,予大降爾四國民命。」我「乃明致天罰,移 爾遐逖,比事臣我。」《宗多遜》曰:「爾曷不惠王,熙天之命, 爾乃迪屢不靜。」是殷人之不心服者,何若此其難變 哉?繼命君陳,懋昭周公之訓,且曰:「爾無忿疾于頑。」可 見殷頑尚未之改也。至康王命畢公保釐東郊,毖殷 頑民,猶以餘風未殄,將由惡終為言。必既歷三紀,然 後世變風移,是其壯「者老矣,老者死矣。故其民之頑 者,始咸若於周王之訓也。」夫民一也,在周為頑,在殷 不謂之忠乎?蓋由湯至武丁,賢聖之君六七作,天下 歸殷久矣,久則難變也。況賢聖繼世迭興,雖鳥獸昆 蟲草木,莫不浸潤於膏澤中矣。斯民醉飽先王之德, 豈遽忍于畔商哉?特苦受毒逋,不得不望周王以解 其倒懸耳。及暴虐既除,謳吟思商,又何日忘之哉?固 非區區勢力所能脅,又豈旦夕惠澤所能轉移而心 服之哉!殷先哲王,其德澤入人深也如此。然周於頑 民,宜乎以刑威驅迫之無難矣。乃由商舊政,且表厥 宅里,樹之風聲,舒徐以待其自新自化。故曰:「惟周公 克慎厥始,惟君陳克和厥中,惟公克成厥終,三后協 心,同底于道」,俾太和在成周宇宙間,豈一朝一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