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7 (1700-1725).djvu/12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虞之際已然矣,則是天生五財,誰能去兵?君行六師, 何能廢誓?故夏有《甘誓》,商有《湯誓》,周有《泰誓》,魯有《費 誓》,無非於臨陣之先發號令,以約束眾心,示之以奉 天討罪之意,肅之以止齊步伐之法,作之以果毅進 功之勇云耳。惟《秦誓》一篇,乃穆公悔過以誓告群臣, 亦因伐鄭、敗諸殽而作也。即「八誓」觀之,雖仁義之師, 必有節制,而「威克厥愛」,無敢不恭用命也。奈何世迨 春秋,列國兵爭,每每歃血盟神以相誓,而口血未乾, 率爾敗盟,其視《尚書》所載之誓,又天壤矣!讀誓辭者, 寧不為世道慨耶!

書有六體,而亦有不盡然者,如《禹貢》《洪範》《武成》《金縢》 與《五子之歌》,是可盡以六體拘之乎?但書之體雖不 同,要不越乎史氏所紀錄也。古者左史紀言,右史紀 事,《禹貢》《武成》《金縢》,得非右史之所紀乎?《洪範》《五子之 歌》,得非左史之所紀乎?然則《書》亦史也,有謂「書以載 道,史以紀事」,非歟?蓋天下無道外之事,亦無道外之 史。不然,則書以道政事亦不過政事而已矣,何與於 道也?是故紀載一本乎道,則史即書也,事即道也。六 體雖分,而又有不盡於六體者,同歸於道,謂虞、夏、商、 周之書,即虞、夏、商、周之史亦可也。苟如後儒所論,徒 有取于史識、史才、史學三者俱長,而於道一無當焉, 則其文非不工,事非不核,筆力非不古健雄俊,此亦 謂三代以下之史也,又何怪經史事道之攸分哉?善 觀《尚書》者,雖謂古人經史載籍悉備於書焉,亦可矣, 何必孜孜於六體之合不合哉?

天高地下,萬物散殊,天體高,高在上,欲卑㢲以入萬 物也難矣。《易》之大象曰:「隨風,㢲,君子以重㢲申命。」風 其天之㢲乎?蓋撓萬物者莫疾乎風,雖八風剛柔不 齊,而疾徐相隨,吹噓不斷,此所以入物甚微,而萬物 之生生,孰不由天之㢲入以立其命哉?君之於民也 亦然。何也?君之崇高者分也;而㢲乎民者,存乎命誥 而已。是命誥即君子所以風萬民者也。故曰「君子之 德風重㢲申命,乃君子法天㢲民之道也。」義固得諸 《易》矣。及讀《尚書》命誥諸體,其於一政一事誥諭之間, 何諄諄乎不憚煩也?不知此即重巽申命之實事也。 如《盤庚》之遷殷,《洛誥》之遷洛《多方》,《多士》之遷殷頑民, 詞之重復,固不一而足。至曰「予亦不敢動用非德」,曰: 「予豈汝威,用奉畜汝眾」,曰:「今予其敷心腹腎腸,歷告 爾百姓於朕志」,曰:「非我小國,敢弋殷命」,曰:「非我一人 奉德不康寧。」君之卑巽若此,豈假此以干百姓之譽 哉?要皆出於中心,真誠惻怛,自有不容已者。故當時 臣民莫不翕然風動矣。《易》謂「重巽申命」,不於諸命誥 益信之哉!何世之君天下者,徒知民惟草也,不能知 風之自,又惡能重巽以申命也?欲知巽風命誥者,盍 于《易》書觀之。

嘗謂《禹貢》奠高山大川,凡九州,山川如梁、岐、衡、漳、海、 岱、淮、濟,固萬古不易,然白壤、黑墳、赤埴、青黎、泥塗,孰 能易其土也?上中下錯,咸則三壤,孰能易其田與賦 也?草木篠簜、魚鳥羽毛,金錫絲枲元纁,孰能易其所 出之物產也?況觀其導山導水,滌源陂澤,不可以見 水利所自來乎?浮汶達濟,浮淮泗達河,不可以見漕 運所自來乎;所納銍秸粟米、砮丹璣組,不可以見貢 賦所自來乎;島夷皮服、淮夷蠙珠,不可以見四夷職 貢所自來乎?凡九州輿地所載,靡不具於《禹貢》,今猶 古也,奈何後儒于《經》中所載山川,各以意見言之,豈 知郡縣雖與九州異名,而區域率未之改,即「九江孔 殷」,載諸荊可知,言及揚州者誤矣。三江底定,載諸揚, 可知言及梁州者誤矣。「九河之跡,其地今猶可考」,則 知謂碣石并九河淪于海者誤矣。「陽鳥今尚攸居如 故」,則知疑彭蠡於他郡者誤矣。《禹貢》成于三苗,即敘 之後,則知謂禹未嘗親至荊、揚,遣官亦畏三苗不敢 入,故荊、揚有錯簡者,誤矣。噫後人每每以意見談經, 而不信經即《禹貢》一篇,其餘不可以類推乎?聖人之 言,雖徹上徹下,然言亦各有攸當,不可不知。如皋陶 「五典五禮,天工人代」,得非統論天人之合一哉?然「知 人安民,九德咸事」,則對禹言也;箕子「五行五事,彝倫 攸敘」,得非統論天人之相通哉?然「九疇建極,稽疑庶 徵」,則對武王言也。伊尹顧諟,「天之明命,若人人同矣, 而慎」乃儉德,「習與性成」,所以藥太甲焉。《說命》「明哲實 作」,則若人人同矣。而事必師古,學于古訓,所以藥高 宗焉。周公所其無逸,若人人同矣。而先知稼穡之艱 難乃逸,所以藥成王焉。是故後人誦讀經典,諸如此 類,必得其告君之意,纔協乎經旨,而反躬默契,又各 有攸當者。否則執泥言詮,安能有益身心哉。

讀典謨訓誥,固宜殫心思以繹其旨趣,如躬承列聖 面命,必欲會其精神心術之微而後已。然歷代君相 所值時勢不齊,則其措置幾宜各有攸當,豈徒記誦 其言論勳績已哉?堯、舜、禹禪授一道,益、皋、稷、契列聖 際會一時,師濟難乎其繼也。然其時亦有最難處者, 如「除四凶,殄頑讒,平水土,殺三苗」,設生當其時,恐未 易擔承,特善類滿朝,無阻隔之患耳。湯、武時當桀、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