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7 (1700-1725).djvu/11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簡冊耳。

《禹貢》「導漾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滄浪,地名,非 水名也。孔氏謂漢水別流在荊州者,《孟子記孺子之 歌》所謂「滄浪之水可以濯纓」者,屈原《楚詞》亦載之,此 正楚人之詞。蘇子美卜居吳下,前有積水,即吳王僚 開以為池者,作亭其上,名之曰滄浪,雖意取濯纓,然 似以滄浪為水渺瀰之狀,不以為地名,則失之矣。滄 浪猶言嶓冢、桐柏也,今不言水,而直曰「嶓冢、桐柏」,可 乎?大抵《禹貢》水之正名而不可單舉者,則以水足之, 黑水、弱水、灃水之類是也。非水之正名,而因以為名, 則以水別之,滄浪之水是也。沇水伏流至濟而始見, 沇亦地名,可名以濟,不可名以沇,故謂之「沇水。」乃知 聖言一字,未嘗無法。

《伊訓》曰:「成湯既沒,太甲元年。」文義甚嚴,無簡冊斷缺 之跡。《孟子》獨曰:「成湯之下,外丙二年,仲壬四年,始為 太甲。」果然,則伊尹自湯以來,輔相四代何在?湯在太 甲,弛張如此;在外丙,在仲壬,絕不書一事也。考於曆, 若湯之下增此六年,至今之日,則羨而不合矣。司馬 遷、皇甫謐、劉歆、班固又因《孟子》而失也。獨孔安國承 「其家法不變。蓋《詩》《書》之外,孔子不言者,予不敢知也。」 《捫蝨新話》:「予居永嘉,嘗與陳元智共論蘇東坡書傳, 至《顧命》成王崩方殯,康王釋服離次,出車路門之外, 受干戈虎賁之迎,以為失禮,嘆訝久之。予曰:『唐呂諲 乾元二年同平章事,以母喪解。三月復召知同門下 省。上元初,知同中書門下三品,當賜門戟,或勸諲以 凶服受吉賜,不宜諲釋衰拜賜,人譏其失禮,此殆與 周王無異也』。」元智曰:「不然,康王雖幼,成王子也。周公 雖死,猶有召公,不容失禮如此。」以坡語為非是。予固 不然其語,然未有以難之,自爾遂歸。其後因讀《春秋》 及魯郊禘事,且見先儒謂周公有人臣所不能為之 功,故成王賜以人臣所不得用之禮樂,而孔子蓋曰: 「魯之郊禘非禮也,周公其衰矣。」因思成王在時已有 此失,況康王乎!當賜周公天子禮樂時,召公豈不在? 中夕臥念及此,不覺撫髀曰:「恨元智不在,當折其角 矣。」聊記於此,異日面會,當理前話作第一問,以發一 笑。

沈存中《筆談》說:《虞書》「『戛擊鳴球,搏拊琴瑟以詠』。謂鳴 球非可以戛擊也,和之至,詠之不足,有時而至於戛 且擊;琴瑟非可以搏拊也,和之至,詠之不足,有時而 至於搏且拊。所謂手舞足蹈之而不知其然者。若然, 則鳴球琴瑟當不成聲,何名為樂乎?觀《詩新義》云:『方 叔率止,鉦人伐鼓。鉦所以退而止,鼓所以動而進。方』」 其動而進也,鉦人亦奮而伐鼓,則士勇於進可見矣。 夫鉦鼓各自有人,今使鉦人奮而伐鼓,不幾於亂行 乎?此兩說自是一類。予嘗以其語戲作《聯句》云:「士勇 而前,致鼓鉦之亂,擊樂和之,至令球瑟以無聲。」此亦 可以一撫掌。

《學齋呫嗶》:「《左傳襄三年》:『君子謂祁奚於是能舉善矣。 《商書》曰:『無偏無黨,王道蕩蕩』。其祁奚之謂矣』。注云:『《商 書》《洪範》也』。」余按:《洪範》今在《周書》,而當時謂之《商書》。豈 以箕子為商人耶?抑不知當時編在《商書》,而經秦火 之後編入《周書》耶?但箕子雖商人,而《洪範》之篇,實成 於武王訪問之日,只當作《周書》為正矣。

《夢溪筆談》:「『舊《尚書禹貢》云雲夢,土作乂』。太宗皇帝時 得古本《尚書》,作雲土,夢作乂,詔改《禹貢》,從古本。」予按, 孔安國注:「雲夢之澤在江南。」不然也。據《左傳》吳人入 郢,楚子涉睢濟江,入於雲中。王寢盜攻之,以戈擊王, 王奔郢。楚子自郢西走睢,則當出於江南。其後涉江 入於雲中,遂奔郢。郢則今之安陸州。涉江而後至雲, 入雲然後至郢,則雲在江北也。《左傳》曰:「鄭伯如楚,王 以田江南之夢。」杜預注云:「楚之雲夢,跨江南北」,曰江 南之夢,則在江北明矣。元豐中,予自隨州道安陸,入 於漢口。有景陵主簿郭思者,能言漢沔間地理,亦以 謂江南為夢,江北為雲。予以《左傳》驗之,思之說信然。 江南則今之公安、石首、建寧等縣,江「北則長沙、監利、 景陵等縣,乃水之所委,其地最下,江南、二浙水出稍 高,方土而夢已作乂矣」,此古本之為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