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7 (1700-1725).djvu/11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民以君為中,君保中則民與之也。「凡厥庶民,無有淫 朋,人無有比德,惟皇作極」,何也?言君中則民人中也。 庶民無淫朋,人無比德者,惟君為中而已。蓋君有過 行偏政,則庶民有淫朋,人有比德矣。「凡厥庶民,有猷 有為有守,汝則念之,不協于極,不罹于咎,皇則受之, 而康而色,曰予攸好德,汝則錫之福,時人斯其,惟皇 之極」,何也?言民之有猷有為有守,汝則念其所猷所 為所守之當否,所猷所為、所守不協於極,亦不罹於 咎,雖未可以錫之福,然亦可教者也,故當受之而不 當譴怒也。《詩》曰:「載色載笑,匪怒伊教。」「康而色」之謂也。 其曰「我所好者德」,則是協於極,則非但康汝顏色以 受之,又當錫之福以勸焉。如此,則人惟君之中矣。不 言「攸好德則錫之福」,而言曰「予攸好德則錫之福」,何 也?謂之皇極,則不為已甚也。「攸好德」然後錫之福,則 獲福者寡矣。是為已甚,而非所以勸也。曰「予攸好德, 則錫之福」,則是苟革面以從吾之攸好者,吾不深探 其心而皆錫之福也。此之謂《皇極》之道也。「無虐煢獨 而畏高明」,何也?言苟曰好德,則雖煢獨必進寵之而 不虐,苟曰不好德,則雖高明必罪廢之而「不畏也。」蓋 煢獨也者,眾之所違而虐之者也;高明也者,眾之所 比而畏之者也。人君蔽於眾,而不知自用其福威,則 不期虐煢獨而煢獨實見虐矣;不期畏高明,而高明 實見畏矣。煢獨見虐而莫勸其作德,則為善者不長; 高明見畏而莫懲其作偽,則為惡者不消。善不長,惡 不消,人人離德作偽,則大亂之道也。然則虐煢獨而 寬朋黨之多,畏高明而忽卑晦之賤,最人君之大戒 也。人之有能有為,使羞其行而邦其昌,何也?言有能 者使在職而羞其材,有為者使在位而羞其德,則邦 昌也。人君孰不欲有能者羞其材,有為者羞其德?然 曠千數百年而未有一人致此,蓋聰不明而無以通 天下之志,誠不至而無以同天下之德,則智以難知 而為愚者所詘,賢以寡助而為不肖者所困,雖欲羞 其行而不可得也。通天下之志在窮理,同天下之德 在盡性。窮理矣,故知所謂咎而弗受,知所謂「德而錫 之福。」盡性矣,故能不虐煢獨以為仁,不畏高明以為 義。如是,則愚者可誘而為智也。雖不可誘而為智,必 不使之詘智者矣。不肖者可革而為賢也,雖不可革 而為賢,必不使之困賢者矣。夫然後有能有為者,得 羞其行而邦賴之以昌也。「凡厥正人,既富方穀,汝弗 能使有好於而家,時人斯其辜」,何也?言凡正人之道, 既富之然後善,雖然,徒富之亦不能善也。必先治其 家,使人好於汝家,然後人從汝而善也。汝弗能使有 好於汝家,則人無所視效,而放僻邪侈亦無不為也。 蓋人君能自治然後可以治人,能治人然後人為之 用,人為之用然後可以為政於天下。夫所謂自治者, 「惟皇作極」是也;所謂治人者,「弗協於極,弗罹於咎,皇 則受之而康而色,曰予攸好德,汝則錫之福,無虐煢 獨而畏高明」是也。所謂「人為之用者,有能有為,使羞 其行而邦其昌」是也。所謂「為政於天下者,凡厥正人」 是也。既曰「能治人」,則人固已善矣,又曰「富之然後善」, 何也?所謂治人者,教化以善之也。所謂「富之然後善」 者,政以善之也。徒教化不能使人善,故繼之曰「凡厥 正人,既富方穀。」徒政亦不能使人善,故卒之曰「汝弗」 能使有好於而家,時人斯其辜也。於其無好德,汝雖 錫之福,其作汝用咎,何也?既言治家不善,不足以正 人也,又言用人不善不足以正身,言崇長不好德之 人,而錫之福,亦作汝用咎而已矣。無偏無陂,遵王之 義。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無偏無 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無反無側,王道正 直。會其有極,歸其有極。曰:「《皇極》之敷言,是彝是訓。」于 帝其訓何也?言君所以虛其心,平其意,唯義所在,以 會歸其有中者。其說以為人君以中道布言,是以為 彝,是以為訓者,於天其訓而已。夫天之為物也,可謂 無作好,無作惡,無偏無黨,無反無側。會其有極,歸其 有極矣。蕩蕩者,言乎其大,平平者言乎其治,大而治, 終於正直而王道成矣。「無偏」者言乎其所居,無黨者 言乎其所與。以所居者無偏,故能所與者無黨,故曰 「無偏無黨。」以所與者無黨,故能所居者無偏,故曰「無 黨無偏。」偏不已乃至於側,陂不已乃至於反。始曰「無 偏無陂」者,率義以治心,不可以有偏陂也。卒曰「無反 無側」者,及其成德也,以《中庸》應物,則要之使無反側 而已。路,大道也。正直,中德也。始曰義,中曰道,曰路,卒 曰正直。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 而道《中庸》之謂也。孔子以為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 今曰「無有作好,無有作惡」,何也?好惡者性也,天命之 謂性;作者人為也,人為則與性反矣。天命有德,五服 五章哉?天討有罪,五刑五用哉!命有德,討有罪,皆天 也,則好惡者豈可以人為哉?所謂示之以好惡者,性 而已矣。「凡厥庶民,極之敷言,是訓是行,以近天子之 光」,曰「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何也?言凡厥庶民, 以中道布言,是訓是行,以近天子之光者,其說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