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7 (1700-1725).djvu/10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一丈許,盡一夜則太陰過而東矣。蓋列宿附天,舍次 而不動者,太陰過東,則其右旋明矣。夫左旋者,隨天 體也;右旋者,附天體也。必如五星右旋為順行,左旋 為逆行,其順行之日常多,逆行之日常少。若如蔡氏 之說,則逆行多而順行少,豈理也哉?若不改正,有誤 方來。今後學《尚書》「天文」一節,當依《朱氏傳》「十月之交」 註文為是。又如《洪範》內「惟天陰騭下民,相協厥居」一 節,蔡氏俱以天言。不知「陰騭下民」乃天之事,「相協厥 居」乃人君之事。天之陰騭下民者何?風雨霜雪,均調 四時,五穀結實,立烝民之命,此天之陰騭也。君之相 協厥居者何?敷五教以教民,明五刑以弼教,保護和 洽,使強不得凌弱,眾不得暴寡,而各安其居也。若如 蔡氏之說,則「相協厥居」,事付之於天,而君但安居自 若,而奉天勤民之政略不相與,又豈天佑下民,作之 君師之意哉?今後當依此說。

《蘇州府志》:「張和字節之,崑山人。少讀書,數行俱下,與 弟穆同治《尚書》。正統己未,同舉進士。廷試舉和第一, 以目眚,改二甲第一。因移疾家居,執經者日踵其門 歸。有光崑山人。嘉靖乙未成進士。嘗謂《易》亂於《河圖》, 《洪範》亂於《洛書》,乃作《洪範傳易圖論》,明聖人以天道 治人,無與乎數,圖與《書》正不必相表裡。自謂其言雖」 後聖復起。不能易也。

《江都縣志》:「金九疇字禹吾,本休寧人。世以儒術顯。九 疇尤嗜學,建東山書屋,終日吟詠其中。猶以墳典未 備,乃遍遊江南北,訪求異書,遂補江都諸生。既又入 太學,讀監書,聞見益博。歸而著書曰:『吾以此遺子孫 足矣』。所著有《自訂書經集說》讀本,藏于家。」

《上虞縣志》:「朱右字伯賢,臨海人,後徙上虞。歷翰林院 編修,著《書集傳發揮》十卷。」

《保定府志》:「冉庸字克常,蠡縣人。著《尚書精萃》。」

《開化縣志》:「徐蘭字與善,官助教,著《書經體要》。」

《永豐縣志》:「陳雅言受書於徐復明,著《書經》卓躍行於 世。」

《閩縣志》:「鄭濟官儋州學正,著《書經講解》。」

《潮陽縣志》:「林遜以進士調閩縣丞,著《尚書經義》。」 《臨川縣志》:「黃紹烈官瑞安知縣,著《書經主意》。」

《台州府志》:「郭元亮,仙居人。以儒士任新昌訓導,著《尚 書該義》十二卷。」

《江西通志》:「詹鳳翔字道存,樂安人。以薦任府學訓導。 著《書經釋義》,《旁通撮要》。」

劉朴字子素,吉水人。舉明經,授學官。著《書義精要》。 《無錫縣志》:「王達字達善,歷翰林侍讀學士,著《書經心 法》。」

《潮州府志》:「王原,龍巖人。以進士官潮州知府,著《書傳 補遺》。」

《吉安府志》:「彭勖,永豐人。由進士歷山東按察副使,著 《書傳通釋》六卷。」

《天台縣志》:「徐善述字好古,贈太子少保,諡文肅,著《尚 書直指》六卷。」

《武進縣志》:「陳濟字伯載,歷右春坊右贊善,所著有《書 傳通證》《書傳補注》。」

《廣昌縣志》:「何文淵由進士歷吏部尚書,太子太保,著 《書義庭訓》。」

《台州府志》:「章陬字仲寅,黃巖人。由進士官兵部主事, 著《書經提要》四卷。」

《四川通志》:「張瀾字道本,潼川進士,著《書經集說》。」 《陝西通志》:「黃諫字廷臣,蘭州人。由進士歷侍講學士, 著《書傳集義》。」

《松江府志》:「夏寅字正夫,華亭人。由進士歷山東右布 政使,著《尚書劄記》。」

《南海縣志》:「費希任,字師敬,著《尚書本旨》。」

《吉安府志》:「劉斆字于學,領鄉薦,仕孔目。著有《尚書句 解》。」

《江西通志》:「張業字振烈,安福人。由進士歷司業,著《書 經節傳》。」

《長樂縣志》:「黃瑜,秀山人。以舉人官長樂知縣。著《書經 旁通》。」

《分水縣志》:「劉縉字大紳,以舉人知武昌縣,著《書經講 義》。」

《莆田縣志》:「黃仲昭名潛,以字行。由進士歷江西提學 僉事,著《讀尚書》一篇。」

《陝西通志》:「姚誠字通夫,蘭州人。以舉人知聞喜、新鄭 二縣,著書經義。」

《溫州府志》:「鮑麒字仲瑞,平陽縣人。由進士官工部郎 中,著《壁經要略》。」

《長洲縣志》:「吳寬字原博,會試、廷試俱第一,歷禮部尚 書,贈太子少保,諡文定。著《書經正蒙》。」

《莆田縣志》:「林俊字見素,由進士歷刑部尚書,贈少保, 諡貞肅。著《尚書精蘊》。」

《新昌縣志》:「呂獻字丕文,由進士歷工部右侍郎,著《書 經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