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3 (1700-1725).djvu/5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丁易東《周易象義》十卷。

《湖廣總志》:「丁易東,龍陽人,官至翰林編修,入元數徵不起,注《周易傳疏》。」

趙采「《周易折衷》二十三卷。」

曹學佺曰:「潼川趙德亮著。以程、朱《傳》義為主而附己見,採先儒象數變互以相發明。采號《隆齋》。」

汪標《周易經傳通解》。

胡一桂曰:「標。字國表。隱居著述。手編諸家《易解》。」

程直方《啟蒙翼傳》《四聖一心》《學易堂隨筆》俱佚

董時乂曰:「先生諱直方。字道大。婺源人。」

何中《易類象》二卷。

《江西通志》:「何中字養正,一字太虛。宋末舉進士。至順初,聘為龍興郡學師。」

《唐元易傳義大意》十卷。

字長孺,歙縣人。以徽州路儒學教授致仕。

劉淵《易學須知》。《讀易記》。

歐陽原功曰:「淵。字學海。三領鄉薦。為永州路學正。」

倪淵「《周易集說》二十卷。」《易圖說》一卷。《易卦說》一 篇。《序例》一卷。

黃溍作墓志曰:「字仲深,烏程人。三山敖繼翁深于《三禮》,尤喜《易》,公從之游。高克恭為南臺治書侍御史,首以敖先生及鄧公文原、陳公康佐、姚公式,與公五人並薦于朝,五人各補文學。」

熊棟《易說》。

熊良輔曰:「溪邊熊氏棟字季隆。」

陳櫟:「《東阜老人百一易略》一卷」

揭傒斯曰:「朱子沒五十有三年,而陳先生櫟生于新安,其學大抵以朱子為歸,懼諸家之說亂朱子本真,乃著《四書發明》《書傳纂疏》《禮記集義》等書,餘數十萬言。其畔朱子者,刊而去之;其微辭隱義,引而伸之;其所未備,補而益之。于是朱子之學,煥然以明。」 先生字壽翁,其所居堂曰「定宇之堂」 ,其自稱曰東阜老人。延祐賓興,既與貢,當赴春官,稱病固辭,年八十三卒。

吳鄹《周易注》十卷。未見

《吉安志》:「永新人。宋末兵亂,徙山西,改名張應珍,號義山,示不忘故土,易宗程朱,而不為苟同,藏祕閣。」 按《元祕書志題名》:「張應珍以至元三十年十二月由從事郎歷祕書監丞,遷少監。九年十月更姓名吳鄹」 ,則嘗仕于元矣。

彭絲《庖易》。

《江西通志》:「字魯叔,安福人。宋江陵教授應龍之子。」

王申子「《大易緝說》十卷。」

吳澂曰:王巽卿《易》祖本程《傳》,最為平正穩當。

張清子「《周易本義附錄集注》十一卷。」

董真卿曰:清子字希獻,號中溪,建安人。《周易本義附錄集注》十一卷。其書以文公《本義》「高下」 字行,反置之王弼《今易經》文之下。大德癸未自序。

徐之祥《讀易蠡測》:

《董真卿》曰:「之祥字麒父。饒州德興人。賓州上林簿。」

倪公晦《周易管闚》。

《金華府志》:「倪公晦字孟暘,師事何北山,仕為運幹。」

傅立《易學纂言》十八卷。未見

董真卿曰。字權甫,號初庵,饒州德興人。仕至集賢院大學士,贈饒國文懿公。御賜宋金內府《易》書數千卷,以其意授同里王奕復初,摘其正大合理者一百二十家,彙為一編,名《易學纂言》,十八卷,無繫辭以下。元貞乙未自序。

王結《易說》十卷。

《元史》:「王結字儀伯,易州定興人。」

何榮祖《學易記》。

《元史》:「何榮祖字繼先。」

鄧文原《讀易類編》:

《元史》:「鄧文原字善之,綿州人。」

王希旦《易通解》。

董真卿曰:「王希旦,字愈明,號葵初,饒州德興人。」

張延「《周易備忘》十卷。」

蘇天爵曰:「節齋先生字世昌。槁城人。真定路教授。」

曹說《易說》:

袁桷曰:侍講粹中曾孫,父為山陽佐,死難。說幼絕葷,聚精《易》象數,《論語》《詩》《春秋》皆有解,多折衷舊說。

劉傳《易說》。

《蘇天爵碣》曰:「字芳伯,居鄱之清溪。」

葉瑞《周易釋疑》十卷。

許有壬「曰瑞字宗瑞,金谿人。以薦授遼陽路儒學教授,歷江西等處儒學副提舉,致仕。」

胡允《四道發明》:

董真卿曰。允號潛齋,樂平人。其《易》解曰《四道發明》。

鮑雲龍《筮草研幾》一卷。

洪焱祖曰:「鮑雲龍。字景翔。歙縣人。博通經史。《易》學尤精。領鄉薦。省試不利。教授生徒。有《天原發微》。」 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