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3 (1700-1725).djvu/3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中年十八,由鄉薦試禮部不第,退而讀《易》。

《周易習解》 卷。

掌禹錫著。禹錫,郾城人。舉進士,試《身言書》判第一,以尚書工部侍郎致仕。博學多記。

《讀易管見》 卷。

邵囦著。囦,蘭谿人。淳熙間登第,教授潭州。時朱文公為守,薦其學行。

《周易啟蔽》 卷。

《楊簡著》。簡,慈溪人。師事陸九淵,自為一家學。乾道中進士,授祕書郎,累遷寶謨閣學士。學者稱為「慈湖先生。」

《周易約說》八卷,《周易或問》四卷,《周易續問》八卷,《周易 指要》四卷,《學易補過》六卷

趙善湘著。善湘字清臣,濮安懿王五世孫。慶元初進士,累官資政殿大學士。

《周易會粹》 卷。

楊明復著。明復,臨海人。操履純正,博通經籍,號「浦城先生。」

《易傳發微》 卷。

陳德一著。德一字長明,舜申子,知宜州而卒。

《周易精蘊》 卷。

繆主一著。主一,永嘉人。為太學生,嘗上書攻賈似道。宋亡,隱居教授朱綬,亦有《周易精蘊》。

《周易見》一 卷。

胡仲雲著。仲雲高安人。幼通經史百家,入太學。寶祐初登進士第。歷官樞密院編修。

《周易玩辭》十六卷。

項安世著。安世,江陵人。淳熙初進士,為祕書正字,累官至直龍圖閣。書多行世。《通考》未詳爵里,此條載之。

《易學舉隅》 卷。

易袚著。袚寧鄉人。淳熙中釋褐為翰林學士,累官禮部尚書。退閒三十年,號「山齋居士」 ,著書自娛。

《周易旨要》 卷。

代淵著。淵,導江人。性簡潔,事親孝。年四十舉進士甲科,還家教授,累薦不起,自號「虛一子。」

《周易本傳》三十篇。

李舜臣著。舜臣,隆州井研人。八歲善屬文,乾道初舉進士,學邃於《易》。《通考》未詳爵里。

《學易編》五卷。

李心傳著。心傳字微之,舜臣之子。因薦賜進士出身,為著作佐郎兼四川制置使參議官。端平元年召為工部侍郎。有史才,通故實。然其志常重川蜀而薄東南,所著述甚多,《學易編》其一也。

《易書乾坤別辯》 卷。

史通著通青州人少與兄珣以文字知名歷官通州尉盤石令有古循吏風。

《易元神契》 卷:

葉子儀著

《大衍詳說》 卷。

蔡西山著

《周易訓解》 卷。

蔡淵著。淵字伯靜,元定子,號節齋。嘗謂周子「無極而太極」 之說得於《易》有太極之一語。《易》者變易。無體即無極之義。識者謂其發先儒所未發。

《易集註》五卷。

義太初著

《易繫集傳》 卷。

柴中行著。中行,字與之,餘干人。紹熙元年進士。

《易鑑》 卷。

陳舜申著。舜申字宋謨,連江人。以學問淑後進,以行義率鄉里,以節操立朝廷,以義方教子孫。

《經筵易解》十卷。

劉翱著。翱字圖南,浦城人。為福建教授,謂:「教官實風化所係,要當上不負天子,次不負州郡,下不負弟子。」 洪邁為之序。

《讀易記》 卷。

仙游陳沂著。沂,光祖之子,篤志紫陽之學。

《易學蠡測》 卷。

宋潛室曰:「故宋迪功郎慶元府學教授魏新之著。又見先儒列卦畫為方圓圖,乃以己意成《三隅圖》,曲盡妙理,門人王德先演而傳之。」

《易傳解義辨異》 卷。

袁樞著。樞字機仲,建安人。以寶謨閣待制致仕,立朝啟沃忠諫,克盡乃職。

《易雜說》 卷。

魯子良著。子良,金谿人,又著《學》《庸》《語》《孟解》等書。

《易傳》 卷。

王宗傳著。宗傳字景孟,寧德人,淳熙中進士。

《易疑問答》 卷。

趙善佐著。善佐字佐卿,以宋宗室居邵武,試有司,連中,授將樂丞。嘗受學於張敬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