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0 (1700-1725).djvu/6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四十二卷目錄

 經籍總部紀事四

經籍典第四十二卷

經籍總部紀事四

《魏書皇后列傳序》:「高祖改定內官監女尚書、美人、女 史、女賢人、書史、書、女小書女視三品。」

《昭成子孫傳》:「暉字景襲,頗涉文史,愛文學,招集儒士 崔鴻等,撰錄百家要事,以類相從,名為《科錄》,凡二百 七十卷。上起伏羲,迄於晉、宋,凡十四代。暉疾篤,表上 之。」

《河南王附傳》:「鑒字紹達,少有父風,頗覽書傳。」

《汝陰王附傳》:「修義字壽安,涉獵書傳,頗有文才,為高 祖所知。」

《任城王附傳》:順字子和,九歲師事樂安陳豐。初書王 羲之《小學篇》數千言,晝夜誦之,旬有五日,一皆通徹。 豐奇之,白澄曰:「豐十五從師,迄於白首,耳目所經,未 見此比。江夏黃童,不得無雙也。」澄笑曰:「藍田生玉,何 容不爾!」十六通《杜氏春秋》,恆集門生討論同異。於時 四方無事,國富民康,豪貴子弟率以朋遊為樂,而順 下帷讀書,篤志愛古。家徒四壁,止有書數千卷而已。 撰《帝錄》二十卷,詩賦表頌數十篇,今多亡矣。

《文成五王傳》:「安豐王猛子延明,博極群書,兼有文藻, 鳩集圖籍萬有餘卷,所著詩、賦、讚、頌、銘、誄三百餘篇。 又撰《五經宗略》《詩禮別義》,注《帝王世紀》及《列仙傳》。又 以河間人信都芳工算術,引之在館,撰《古今樂事》九 章十二圖。又集《器準》九篇,芳別為之注,皆行於世。」 《獻文六王傳》:「高陽王子泰,泰兄端,字宣雅,美容貌,頗 涉」書史。泰弟叡,字子哲,輕忽榮利,愛翫琴書。

北海王詳字季豫美姿容善舉止高祖賜詳璽《書》曰: 「比遊神何業也。丘墳六籍何事非娛。」

彭城王勰字彥和敏而耽學不舍晝夜博綜經史雅 好屬文。

《孝文五王傳》:廢太子恂,詔詣代都入辭。高祖曰:「在途 當溫讀經籍,今日親見吾也。」恂不好書,學在困躓,頗 知咎悔,恆讀佛經,禮拜歸心於善。

清河王懌,博涉經史,兼綜群言,有文才,善談理。 汝南王悅,好讀佛經,覽書史,為性不倫,俶儻難測。 《燕鳳傳》:燕鳳,字子章,好學,博綜經史,明習陰陽讖緯。 昭成素聞其名,使人以禮迎致之,以經授獻明帝。太 宗世,與崔元伯、封懿、梁越等入講經傳,出議朝政。世 祖初,以舊勳賜爵平舒侯。

《崔元伯傳》:「衡字伯玉,少以孝行著稱。學崔浩書,頗亦 類焉。車駕巡狩,以衡為大都督。衡涉獵書史,陳備禦 之方,便國利民之策,凡五十餘條。」

《穆崇傳》:「羆子建,字晚興,性通率,頗好文史。起家祕書 郎,稍遷直閣將軍。」

《豐國》弟子弼,有風格,善自位置,涉獵經史,與長孫稚、 陸希道等齊名。

《賀狄干傳》:狄干在長安幽閉,因習讀書史,通《論語》《尚 書》諸經。舉止風流,有似儒者。初,太祖普封功臣,狄干 雖為姚興所留,遙賜爵襄武侯。

《高湖傳》:「謐字安平,有文武才度。天安中,以功臣子召 入禁中,除中散,專典祕閣,肅勤不倦。高宗深重之,拜 祕書郎。謐以墳典殘缺,奏請廣訪群書,大加繕寫,由 是代京圖籍,莫不審正。」

《封懿傳》:「偉伯字君良,博學有才思。弱冠除太學博士, 每朝廷大議,偉伯皆預焉。雅為太保崔光、僕射游肇 所知賞,太尉清河王懌辟參軍事。懌親為《孝經解》,詁 命偉伯為難例九條,皆發起隱漏。偉伯又討論《禮》《傳》 《詩》《易》疑事數十條,儒者咸稱之。尋將經始明堂,廣集 儒學,議其制度,九五之論,久而不定。偉伯乃搜檢經」 緯,上「《明堂圖說》六卷,撰《封氏本錄》六卷,并詩賦碑誄 雜文」數十篇。

《張濟傳》:濟字士度,涉獵書傳,清辯美儀容,太祖愛之。 《李先傳》:先字容仁,少好學,善占相之術。太祖曰:「卿既 宿士,屢歷名官,經學所通,何典為長?」先對曰:臣才識 愚闇,少習經史,年荒廢忘,十猶通六。又問:兵法風角, 卿悉通不?先曰:「亦曾習讀,不能明解。」太祖問先曰:「天 下何書最善,可以益人神智?」先對曰:「唯有經書,三皇 五帝治化之典,可以補王者神智。」又問曰:「天下書籍, 凡有幾何,朕欲集之,如何可備?」對曰:「伏羲創制,帝王 相承,以至於今。世。傳國記,天文祕緯,不可計數,陛下 誠欲集之,嚴制天下諸州郡縣,搜索,備送主之所好, 集亦不難。」太祖於是班制,天下經籍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