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0 (1700-1725).djvu/4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受學也。縱復如此,亦何所損。君特以曜等恐道臣下 姦變之事,以此不欲令入耳。如此之事,孤已自備之, 不須曜等然後乃解也。此都無所損,君意特有所忌 故耳』。」布得詔陳謝,重自序述,又言懼妨政事。休答曰: 「書籍之事,患人不好,好之無傷也。此」無所為非,而君 以為不宜,是以孤有所及耳。政務學業,其流各異,不 相妨也。

《劉繇傳》注《續漢書》曰:繇祖父本師受經傳,博學群書, 號為通儒,舉賢良方正。寵字祖榮,受父業,以經明行 修,舉孝廉。

《吳宗室傳》:「瑜字仲異,濟陰人。馬普篤學好古,瑜厚禮 之,使二府將吏子弟數百人就受業,遂立學官,臨饗 講肄。是時諸將皆以軍務為事,而瑜好樂墳典,雖在 戎旅,誦聲不絕。」

《張昭傳》:「昭字子布,少好學,博覽眾書,與琅琊趙昱、東 海王朗俱發名友善。弱冠察孝廉不就。與朗共論舊 君諱事,州里才士陳琳等皆稱善之。」

《顧雍傳》:「雍長子卲,字孝則,博覽書傳,好樂人倫。少與 舅陸績齊名,而陸遜張敦、卜靜等皆亞焉。」

《步騭傳》:「騭字子山,避難江東,單身窮困,以種瓜自給, 晝勤四體,夜誦經傳。赤烏九年,代陸遜為丞相,猶誨 育門生,手不釋書,被服居處,有如儒生。」

《嚴畯傳》:「畯字曼才,彭城人也。少耽學,善《詩》《書》《三禮》,又 好《說文》。避亂江東,與諸葛瑾、步騭齊名。著《孝經傳》《潮 水論》。又與裴元、張承論、管仲、季路,皆傳于世。」

《闞澤傳》:「澤字德潤,會稽山陰人也。家世農夫,至澤好 學,居貧無資,常為人傭書以供紙筆。所寫既畢,誦讀 亦遍,追思論講,究覽群籍,兼通歷數,由是顯名。赤烏 五年,拜太子太傅,領中書如故。澤以經傳文多,難得 盡用,乃斟酌諸家,刊約禮文及諸注說,以授二宮,為 制行出入及見賓儀。又著乾象歷注,以正時日。每朝」 廷大議,經典所疑,輒諮訪之。以儒學勤勞,封都鄉侯。 《薛綜傳》:綜字敬文,沛郡竹邑人也。黃龍三年,建昌侯 慮為鎮軍大將軍,屯半州,以綜為長史。外掌眾事,內 授書籍。凡所著述詩賦難論數萬言,名曰「私載。又定 《五宗圖述》《二京解》,皆傳於世。」

《魯肅傳》注《吳書》曰:「肅為人方嚴,寡於玩飾,內外節儉, 不務俗好。治軍整頓,禁令必行,雖在軍陣,手不釋卷。 又善談論,能屬文辭。」

《呂蒙傳》注《江表傳》曰:初,權謂蒙及蔣欽曰:「卿今並當 塗掌事,宜學問以自開益。」蒙曰:「在軍中常苦多務,恐 不容復讀書。」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令 涉獵見往事。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少時,歷《詩》《書》《禮記》 《左傳》《國語》,惟不讀《易》。至統事以來,省三史諸家兵書, 自以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學必得之,寧」 當不為乎!宜急讀《孫子》《六韜》《左傳》《國語》及《三史》。孔子 言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光武當 兵馬之務,手不釋卷,孟德亦自謂老而好學,卿何獨 不自勉勗耶!蒙始學篤志不倦,其所覽見舊儒不勝。 權常嘆曰:「人長而進益,如呂蒙、蔣欽,蓋不可及也。富 貴榮顯,更能折節好學,耽悅書傳,並作國士,不亦休 乎。」

《黃蓋傳》注《吳書》曰:「蓋少孤,嬰丁凶難,辛苦備嘗,然有 壯志,雖處貧賤,不自同於凡庸,常以負薪餘閒學書 疏,講兵事。」

《虞翻傳》:「翻字仲翔,與少府孔融書,并示以所著《易注》。 融答書曰:『聞延陵之禮樂,睹吾子之治《易》,乃知東南 之美者,非徒會稽之竹箭也。又睹象雲物,察應寒溫, 原其禍福,與神合契,可謂探賾窮通者也』。又為《老子》 《論語》《國語訓注》,皆傳於世。」

《吳主五子傳》:「孫和字子孝,年十四,為置宮衛,使中書 令闞澤教以書藝,好學下士,甚見稱述。」

《陸凱傳》:「凱字敬風,黃武初,拜建武都尉領兵,雖統軍 眾,手不釋書。好《太元論》,演其意以筮,輒驗。」

《華覈傳》:「覈字永先,以文學為祕府郎,遷中書丞,後遷 東觀令,領右國史。覈上疏辭讓,皓答曰:『得表以東觀 儒林之府,當講校文藝,處定疑難。漢時皆名學碩儒, 乃任其職,乞更選英賢,聞之以卿研精墳典,博覽多 聞,可謂悅禮樂敦詩書者也。當飛翰騁藻,光贊時事, 以越揚班張蔡之疇,勿復紛紛』。」

《晉書宣穆張皇后傳》:「后諱春華,河內平皋人也。宣帝 初辭魏武之命,託以風痹,嘗暴書,遇暴雨,不覺自起 收之。家惟有一婢見之,后乃恐事泄致禍,遂手殺以 滅口,而親自執爨。帝由是重之。」

《鄭沖傳》:「沖字文和,滎陽開封人也。起自寒微,卓爾立 操,清恬寡欲,耽玩經史,遂博究儒術及百家之言。嘉 平三年,拜司空及高貴鄉公講《尚書》,沖執經親授,與 侍中鄭小同俱被賞賜。初沖與孫邕、曹羲、荀顗、何晏 共集《論語》諸家訓註之善者,記其姓名,因從其義,有 不安者,輒改易之,名曰《論語集解》。成,奏之魏朝,于今」 傳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