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0 (1700-1725).djvu/11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孝義傳》:「胡仲堯,洪州奉新人,累世聚居,至數百口。構 學舍於華林山別墅,聚書萬卷,設廚廩以延四方游 學之士。雍熙二年,詔旌其門。」

《隱逸傳》:「戚同文,宋之楚丘人。世為儒,幼孤,勤勵讀書, 累年不解帶。有《孟諸集》二十卷。大中祥符二年,府民 曹誠即同文舊居旁造舍百餘區,聚書數千卷,延生 徒講習甚盛。詔賜額為本府書院。」

楊慤,虞城人。力學勤志,不求聞達,好學強記經籍,一 見即能默寫。

陳摶,字圖南,亳州真源人。讀《經》史百家之言,一見成 誦,悉無遺忘。

种放,字明逸,河南洛陽人。性不喜浮圖氏,嘗裂佛經 以製帷帳。所著《蒙書》十卷及《嗣禹說表》《孟子上下篇》 《太一祠錄》,人頗稱之。淳化三年,陝西轉運言其材,詔 使召之,其母盡取其筆硯焚之。咸平四年,詔赴闕,不 起。明年,授左司諫、直昭文館。屢得召對。上曰:「放每所 詢問,皆據經以對,頗多裨益,朕優待之,蓋以激浮競」 也。三年,告歸終南,表求太宗御書及經史音疏,悉給 焉。

萬適,字縱之,宛丘人。不求仕進,專以著述為務,有《狂 簡集》百卷,《雅書》三卷,《志苑》三卷,《雍熙詩》二百首,《經籍 擿科討論》四十卷。

李瀆字長源洛陽人淳澹好古博覽經史家世多聚 書畫頗有奇妙。

黃晞,字景微,建安人。少通經,聚書數千卷,學者多從 之游,自號「贅隅子。」著《欷歔瑣微論》十卷,以謂「贅隅」者 枿物之名,欷歔者嘆聲,瑣微者述辭也。 周啟明,字昭回,其先金陵人,後占籍處州。啟明篤學, 藏書數千卷,多手自傳寫,而能口誦之。

鄧孝甫,字成之,臨川人。第進士,提點開封府河渠,坐 事去官,遂閉戶著書。所論述有「《卜世大寶》《龜》《伊周素 蘊》」、《義命》《雜著》《太平策要》等凡二百五十餘篇。

南安翁者,漳州陳元忠嘗過南安,投宿野人家,几案 間有文集散亂,視之皆經子也。陳叩之曰:「翁訓子讀 書乎?」曰:「種園為生耳。」問「藏書何用?」曰:「偶有之耳。」翌日, 大兒失稅當杖,小兒曰:「大人元係正郎,宣和間累典 州郡,守謝而釋之。」次日枉駕訪之,室已虛矣。

張舉,字子厚,常州人。登進士,不之官,閉戶讀書四十 年,手校數萬卷,無一字舛。窮經著書,至夜分不寐。詔 拜校書郎,竟不出。

劉愚字必明,龍游人。為安鄉縣令。邑有范仲淹讀書 地,為繪像立祠,興學,士競知勸。愚雅不樂仕進,遂致 仕,結廬城南,著書自適,《書》《禮》《語》《孟》皆有解。

《宦者傳》:「劉承規字大方,山陽人。咸平中,朱昂、杜鎬編 次館閣書籍,錢若水修《祖宗實錄》《冊府元龜》、國史及 編著校讎之事,承規悉典領之。頗好儒學,喜聚書,間 接文士,質訪故實。其有名于朝者,多見禮待。」

梁師成字守道慧黠習文法稍知書隸賈詳書藝局 領睿思殿文字外庫。

西蜀孟氏世家:「母守素,河中龍門人。父昭裔,偽蜀宰 相。昭裔好藏書,在成都,令門人句中正孫逢吉書。《文 選》《初學記》《白氏六帖》鏤板,守素齎至中朝,行于世。大 中祥符九年,子克勤上其板,補三班奉職。」

《吳越世家》:「錢惟治字和世,俶愛之,養為己子。幼好讀 書,家藏書帖圖書甚多。惟治好學,聚圖書萬餘卷,多 異本,慕皮、陸為詩,有集十卷,書跡多為人藏祕。」 錢昱字就之,忠獻王佐之長子。昱好學多聚書,喜吟 詠,多與中朝卿大夫唱酬。嘗與沙門贊寧談「竹事,迭 錄所紀,昱得百餘條,因集為《竹譜》三卷。」俄獻《太平興 國錄》。求換臺省官,令學士院召試制誥三篇,改祕書 監、判尚書都省。時新葺省署,昱撰記奏御,又嘗以鍾、 王墨跡八卷為獻,有詔褒美。昱善筆札,工尺牘,有集 二十卷。又有台州刺史仰之子昭序,字著明。好學,喜 聚書,書多親寫。

荊南高氏世家:「孫光憲字孟文,陵州貴州人。博通經 史,尤勤學,聚書數千卷,或自抄寫,孜孜讎校,老而不 廢。好著撰,自號葆光子。所著《荊臺集》三十卷,《鞏湖編 玩》三卷,《筆傭集》三卷,《橘齋集》二卷,《北夢瑣言》三十卷, 《蠶書》二卷。又撰《續通歷紀》,事頗失實。太平興國初,詔 毀之。」

《高麗國傳》:太平興國二年,伷卒,弟治知國事。淳化四 年正月,治遣使白思柔貢方物,上言「願賜板本九經 書,用敦儒教。」許之。八年,遣郭元來貢。九年,辭還,賜經 史、曆日、聖惠方等。元又請錄國朝《登科記》及所賜御 詩以歸,從之。天禧五年,又表乞陰陽地理書、《聖惠方》 並賜之。哲宗立,遣使金上琦奉慰,林暨致賀,請市刑 法之書、《太平御覽》《開寶通禮》《文苑英華》。詔惟賜《文苑 英華》一書。元祐七年,遣黃宗慤來獻《黃帝鍼經》,請市 書甚眾。禮部尚書蘇軾言:「高麗入貢,無絲髮利而有 五害。今請諸書與收買金箔,皆宜勿許。」詔許買金箔。 然卒市《冊府元龜》以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