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0 (1700-1725).djvu/10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搜其家,得御札數篋,束之左藏南庫。飛子霖請于孝 宗還之。霖子珂,以淮西十五御札辨驗彙次,凡出師 應援之先後皆可考。嘉定間,為《龥天辨誣集》五卷、《天 定錄》二卷,上之。

《宇文虛中傳》:「虛中字叔通,華陽人,大觀進士,建炎二 年,詔求使絕域者,虛中應詔為祈請使,明年遣還。虛 中曰:『奉命祈請二帝,二帝未還,虛中不可歸。金人加 以官爵,號為國師貴人。達官不平,告虛中謀反,乃羅 織虛中家圖書,為反具。虛中曰:『死自吾分。至於圖籍, 南來士大夫家家有之。高士談圖書,尤多于我家,豈 亦謀反耶』』?」乃并殺士,談天為之晝晦。有文集行于世。 《朱弁傳》:「弁字少章,婺源人。少穎悟,讀書日數千言。建 炎初,遣使問安兩宮,有《聘遊集》四十二卷,《書解》十卷, 《曲洧舊聞》三卷,《續骫骳說》一卷,《雜書》一卷,《風月堂詩 話》三卷。」

《洪皓傳》:「皓字光弼,番易人,政和進士,出使留北中十 五年,得生還。秦檜謂皓子适曰:『尊公信忠義,得上眷。 但官職如讀書,速則易,終而無味,須如黃鐘大呂乃 可。皓在北庭,為金人所敬,所著詩文,爭鈔誦求鋟梓。 皓博學強記,有文集五十卷及《帝王通要》《姓氏指南》 《松漠紀聞》《金國文具錄》等書』。」

邁字景盧,皓季子也。幼讀書,日數千言,一過目輒不 忘。博極載籍,雖稗官虞初、釋老傍行,靡不涉獵。紹興 十五年中第,以端明殿學士致仕。邁以博洽受知孝 宗,考閱典故,漁獵經史,極鬼神事物之變。手書《資治 通鑑》凡三。有《容齋五筆》《夷堅志》行於世。其他著述尤 多,所修《欽宗紀》,多本之孫覿附耿南仲惡李綱所紀 多失實,故朱熹舉《王允之論》,言「佞臣不可使執筆,以 為不當取覿所紀」云。

《張九成傳》:「九成字子韶,開封人。居錢塘,從楊時學,研 思經學,多有訓解。然與學佛者游,故議論多偏。」 《張守傳》:「守字子固,晉陵人。家貧無書,從人假借,過目 輒不忘。登崇寧進士,除詳定《九域圖志》編修官。」 《呂本中傳》:「本中字居仁,祖希哲,師程顥,從楊時、游酢、 尹焞遊。三家或有疑異,未嘗苟同,學者稱東萊先生。 賜諡文清。」有詩二十卷、《春秋解》一十卷、《童蒙訓》三卷、 《師友淵源錄》五卷,行于世。

《王庠傳》:「庠字周彥,滎州人。年十三,居父喪,哀憤深切, 謂弟序曰:『父以直道見擠,母期我兄弟成立,贈復父 官,相與勉之,遂閉戶窮經史百家書傳注之學』。」 《劉玨傳》:「玨字希范,湖州長興人。登進士,歷端明殿學 士。有《吳興集》二十卷,《集議》五卷、《兩漢蒙求》十卷。」 《陳公輔傳》:「公輔字國佐,臨海人。紹興六年,為吏部員 外郎,疏言『今日之禍,實由公卿大夫無氣節忠義,不 能維持天下國家,豈非王安石學術壞之耶?議者謂 安石政事雖不善,學術尚可取。臣謂安石學術之不 善,尤甚于政事。政事害人才,學術害人心,《三經字說》 詆誣聖人,破碎大道,非一端也。《春秋》正名,定分褒貶, 俾亂臣賊子懼安石,使學者不治。《春秋》《史》《漢》載成敗 安危存亡理亂,為聖君賢相忠臣義士之龜鑑』。」安石 使學者不讀《史》《漢》,王莽之篡,揚雄不能死,又仕之,更 為《劇秦美新》之文。安石乃曰:「雄之仕,合於孔子無可 無不可之義。」五季之亂,馮道仕,四姓八君。安石乃曰: 「道在五代時,最善避難以存身。」使公卿大夫皆師安 石之言,宜其無氣節忠義也。公輔有《文集》二十卷、《奏 議》十二卷,行於世。

《王次翁傳》:「次翁字慶曾,濟南人。入太學,貧甚,夜持書 就旁舍借燈讀之。」

《范如圭傳》:「如圭字伯逵,建陽人。少從舅氏胡安國受 《春秋》。登第,遷校書郎,兼史館校勘。金使來無所於館, 將虛祕書省處之。如圭見宰相趙鼎曰:『祕府謨訓所 藏,可使仇敵居之乎』?鼎竦然,為改館。時宗藩並建,儲 位未定,如圭獨深憂之,掇至和、嘉祐間名臣章疏凡 三十六篇,合為一書,囊封以獻。帝悟,謂輔臣曰:『如圭 可謂忠矣』。有集十卷,皆書疏議論之語,藏于家。」 《趙逵傳》:「逵字莊叔,秦人,徙蜀,家資州。逵讀書數行俱 下,尤好聚古書,考歷代興衰治亂之跡,與當代名人 鉅公出處大節,根窮底究,尚友其人。紹興時,對策論 君臣父子之情甚切,擢第一,時檜意有所屬,而逵對 獨當帝意,檜不悅,除校書郎。逵單車赴闕」,征稅者希 檜意,搜行橐皆書籍,才數金而已。

《孫道夫傳》:「道夫字太沖,眉州丹稜人。居官一意為民, 不可干以私。仕宦三十年,俸給多置書籍。」

《曾幾傳》:「幾字吉甫,贛州人,徙河南。詔修《神宗寶訓》,書 成奏薦,帝稱善。有《經說》二十卷,文集三十卷。」

《勾濤傳》:「濤字景山,成都新繁人。登崇寧二年進士,八 年除史館修撰,重修《哲宗實錄》成,進一秩,就館賜宴, 復修《徽宗實錄》。有文集十卷,《西掖制書》十卷,奏議十 卷。」

《李彌遜傳》:「彌遜,字似之,吳縣人。登第,除國朝會要所 檢閱文字,特遷校書郎,編修大典,校閱,歷徽猷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