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0 (1700-1725).djvu/10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秋》之書,不使列于學官,至戲目為「斷爛。」朝報。安石傳 經義出己意,辨論輒數百言,眾不能屈。

安石子雱,字元澤,性敏甚,未冠,已著書數萬言。舉進 士,作策三十餘篇,極論天下事;又作《老子訓傳》《佛書 義解》亦數萬言。安石欲上知而自用,乃以雱所作策 及注《道德經》鏤板鬻于市,遂傳達于上。召見,除太子 中允、崇政殿說書。神宗數留與語,受詔撰《詩、書義》。擢 天章閣待制兼侍講。書成,遷龍圖閣直學士。

安石弟安國,字平甫。幼敏悟,未嘗從學,而文詞天成。 年十二,出所為詩、銘、論、賦數十篇示人,語皆警拔,遂 以文章稱于世。於書無所不通。

李清臣,字邦直,魏人也。七歲知讀書,日數千言,暫經 目輒成誦。舉進士,為集賢校理。作《韓琦行狀》,神宗讀 之曰:「良史才也。」召為兩朝國史編修官,撰《河渠》《律曆》 《選舉》諸志,文直事詳,人以為不減《史》《漢》。

《常秩傳》:秩字夷甫,潁州汝陰人。以經術著稱,歷侍讀, 命其子立校書崇文院。秩長於《春秋》,至斥孫復所學 為不近人情,著《講解》數十篇,自謂聖人之道皆在於 是。及安石廢《春秋》,遂盡諱其學。

《盧士宗傳》:士宗字公彥,濰州昌樂人。舉五經,侍講楊 安國以經術薦之,仁宗御延和殿,詔講官悉升殿,聽 其講《易》。明日,復命講《泰卦》,又詔經筵官及僕射賈昌 朝聽之,授天章閣侍講。

《杜常傳》:「常字正甫,衛州人,昭憲皇后族孫也。折節學 問,無戚里氣習。嘗跨驢讀書,驢嗜草,失道不之覺,觸 桑木而墮,額為之傷。」

《沈遼傳》:「遼字叡達,幼挺拔不群,長而好學,傲睨一世。 讀左氏班固書,小摹倣之,輒近似。」

《沈括傳》:「括字存中,擢進士第,編校昭文書籍,為館閣 校勘。博學善文,于天文、方志、律曆、音樂、醫藥、卜算無 所不通,皆有所論著。又記平日與賓客言者為筆談, 多載朝廷故實者。舊出處傳于世。」

《李大臨傳》:大臨字才元,登進士第,為睦親宅講書,文 彥博薦為祕閣校理。仁宗嘗遣使賜館閣御書,至大 歸家,大臨貧無皂隸,方自秣馬,使者還奏,帝曰:「真廉 士也。」

《呂夏卿傳》:「夏卿字縉叔,晉江人。舉進士,為江寧尉。編 修《唐書》成,直祕閣,歷史館檢討。夏卿長於史,貫串唐 事,博采傳記雜說數百家,折衷整比。又通譜學,創為 世系諸表,於《新唐書》最有功云。」

《沈立傳》:「立字立之,歷陽人。舉進士,簽書益州判官,提 舉商湖埽,采摭大河事跡、古今利病,為書曰《河防通 議》,治河者悉守為法。歷知越州、杭州。初,立在蜀,悉以 公粟售書,積卷數萬。神宗問所藏,立上其目及所著 名《山水記》三百卷。」

《徐禧傳》:禧字德占,洪州分寧人。少有志度,博覽周游, 以求知古今事變,風俗利疚,不事科舉。熙寧初,王安 石行新法,禧作治策二十四篇以獻。時呂惠卿領修 撰經義局,遂以布衣充檢討。神宗見其所上策曰:「禧 言朝廷用經術變士十已八九,然竊襲人之語,不求 心通者相半。」此言是也。

昌《劉彝傳》:「彝字執中,福州人。從胡瑗學,歷直史館。著《七 經中義》百七十卷,《明善集》三十卷,《居陽集》三十卷。」 《种世衡傳》:「世衡字仲平,放之兄子也。少尚氣節,兄弟 有欲析其貲者,悉推與之,惟取圖書而已。」

《司馬光傳》: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 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 飢渴寒暑。寶元初進士,除補國子直講。龐籍薦為館 閣校勘、同知禮院。中官麥允言死,給鹵簿,光言繁纓 以朝孔子,且猶不可。允言近習之臣,非有元勳大勞, 而贈以三公一品鹵簿,其視繁纓不亦大乎!神宗即 位,擢為翰林學士。光辭,帝曰:「古之君子,或學而不文, 或文而不學,惟董仲舒、揚雄兼之,卿有文學,何辭為?」 對曰:「臣不能為四六。」帝曰:「如兩漢制詔可也。」光常患 歷代史繁,人主不能遍覽,遂為《通志》八卷以獻。英宗 悅之,命置局祕閣,續其書。至是,神宗名之曰《資治通 鑑》,自製序授之,俾日進讀。安石得政,行新法,光逆疏 其利害。邇英進讀,至曹參代蕭何事,帝曰:「漢常守蕭 何之法不變,可乎?」對曰:「寧獨漢也,使三代之君常守 禹、湯、文、武之法,雖至今存可也。」官制行,帝指御史大 夫曰:「非司馬光不可。」又將以為東宮師傅,蔡確曰:「國 是方定,願少遲之。」《資治通鑑》未就,帝尤重之,以為賢 于荀悅。《漢紀》數促使終篇,賜以潁邸舊書二千四百 卷。及書成,加資政殿學士。光於學無所不通,惟不喜 釋、老,曰:「其微言不能出吾書,其誕吾不信也。」

光子康,字公休。敏學過人,博通群書,以明經上第。光 修《資治通鑑》,奏檢閱文字。歷侍講。邇英進講,言《孟子》 於書最醇正,陳王道尤明白,所宜觀覽。帝曰:「方讀其 書。」尋詔講官節以進。

呂公著,字晦叔。幼嗜學,至忘寢食。神宗立,召為翰林 學士、知通進銀臺司。司馬光以論事罷中丞,還經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