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55 (1700-1725).djvu/8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便鋤之,令枝條壯盛,即多蠟也。」

李時珍曰:「蠟蟲大如蟣虱,芒種後延緣樹枝,食汁吐 涎,粘於嫩莖,化為白脂,乃結成蠟,狀如凝霜。處暑後 剝取,謂之蠟渣。過白露則粘住難刮矣。其渣煉化濾 淨,或甑中蒸化,瀝下器中,待凝成塊,即為蠟也。其蟲 微時白色作蠟,及老則赤黑色,乃結苞於樹枝,初若 黍米大,入春漸長,如雞頭子,紫赤色,纍纍抱枝,宛若」 樹之結實也。蓋蟲將遺卵作房,正如雀甕螵蛸之類 爾。俗呼為「蠟種」,亦曰「蠟子。」子內皆白卵如細蟣,一包 數百。次年立夏日摘下,以箬葉包之,分繫各樹芒種 後包拆卵化,蟲乃延出葉底,復上樹作蠟也。樹下要 潔淨,防蟻食其蟲。

元扈先生曰:「女貞之為白蠟,勝國以前,略無紀載,今 則遍東南諸省皆有之。向嘗疑焉,以為古人著書,未 暇遠徵遐僻耳,非果昔無今有也。然見婺州人言,彼 中放蠟,不過二十年。吳興人言,不過十許年,即余邑 五年前,亦無人知此。自余庚戍營先隴,始樹女貞數 百本,擬作蠟。近年來,村中亦多自生蠟蟲,頃寄子,半」 用吳興子,半用土子。土人言土子為勝,則昔無今有, 理亦有之。事固非目前所見遽可懸斷也。

汪機《本草彙編》曰:「蟲白蠟,與蜜蠟之白者不同,乃小 蟲所作。其蟲食冬青樹汁,久而化為白脂,粘敷樹枝。 人謂蟲矢著樹而然,非也。至秋刮取,以水煮溶,濾置 冷水中,則凝聚成塊矣。碎之,文理如白石膏而瑩澈。 人以和油澆燭,大勝蜜蠟也。」

元扈先生曰:「蟲白蠟,純用作燭,勝他燭十倍。若以和 他油,不過十分之一,其燭亦不淋,故為用頗廣,多植 無害。」

《宋氏雜部》曰:「冬青子可種,堪入酒。至長盛時。五月養 以蠟子,七月收蠟,不宜盡采,留待來年四月,又得生 子。取養蠟曬乾,以越布蒙於甑口,置蠟布上,置器甑 中,釜內水沸,蠟遂鎔下,入器凝則堅白而為燭材。其 滓盛之以絹囊,復投於熱油中,則蠟盡化油,遂可為 燭。凡養蠟子經三年,停亦三年。」

又曰:「巴蜀擷其子,漬淅米水中十餘日,搗去水種之。 蠟生則近跗,伐去發肄再養蠟,養一年,停一年,采蠟 必伐,木無老榦。」

元扈先生曰:「女貞收蠟有二種,有自生者,有寄子者。 自生者,初時不知蟲何來,忽遍樹生白花。」

枝上生脂如霜雪,人謂之「花。」

取用煉蠟,明年復生蟲子,向後恆自傳生。若不曉寄 放,樹枯則已。若解放者,傳寄無窮也。寄子者,取他樹 之子,寄此樹之上也。其法或連年,或停年,或就樹,或 伐條。若樹盛者,連年就樹寄之,俟有衰頓,即斟酌停 年,以休其力。培壅滋茂,仍復寄放。即宋氏《雜部》所謂 「養一年停一年」者也。伐條者,取樹裁徑寸以上者種 之。俟盛長寄子生蠟,即離根三四尺,截去枝榦,收蠟 隨手下壅。冬月再壅,明年旁長新枝。芽蘗以後,恆擇 去繁冗,令直達。又明年亦復修理,恆加培壅。第三年 可放蠟子,四年再放,五年復放迨收蠟,仍剪去枝。如 是更代無窮。此所謂「經三年停三年」者也。凡寄子皆 於立夏前三日內,從樹上連枝剪下,「去餘枝,獨留寸 許。令子抱木,或三四顆乃至十餘顆,作一簇,或單顆, 亦連枝剪之。剪訖,用稻穀浸水半日許,漉取水,剝下 蟲顆,浸水中一刻許取起。用竹箬虛包之,大者三四 顆,小者六七顆,作一包,韌草束之,置潔淨甕中。若陰 雨頓甕中可數日。天熱其子多迸出,宜速寄之。」《寄法》: 「取箬包剪去角,作孔如小豆大,仍用草係之樹枝閒, 其子多少,視枝小大斟酌之。枝大如指者可寄,枝太 細𠏉太粗者勿寄也。」寄後數日,閒鳥來啄《箬包》,攫取 子,勤驅之。天漸暖,蟲漸出包,先緣樹上下行,若樹根 有草,即附草不復上矣,故樹下須芟刈極淨也。次行 至葉底棲止,更數日復下至枝條囓皮入咂,食其脂 液,因作花,約略蟲出盡,即取下包,視有餘子,并作苞, 別寄他樹。秋分後檢看花老嫩,若太嫩不成蠟,太老 不成蠟,太老不可剝矣。剝時或就樹,或剪枝,俱先灑 水潤之,則易落。乘雨後或侵晨帶露華,采之尤便。次 取蠟花投沸湯中鎔化,候稍冷,取起水面蠟再煎,再 取滓,沈鍋底勺去之。若蠟未淨,再依前法煎澄之,既 淨,乘熱投入繩套子,候冷牽繩起之,成蠟堵也。 又曰:「浸穀水漬蠟子,剝下包之」,此是婺州法。吳興人 但於立夏後剪子,到小滿前三日,連舊枝作包寄之, 亦生蠟。欈李及吾邑有自生之子,不煩寄放,亦生蠟。 可見傳生之物,氣足為上。若吾鄉傳有土子,不論節 氣,但俟其氣足欲迸時,速剪下寄之可也。

又曰:「立夏前二日剪子,此是常法。但浙東氣暖,從他 方鬻子還,恐蟲迸出,故以此為期。若吳興在北,吾邑 又在吳興北,則吾鄉往吳興及浙東買子者,宜立夏 後剪,小滿前後寄也。若浙東從吾鄉鬻子,仍須立夏 前剪去耳。吾鄉以北愈寒,寄宜愈遲,依此消息之。」 又曰:「蠟子若本地所無,傳貿他方者,可行千里。如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