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55 (1700-1725).djvu/7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下三五十丸,日三服,神妙不可述。婦人良方

小兒熱瀉:黃蘗削皮焙為末,用米湯和丸粟米大,每 服一二十丸,米湯下。十全博救方

「赤白濁淫,及夢泄精滑,真珠粉丸:黃蘗炒、真蛤粉各 一斤,為末,每服一百丸,空心溫酒下。黃蘗苦而降火, 蛤粉鹹而補腎也。又方加知母炒、牡蠣粉、煆、山藥 炒等分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八十丸,鹽湯送下。 積熱夢遺,心忪恍惚,膈中有熱,宜清心丸主之。黃蘗 末一兩,片腦一錢,煉蜜丸梧子大,每服十五丸,麥門 冬湯」下。此大智禪師方也。本事方

消渴尿多能食:黃蘗一斤,水一升,煮三五沸,渴即恣 飲之,數日即止。獨行方

嘔血熱極,黃蘗蜜塗炙乾為末,麥門冬湯調服二錢, 立瘥。經驗方

時行赤目:黃蘗去粗皮為末,濕紙包裹,黃泥固,煨乾。 每用一彈子大,紗帕包之,浸水一盞,飯上蒸熟,乘熱 熏洗,極效。此方有金木水火土,故名「五行湯」,一丸可 用二三次。龍木論

嬰兒赤目,在蓐內者:人乳浸黃蘗汁點之。小品方 眼目昏暗:每旦含黃蘗一片,吐津洗之,終身行之,永 無目疾。普濟方

卒喉痹痛:「黃蘗片含之。」又以一斤酒一斗,煮二滾,恣 飲便愈。肘后方

咽喉卒腫,食飲不通:苦酒和黃蘗末傅之。肘后方 小兒重舌:黃蘗浸苦竹瀝點之。千金方

口舌生瘡:《外臺方》:用黃糵含之良。《深師方》:用蜜漬 取汁,含之,吐涎。《寇氏衍義》:治心脾有熱,舌頰生瘡。 蜜炙黃蘗、青黛各一分,為末,入生龍腦一字,摻之,吐 涎。赴筵散:用黃蘗、細辛等分,為末摻。或用黃蘗、乾 薑等分,亦良。

口疳臭爛:「綠雲散」:用黃蘗五錢,銅綠二錢,為末摻之, 漱去涎。三因方

鼻疳有蟲:「黃蘗二兩,冷水浸一宿,絞汁溫服。」聖惠方 鼻中生瘡:黃蘗、檳榔末,豬脂和傅。普濟方

脣瘡痛痒:黃蘗末,以薔薇根汁調塗,立效。聖濟方 鬈毛毒瘡生頭中,初生如蒲桃,痛甚。「黃蘗一兩,乳香 二錢半,為末,槐花煎水調作餅,貼於瘡口。」普濟方 小兒囟腫,生下即腫者,黃蘗末水調貼足心。普濟方 傷寒遺毒,手足腫痛:黃蘗五斤,水三升,煮漬之。肘后方 癰疽乳發初起者,「蘗末和雞子白塗之,乾即易。」梅師方 癰疽腫毒:黃蘗末炒、川烏頭炮,等分為末,唾調塗之, 留頭,頻以米泔水潤濕。集簡方

小兒臍瘡不合者,黃蘗末塗之。子母祕錄

小兒膿瘡,遍身不乾,用黃蘗末入枯礬少許,摻之即 愈。簡便方

男子陰瘡有二種:一者陰蝕作臼膿出,一者只生熱 瘡。熱瘡用黃蘗、黃芩等分煎湯洗之,仍以黃蘗、黃連 作末傅之。又法:黃蘗煎湯洗之,塗以白蜜。肘后方 臁瘡熱瘡:黃蘗末一兩,輕粉三錢,豬膽汁調搽之,或 只用蜜炙黃蘗一味。

火毒生瘡凡人冬月向火。火氣入內。兩股生瘡。其汁 淋漓。用黃蘗末摻之立愈。一婦病此。人無識者。有用 此而愈。張泉醫說

凍瘡裂痛:乳汁調黃蘗末塗之。儒門事親

自死六畜有毒:以黃蘗末。水服方寸匕。肘后方 斂瘡生肌:黃蘗末麪糊調塗效。宣明方

檀桓集解

陳藏器曰:「檀桓乃百歲蘗之根,如天門冬,長三、四尺, 別在一㫄,以小根綴之,一名檀桓芝」,出靈寶方。 李時珍曰:「《本經》但言黃蘗根名檀桓」,陳氏所說,乃蘗 㫄所生檀桓芝也,與陶弘景所說同。

氣味

苦寒無毒。

主治

《本經》曰:「心腹百病,安魂魄,不饑渴。久服輕身延年通 神。」

陳藏器曰:「長生神仙,去萬病為散,飲服方寸匕,盡一 枚,有驗。」

小蘗釋名

李時珍曰。此與金櫻子。杜鵑花並名。「山石榴。」非一物 也。

集解

陶弘景曰:「子蘗樹小,狀如石榴,其皮黃而苦。又一種 多刺,皮亦黃。並主口瘡。」

蘇恭曰:小蘗生山石間,所在皆有,襄陽峴山東者為 良,一名山石榴。其樹枝葉與石榴無別,但花異,子細 黑圓,如牛李子及女貞子爾。其樹皮白,陶云「皮黃」,恐 謬矣。今太常所貯,乃小樹多刺而葉細者,名刺蘗,非 小蘗也。

陳藏器曰:「凡是蘗木皆皮黃,今既不黃,非蘗也。小蘗 如石榴,皮黃子赤如枸杞子,兩頭尖。人剉枝以染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