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54 (1700-1725).djvu/4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用意栽。海燕解憐頻睥睨,胡蜂未識更徘徊。虛生芍」 藥徒勞妒,羞殺玫瑰不敢開。惟有數苞紅愨在,含芳 只待舍人來。白尋到寺看花,乃命徐生同醉而歸。 《獨異志》:唐裴晉公度寢疾永樂里,暮春之月,忽過遊 南園,令家僕僮舁至藥欄,語曰:「我不見此花而死,可 悲也。」悵然而返。明早報牡丹一叢先發,公視之三日 乃薨。

《唐國史補》:京城貴遊尚牡丹三十餘年矣。每春暮,車 馬若狂,以不耽玩為恥。執金吾鋪官園外寺觀,種以 求利,一本有直數萬者。元和末,韓令始至長安,居第 有之,遽命斸去,曰:「吾豈效兒女子耶?」

《清異錄》:韓弘罷宣武節度,歸長安私第,有牡丹雜花, 命斸去之,曰:「吾豈效兒女輩耶?」當時為牡丹包羞。 《酉陽雜俎》:牡丹前史中無說處,惟《謝康樂集》中言:竹 閒水際多牡丹。成式撿隋朝種植法,七十卷中初不 記說牡丹,則知隋朝花藥中所無也。開元末,裴士淹 為郎官,奉使幽冀回,至汾州眾香寺,得白牡丹一顆, 植於長安私第。天寶中,為都下奇賞,當時名公。有裴 給事宅看牡丹,時時尋訪,未獲一本。有詩云:「長安年 少惜春殘,爭認慈恩紫牡丹。別有玉盤承露冷,無人 起就月中看。」太常博士張乘嘗見裴通祭酒說,又房 相有言,牡丹之會,琯不預焉。至德中,馬僕射鎮太原, 又得紅紫二色者,移於城中,元和初猶「少,今與《戎葵 角》多少矣。」

衛公言貞元中牡丹已貴。柳渾詩言:「近來無奈牡丹 何,數十千錢買一顆。今朝始得分明見,也共戎葵較 幾多。」成式又嘗見衛公園中有馮紹正《雞圖》,當時已 畫牡丹矣。

興唐寺有牡丹一顆,元和中著花一千二百朵。其色 有正暈、倒暈、淺紅、淺紫、深紫、黃白檀等,獨無深紅。又 有花葉中無抹心者。重臺花者,其花面徑七八寸。 興善寺素師院牡丹,色絕佳,元和末,一枝花合歡。 韓愈侍郎有疏從子姪自江淮來,年甚少,韓令學院 中伴子弟,子弟悉為凌辱。韓知之,遂為街西假僧院, 令讀書。經旬,寺主綱復訴其狂率。韓遽令歸,且責曰: 「市肆賤類營衣食,尚有一事長處,汝所為如此,竟作 何物?」姪拜謝,徐曰:「某有一藝,恨叔不知。」因指階前牡 丹曰:「叔要此花,青紫黃赤唯命也。」韓大奇之,遂給所 須試之,乃豎箔曲尺,遮牡丹叢,不令人窺掘。窠四圍 深及其根,寬容人座,唯齎紫礦、輕粉、朱紅。旦暮治其 根,凡七日乃填坑白。其叔曰:「恨校遲一月。」時冬初也。 牡丹本紫,及花發色白紅歷綠,每朵有一聯詩,字色 分明,乃是韓出關時詩,一韻曰:「雲橫秦嶺家何在,雪 擁藍關馬不前。」十四字,韓大驚異。姪且辭歸江淮,竟 不願仕。

《修武縣志》:唐韓湘字清夫,愈姪嘗勸之學,湘曰:「所學 非公所知,作詩以見志。」中有「能開頃刻花」句,公曰:「子 能奪造化耶?」即取盆覆土,須臾花開,葉上有金字一 聯云:「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公不解。後 公貶潮陽,道阻雪,湘來謂曰:「公忘昔日花間之句乎?」 訊其地,秦嶺山,藍關也。遂足成詩以貽之。

《杜陽雜編》:穆宗皇帝殿前種千葉牡丹,花始開,香氣 襲人,一朵千葉,大而且紅。上每睹芳盛,歎曰:「人間未 有。」自是宮中每夜即有黃白蛺蝶數萬,飛集於花間, 輝光照耀,達曉方去。宮人競以羅巾撲之,無有獲者。 上令張網於空中,遂得數百。於殿內縱嬪御追捉,以 為娛樂。遲明視之,則皆金玉也。其狀工巧,無以為比, 而內人爭用絳縷絆其腳以為首飾。夜則光起妝奩 中。其後開寶廚。睹金錢玉屑之內。將有化為蝶者。宮 中方覺焉。

《唐書舒元輿傳》:「文宗時,李訓與元輿善。訓用事,遷御 史中丞,以本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元輿為《牡丹賦》 一篇,時稱其工。死後,帝觀牡丹,憑殿闌誦賦,為泣下。」 《全唐詩話》:「太和九年,誅王涯等,仇士良愈兇恣,文宗 惡之。雖登臨遊幸,未嘗為樂。或瞠目獨語,左右莫敢 進問。因題詩曰:『輦路生春草,上林花滿枝。憑高何限 意,無復侍臣知』。」一日看《牡丹賦》,吟曰:「折者如語,含者 如咽,俯者如愁,仰者如悅。」吟罷,方省元輿詞,不覺歎 息,泣下沾衣。

《南部新書》:長安三月五日看牡丹,奔走車馬。慈恩寺 元果院白牡丹,遲半月開。故裴兵部璘題詩於佛殿 壁上曰:「長安豪貴惜春殘,爭賞先開紫牡丹。別有玉 杯承露冷,無人肯向月中看。」太和中,敬宗自夾城出 芙蓉園,因幸此寺,見所題詩,吟詠久之,因令宮嬪諷 念。及暮,此詩滿六宮矣。

《摭異記》:太和開成中,有程修己者,以善畫得進謁。修 己始以孝廉召入籍,故上不甚以畫者流視之。會春 暮,內殿賞牡丹花,上頗好詩,因問修己曰:「今京邑傳 唱牡丹花詩,誰為首出?」修己對曰:「臣嘗聞公卿閒多 吟賞,中書舍人李正封詩曰:『天香夜染衣,國色朝酣 酒』。上聞之,嗟賞移時。楊妃方恃恩寵,上笑謂賢妃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