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54 (1700-1725).djvu/2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頁尚未校對

紅,即以為至寶,不遑深辨。而上色上品,即吾亳好事 之家,惟有力者能得之。予向于牡丹亦止浮慕,近且 精其伎倆,園丁好事之家,窮搜而厚遺之,故所得名 品頗多。草堂數武之地,種蒔殆遍,率以兩色併作一 叢,紅白異狀,錯綜其閒,又以平頭紫、慶天香、「先春紅」 三色插入花叢,閒雜而成文章。他時盛開,爛然若錦, 點綴春光,亦一奇也。

《與王士龍書》
邢侗

吾家園最饒芍藥,動以數畝計。顧獨乏牡丹,即寥寥 數莖,浹歲不花,總花才單瓣,貧薄無重樓富貴之態。 且色目多中下,不稱名王大國。而鄉子廬兒猶謂「邢 家花事葳蕤,政如尉佗王不識漢天子」,致足羞耳。曹 有王五雲先生,家多異蓄,於牡丹尤富。聞爨下薪櫪 閒芻,雜進不問。而濟南生保一花半葉如瓊枝,知王 先生當無恡分饟之也。敬托周使為紹,乞得數十孤 根,散洛陽芳姿于鄉里同志,大是快事。異時曲闌小 樹,杯酒淋漓,用餘瀝醉花神,敢不願先生萬年萬年!

牡丹部藝文二

《清平調》
唐·李白

開元時,禁中初重木芍藥,即今牡丹得四本,紅紫、淺紅、通白者。上因移植於興慶池東沈香亭前。會花方繁開,上乘照夜車,太真以步輦從。詔選梨園子弟,將欲歌。上曰:「賞名花,對妃子,焉用舊樂。」 遽命李龜年持金花箋宣賜白立進《清平調》詞三章,白援筆賦之云云。命梨園弟子約略調撫絲竹,促李龜年歌之。太真持頗梨七寶杯,酌西涼州蒲萄酒,笑領歌詞。上因調玉笛以倚曲,每曲遍將換,則遲其聲以媚之。太真飲罷,斂繡巾重拜。異日,太真重吟前詞,力士終以脫靴為恥,乃曰:「以妃子指飛燕,賤之甚矣。」 太真深然之。上嘗欲命白官,卒為宮中所捍而止。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 見,會向瑤臺月下逄。

一枝穠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 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 恨,沈香亭北倚欄干。

《裴給事宅白牡丹》
開元名公

《酉陽雜俎》云:「開元末,裴士淹為郎官,奉使幽薊,回至汾州眾香寺,得白牡丹一窠,植於長興私第。天寶中,為都下奇賞,當時名公有《裴給事宅看牡丹,尋訪未獲一本詩》。」

長安豪貴惜春殘,爭賞新開紫牡丹。別有玉盤承露 冷,無人起就月中看。

《紅牡丹》
王維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和王郎中召看牡丹》
姚合

葩疊萼相重,燒欄復照空。妍姿朝景裏,醉艷晚煙中。 乍怪霞臨砌,還疑燭出籠。「繞行驚地赤,移坐覺衣紅。 殷麗開繁朵,香濃發幾叢。裁綃樣豈似染,茜色寧同。」 嫩畏人看損,鮮愁日炙融。嬋娟涵宿露,爛漫抵春風。 縱賞襟情合,閒吟景思通。客來歸盡懶,鶯戀語無窮。 「萬物珍那比,千金買不充。如今難更有,縱有在仙宮。」

《牡丹》
李益

紫蕊叢開未到家,卻教遊客賞繁華。始知年少求名 處,滿眼空中別有花。

《僧院牡丹》
陳標

琉璃地上開紅艷,碧落天頭散晚霞。應是向西無地 種,不然爭肯重蓮花。

《赴東都別牡丹》
令狐楚

十年不見小庭花,紫萼臨開又別家。「上馬出門回首 望,何時更得到京華。」

《和令狐相公別牡丹》
劉禹錫

平章宅裏一欄花,臨到開時不在家。莫道兩京非遠 別,春明門外即天涯。

《賞牡丹》
前人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惟有牡丹真國 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偶然相遇人間世,合在層臺阿姥家。有此傾城好顏 色,天教晚發賽諸花。

《飲酒看牡丹》
前人

今日花前飲,甘心醉數杯。但愁花有語,不為老人開。

《渾侍中宅牡丹》
前人

徑尺千餘朵,人間有此花。今朝見顏色,更不問諸家。

《戲題牡丹》
韓愈

「幸自同開俱隱約,何須相倚鬥輕盈。」凌晨并作新妝 面,對客偏舍「不語情。」雙燕無機還拂掠,遊蜂多思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