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52 (1700-1725).djvu/5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春秋傳》曰:「董澤之蒲,可勝既乎?」 今人又以為箕罐之楊也。

《爾雅》云:「楊,蒲柳。」 邢疏:「楊,一名蒲柳,生澤中,可為箭笴。《左傳》所謂『董澤之蒲者』。」 杜註云:「董澤之蒲。河東聞喜縣東北有董池。」 鄭註:「楊蒲,柳水楊也,可為箭幹,葉圓闊,樹與柳相似,故名楊柳。」 《采薇》所謂「『楊柳依依』,《左傳》所謂『董澤之蒲』,即此也。」 《埤雅》:蒲柳今有黃、白、青、赤四種。白楊葉圓,青楊葉長。赤楊霜降則葉赤,材理亦赤。黃楊木性堅緻難長。俗云:「歲長一寸,閏年倒長一寸。」 重黃楊,以其無火,或曰以水試之,沈則無火,取木必於陰晦,夜無一星則伐之,為枕不裂。楊之孚甲,早於眾木,婚姻失時,則曾木之不如也。故《詩》曰:「東門之楊,其葉牂牂。」 牂牂,盛也。「東門之楊,其葉肺肺。」 肺肺,衰也,以言嫁娶之暮如此。《莊子》曰:「大聲不入於里耳。」 《折楊》《皇華》則嗑然而笑。《折楊》,逸詩。《皇華》即《詩》所謂皇皇者華是也。《易》曰:「枯楊生華,枯楊生稊。」 蓋楊性堅勁,雖生棟不撓。《齊民要術》曰:白楊性勁直,堪為屋材。寧折終不曲撓。榆性懦軟,久無不曲。比之白楊不如遠矣。《毛傳》云:「蒲草也。」 《本草圖經》云。「蒲柳其枝勁韌可為箭笴。」 又謂之萑蒲。即水楊也。《本草注》:「水楊,葉圓闊而赤,枝條短勁,多生水傍。」 《古今註》:「蒲柳生水邊,葉似青楊,一名蒲柳,枝勁細,任矢用。」 《國策》:夫楊,順樹之則生,倒樹之亦生,折而樹之又生。《世說》:顧悅云:「蒲柳之姿,望秋而落。」 《詩緝》云:「楊可為舟,又可為屋材。」 《詩》曰:「揚之水,不流束蒲。」 言激之水宜能浮泛,而蒲又輕揚善泛,今反不流,如此則水力更微而不勝故也。《列子》曰:「虛則夢揚,實則夢溺之反也」 ,說者以為上章言薪言楚,則蒲亦木名,不宜為草,誤矣。夫芻亦草也,而《綢繆》之詩乃曰「束薪、束芻、束楚」 ,則豈以言木故妨草哉?

《郭橐駝種樹書》

《種楊》

種水楊須先用木樁釘穴,方入楊,庶不損皮易長。臘 月二十四日種楊樹不生蟲。

《段成式酉陽雜俎》

《黃楊木》

《黃楊》木性難長,世重黃楊以無火,或曰:「以水試之,沈 則無火。取此木必以陰晦,夜無一星則伐之,為枕不 裂。」

《青楊木》

青楊木,出陝中,為床臥之無蚤。

《本草綱目》

水楊釋名

李時珍曰:「楊枝硬而揚起,故謂之楊。多宜水涘、蒲萑 之地,故有水楊、蒲柳、萑苻之名。」

集解

《蘇恭》曰:「水楊葉圓闊而尖,枝條短硬,與柳全別。柳葉 狹長,枝條長軟。」

蘇頌曰:《爾雅》:「楊,蒲柳也。其枝勁韌,可為箭笴。《左傳》所 謂『董澤之蒲』」,又謂之萑苻。今河北沙地多生之。楊柳 之類亦多。崔豹《古今注》云:「白楊葉圓,青楊葉長,柳葉 長而細,栘楊葉圓而弱。」水楊即蒲柳,亦曰蒲楊,葉似 青楊,莖可作矢。赤楊霜降則葉赤,材理亦赤。然今人 鮮能分別。

《汪機》曰:「蘇恭說水楊葉圓闊,崔豹說蒲楊似青楊,青 楊葉長,似不相類。」

李時珍曰:「接陸璣《詩疏》」云:「蒲柳有二種,一種皮正青, 一種皮正白,可為矢。北土尤多,花與柳同。」

枝葉氣味

苦平無毒。

枝葉主治

《唐本草》曰:「久痢赤白。擣汁一升服,日二,大效。」

李時珍曰:「主癰腫痘毒。」

枝葉發明

李時珍曰:「水楊根治癰腫,故近人用枝葉治痘瘡。」魏 直博《愛心鑑》云:「痘瘡數日陷頂,漿滯不行,或風寒所 阻者,宜用水楊枝葉,無葉用枝五斤,流水一大釜,煎 湯溫浴之。如冷添湯,良久照見纍起有暈絲者,漿行 也。如不滿,再浴之。力弱者,只洗頭面手足。如屢浴不 起者,氣血敗矣,不可再浴。始出及痒塌者,皆不可浴。」 痘不行漿,乃氣澀血滯,腠理固密,或風寒外阻而然。 浴令煖氣透達,和暢鬱蒸,氣血通徹,每隨煖氣而發, 行漿貫滿,功非淺也。若內服助氣血藥,藉此升之,其 效更速,風寒亦不得而阻之矣。直見一嫗在村中用 此有驗,叩得其方,行之百發百中,慎勿易之,誠有燮 理之妙也。蓋黃鐘一動而蟄蟲啟戶,「東風一吹而堅 冰解腹」,同一春也。群書皆無此法,故詳著之。

木白皮及根氣味

同《華》。

木白皮及根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