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48 (1700-1725).djvu/3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瑞昌縣志》:「梅谷去縣南三十里,九都之秦山下夾溪 古梅,橫斜素影,不下千株,中有石崖石屋,髣髴桃源。」 《武昌縣志》:「梅山距縣南五十里,山多梅樹,故名。」 《漢陽府志》:「漢陽縣梅山,在縣治西四里,其山多梅。」 《新化縣志》:「梅山在治南四里,舊傳山無草木,一夕忽 有」梅枝插石上,日就榮茂,歲久凋枯,根榦幾盡,晝猶 見影于石,人皆以為仙蹟,故名。

《莆田縣志》:「穀城山下,梅樹數千株,每花時,望如積雪, 香聞數里。」

《增城縣志》:「梅溪別業中有老梅十餘,如虯龍蟠踞,或 偃或仰,奇形異態,不可殫述。其旁修枝挺出,又森如 列戟。嚴冬之夕,寒氣贔屭,玉花璀璨於寂寞之濱,暗 香浮動於黃昏之月,誠有足娛人心目者。」

《安寧州志》:「城內太極山有梅二株,蒼古槎枒,嚴冬花 放,清香遠聞。」

《祿豐縣志》:「東華寺岡巒險峻,映帶流泉,傍有九石羅 列,中一石坪如案。山梅挺生,無栽植痕跡,真奇觀也。」 《大理府志》:「靈會寺梅,相傳植自唐時。其花千層,玉紅 色,鐵榦橫撐,自是千年物也。過者拱之,不敢褻視。」 《定遠縣志》:「奇峰山寺有千葉梅,一花五實。」

《鶴慶府志》:「梅城梅幾三百餘株,環列成城,花時冉冉 如白雲初起。」

梅部雜錄

《詩經陳風墓門》:「墓門有梅,有鴞萃止。」梅,柟也。 《曹風鳲鳩》:「鳲鳩在桑,其子在梅。」「飛在梅」也。

《小雅·四月》:「山有嘉卉,侯栗侯梅。」

《左傳·昭公二十年》,晏子侍於遄臺,子猶馳而造焉。公 曰:「唯據與我和夫?」晏子對曰:「據亦同也,焉得為和?和 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燀之以薪,宰夫和 之,齊之以味,濟其不及,以洩其過,君子食之,以平其 心。」

《前漢書五行志》,僖公三十三年十二月,李梅實。劉向 以為周十二月,今十月也。李梅當剝落,今反華。實近 草妖也。先華而後實。不書華,舉重者也。陰成陽事,象 臣顓君,作威福。一曰,冬當殺反生,象驕臣當誅,不行 其罰也。故冬華。華者,象臣邪謀有端而不成,至於實 則成矣。是時,僖公死,公子遂顓權,文公不悟,後有子 赤之變。一曰,君舒緩甚奧,氣不臧,則華實復生。董仲 舒以為,李梅實,臣下彊也。《記》曰:「不當華而華易大夫, 不當實而實易相室。冬水王木相,故象大臣。」劉歆以 為庶徵。皆以蟲為孽,思心蠃,蟲孽也。李梅實屬草妖。 《淮南子》:「百梅足以為百人酸,一梅不足以為一人和。」 《風俗通》:「五月落梅風」,江淮以為信風。

《鹽鐵論》:「夫李梅實多者,來歲為之衰。」

《風土記》:「夏至霖霪至前為黃梅,先時為迎梅雨,及時 為梅雨,後時為送梅雨。」

《抱朴子》:「綺里丹法:用鉛百斤,煮以雄黃,皆成金。太剛, 豬膏煮之;太柔,梅煮之。」

《程氏遺書》:「早梅冬至已前發,方一陽未生。」然則發生 者何也?其榮其枯,此萬物一個陰陽升降大節也。然 逐枝自有一個榮枯分限不齊,此各有一乾坤也。 談撰卉木皆感春氣而生,獨梅開以冬,蓋東方動以 風,風生木,故曲直作酸,則酸者木之性,惟梅之味最 酸,乃得氣之正。北方水為之母,以生之則易感,故梅 先「眾木而華。」

《埤雅》:天下之美,有不得而兼者。梅花優於香,桃花優 於色,梅花早而白,杏花晚而紅。《總龜》云:「紅梅清艷兩 絕,晏殊特珍賞之。」

張協《七命》云:「酤以春梅。」正言春梅者,春實尚青,味酢 故也。

《物類相感志》:「青梅,小滿前嫩脃,過後則易黃。 梅子與韶粉同食,不酸不軟,梅葉尤佳。」

《蠟梅樹皮》浸水磨墨,發光彩。

《竹坡詩話》:林和靖賦《梅花》詩,有「疏影橫斜水清淺,暗 香浮動月黃昏」之語,膾炙天下,殆二百年。東坡晚年 在惠州作《梅花詩》云:「紛紛初疑月挂樹,耿耿獨與參 橫昏。」此語一出,和靖之氣遂索然矣。張文潛云:「調鼎 當年終有實,論花天下更無香。」此雖未及東坡高妙, 然猶可使和靖作衙官。政和間,余見胡份司業《和曾 公袞梅》詩云:「絕艷更無花得似,暗香唯有月明知。」亦 自奇絕。使醉翁見之,未專賞和靖也。

許彥周《詩話》:「林和靖梅詩云:『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 浮動月黃昏』。」大為歐陽文忠公稱賞。大凡和靖集中, 梅詩最好。梅花詩中,此二句尤奇麗。東坡《和少游梅 詩》云:「西湖處士骨應槁,只有此詩君壓倒。」僕意東坡 亦有微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