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45 (1700-1725).djvu/2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黃藥子圖

黃藥子圖

《本草綱目》

黃藥子釋名

李時珍曰:按:沈括《筆談》云:「《本草》甘草注引郭璞注《爾 雅》云:『蘦,大苦』」者,云:「即甘草也。蔓生,葉似薄荷而色青 黃,莖赤有節,節有枝相當,此乃黃藥也。其味極苦,故 曰大苦,非甘草也。」

集解

蘇頌曰:「黃藥原出嶺南,今夔、陝州郡及明越、秦、隴山 中亦有之,以忠州、萬州者為勝。藤生,高三、四尺,根及 莖似小桑,十月采根。秦州出者,謂之紅藥子」,施州謂 之赤藥。葉似蕎麥,枝梗赤色,七月開白花。其根濕時 紅赤色,暴乾即黃。《本經》有藥實根,云生蜀郡山谷。蘇 恭云:「即藥子也。」用其核仁,疑即黃藥之實。但言葉似 「杏,其花紅白色,子肉味酸」,此為不同。

李時珍曰:黃藥子,今處處人栽之。其莖高二、三尺,柔 而有節,似藤實,非藤也。葉大如拳,長三寸許,亦不似 桑。其根長者尺許,大者圍二、三寸,外褐內黃。亦有黃 赤色者,肉色頗似羊蹄根。人皆擣其根入染藍缸中, 云易變色也。唐蘇恭言「藥實,根即藥子。」宋蘇頌遂以 為黃藥之實。然今黃藥冬枯春生,開碎花無實。蘇恭 所謂「藥子。」亦不專指黃藥。則蘇頌所言。亦未可憑信 也。

根氣味

苦平無毒。

《大明》曰:「涼。治馬心肺熱疾。」

根主治

《開寶》曰:「治諸惡腫,瘡瘻,喉痹,蛇犬咬毒。研水服之,亦 含亦塗。」

李時珍曰:「涼血降火。消癭解毒。」

發明

蘇頌曰:「孫思邈《千金月令方》,療忽生癭疾一二年者。 以萬州黃藥子半斤,須緊重者為上,如輕虛即是他 州者,力慢須用加倍。取無灰酒一斗,投藥入中,固濟 瓶口,以糠火燒一伏時,待酒冷乃開,時時飲一杯,不 令絕酒氣。經三五日後,常把鏡自照,覺消即停飲,不 爾便令人項細也。劉禹錫《傳信方》亦著其效,云得之」 邕州從事張岧。岧目擊有效,復試其驗如神。其方並 同,惟小有異處。是燒酒候香出外,瓶頭有津出即止。 不待一宿,火不可得猛耳。

附方

項下癭氣:黃藥子一斤洗剉,酒一斗浸之,每日早晚 常服一盞。忌一切毒物及戒怒,仍以線逐日度之,乃 知其效也。斗門方

吐血不止:藥子一兩,水煎服。聖惠方

咯血吐血:《百一選方》:「用蒲黃、黃藥子等分為末,掌中 舐之。」王袞《博濟方》:「用黃藥子、漢防己各一兩為末。每 服一錢,小麥湯食後調服,一日二服。」

鼻衄不止:黃藥子為末,每服二錢,煎淡膠湯下,良久, 以新水調麪一匙頭服之。《兵部手集方》:只以新汲水 磨汁一盌,頓服。簡要濟眾方 產後血暈,惡物衝心,四肢冰冷,唇青腹脹昏迷:紅藥 子一兩頭紅花一錢水二盞,婦人油釵二隻,同煎一 盞服,大小便俱利,血自下也。經驗方

天泡水瘡,「黃藥子末搽之。」集簡方

黃藥子部雜錄

《夢溪筆談》:《本草注》引《爾雅》云:「蘦,大苦。」注:「甘草也。」蔓延 生,葉似荷,青黃莖赤,此乃黃藥也。其味極苦,謂之大 苦,非甘草也。甘草枝葉悉如槐,高五、六尺,但葉端微 尖而糙澀,似有白毛。實作角生,如相思角,作一本,生 熟則角坼,子如小匾豆,極堅,齒嚙不破。

解毒子部彙考

釋名

《連木》。本經    那疏。綱目

解毒子。綱目   《地不容》,唐本草

苦藥子。圖經   奴《會子》:

藥實根: